更新时间:2024-09-17 16:28
被(拼音:bèi、pī),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古字形从衣、皮声,“皮”也隐含皮附在外的意思。“被”的本义是“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在现代汉语中,继续沿用了它的本义。被子是盖在人身上的,引申而有表面、覆盖、施加、遭受等义。词义虚化,“被”字还表示被动,是“叫、让”的意思,如纸被风吹走了、被捕。“被”在古代还表示“披”的意思,后写作“披”。
会意字兼形声字。“被”字战国古文作图1、图7,篆文作图2,秦隶作图3,皆系从衣、皮声。从衣,表示与衣服相关,因为“被”属衣着类;皮声,表示音读。人类在早期以兽皮为衣料,不难推知最初的被子也是用兽皮做的。而且被子覆盖于人身上,如同动物的皮毛附于身上。“被”从“皮”大约透露了这样的信息。战国文字字形既有左形右声的(图1),又有内形外声的(图7)。秦代以后固定为左形右声。汉代隶变发生之后,形旁“衣”变作“衤”。
“被”本义就是被子,“被”用作被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被泛指被子。狭义的被则是与衾相对而言的,衾指大被,被指小被。“被”特指小被的意义可能跟兽皮有关。一张完整的兽皮就是一床天然的被子,这种被子跟后来布做的被子相比当然要小一些,故被引申特指小被。
被有蒙覆之义,引申而有表面、覆盖、施加、遭受等义。此外,假发蒙覆于人头,故名为被。如《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卷八】【衣部】平義切(bèi)①
寝衣,長一身有半。从衣皮聲。
【注释】①“寢衣”义为平彼切(bèi);平義切(bì)為頭飾,通“髲”。
𡪢衣,長一身有半。《論語·鄉黨》篇曰:“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孔安國曰:“今被也。”鄭注曰:“今小臥被是也。”引伸爲橫被四表之被。
从衣,皮聲。皮義切,古音在十七部。
皮彼切,上紙並 ‖ 皮聲歌1部
被,寢衣也。又姓,《吕氏春秋》有大夫被瞻。皮彼切。又皮義切。二。
平義切,去寘並 ‖ 皮聲歌1部
被,被服也。覆也。《書》曰:“光被四表。”又平彼切,寢衣也。
【申集下】【衣部】 被
(bèi)《唐韵》皮彼切。《集韵》《韵会》部靡切。并音罢。《说文》:寝衣也。《释名》:被,被也,被覆人也。傅玄《被铭》:被虽温,无忘人之寒。无厚于己,无薄于人。
(bì)又《唐韵》皮义切。音髲。覆也。《诗·大雅》:天被尔禄。笺:天覆被女以禄位,使禄福天下。又及也。《书·尧典》:光被四表。
又表也。《仪礼·士昏礼》:笲缁被纁裹加于桥。
又具也。《战国策》:械器被具。
又带也。《前汉·韩王信传》:国被边,匈奴数入。
又加也。《前汉·高帝纪》:高祖被酒,夜径泽中。注:为酒所加也。
又把中也。《周礼·冬官·庐人》:凡为殳,五分其长。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
又负也。《后汉·贾充传》:被羽先登。
又被庐,晋地名。《晋语》:乃大蒐于被庐。
(pī)又《韵会》攀糜切。音披。《广雅》:裮被,不带也。屈原《离骚》:何桀纣之猖被兮。《前汉·扬雄传》:被夫容之朱裳。
又荷衣曰被。《左传·襄十四年》:被苫盖。
又《古今人表》:被衣,人名。《庄子·知北游》:齧缺问道乎被衣。
又姓。《前汉·王褒传》:宣帝时,徵能《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通志·氏族略》:郑有大夫被詹,《汉书》有牂牁太守被条。通作披。
“衤”窄“皮”宽,顶部“衤”略低,底部左右旁齐平。“衤”,㇇(横撇)与竖相接于横中线“皮”,一的横段与“衤”的横段持平,第二笔撇顺竖中线撇向“衤”下侧;“又”,㇇(横撇)的横段在横中线下侧撇尖略过竖中线;捺的捺脚超出上部。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