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3 15:35
被发达,是指一些发达国家极力要让中国变成“发达国家”的做法。
一些专家也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解读,并对中国应该如何让世界认同自己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提出了建议。
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国际组织或国际公约改变了它们对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定义。但是,在国际贸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的确有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试图要求中国放弃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享有的一些优惠条件,或者要求中国承担-些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是一些持有类似“中国威胁论”观点和思想遏制中国发展的别有用心的人在作祟。原因之二是有些国家想在国际经济利益博弈中迫使中国多作出一些牺牲,使他们本国受益。还有就是一些发达国家想在一些重大国际谈判中挑拨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从而分化发展中国家。
日本拓殖大学教授朱炎:我觉得发达国家有它们的意图。第一,把中国说成发达国家以后,用发达国家的规则来要求中国,或者说在某些方面承担和它们同样的责任。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国际事务中应该由发达国家承担的责任,他们没有力量来承担,所以“捧”中国来替他们承担责任。第二,就是捧你一下然后把你打压下去,就是“捧杀”,比如要按照发达国家的要求减排,那中国就要牺牲将来的经济发展。第三,中国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了,尽管还不是发达国家,但是已对世界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在世界经济的规则、秩序的露建当中,中国应该发挥作用,我觉得这是一个有积极意义的因素。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路易斯·安东尼奥·保利诺:至于我认为唯一让外部世界认同中国自身看法的方法,就是增加用其他语言的宣传,主要是英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内容是中国本国专家、学者对中国的看法和评价。如果你查阅亚马逊图书网,关于中国的书有上千种,但是几乎都是西方“专家们”从美国和欧洲人的观点上看中国的。而大部分西方人看中国的观点是片面的,都是从美国和欧洲大学、银行和企业中得到的资料。
因此我想以下措施是必要的:首先出版尽量多的英文、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的出版物,还有中国政府机构和专家的评论;其次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就像现在的孔子学院等,但是这第二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另外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电影传播中国人的观点。现在不少中国电影、导演和演员都开始享誉世界,但是还需要在艺术和传播领域增加投资,因为这可能是更有效影响大部分国外民众的方式。
洪平凡:要使外界对中国的认识符合中国的实际能力,首先中国要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客观、全面和符合实际的认识。中国的舆论应该力求平衡报道中国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中国政府在对外宣传中也应该注意恰如其分地反映中国的能力。
此外。中国应该加大政策力度来减少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如果仅仅从中国几个大城市的繁荣和少数人的财富来看,的确会使外界过高的估计中国的经济实力。即使是在贫困地区,一些“政绩工程”也会误导人们对经济实力的估计。
同时,在一些重大庆典活动中,中国是否也可以考虑不要过分铺张,不要片面追求形式上的“世界第一”,而是应该考虑到既要充分反映中国人民的热情又反映中国人民的经济实力。这样,可以避免误导外界对中国经济实力的过高估计。
“中等发达国家”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数字统计,一种“硬”条件,还包括很多的“软”要素。中国目前的政治、民主、法治、文化等方面,与“中等发达国家”要求有很大差距 人民论坛杂志7月上期《中国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吗》专题,深入分析了中国当前面临的腐败问题、贫富差距、社会冲突等各类陷阱,读后让人深思。笔者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当前中国是中等收入国家并不是中等发达国家,不能搞混了,说中国“中等发达”,其实是一个“温柔”的陷阱。
实际上,中国是“被”“中等发达国家”。200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36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资料,2009年世界平均GDP水平是8613美元,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是3260美元。中国达到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水平。把“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水平”等同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显然是中国人的自我乐观,是对世界银行将中国列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误读。
自从邓小平提出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构想以后,“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一直成为激励中国人改革开放、奋发追求的动力。一些学者也不加分析地发布到2010年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中国将提前20到40年完成邓小平当年提出的“三步走”的宏伟设想,提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的所谓报告或成果。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成就举世瞩目,但发展并不平衡。按照国际上每天人均收入低于2美元的贫困标准衡量,中国还有2亿人口生活在此线以下。除了政府财政收入远高于GDP增长外,普通老百姓的收入远远低于GDP增长。这难道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应有的现象吗? “中等发达国家”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数字统计,一种“硬”条件,还包括很多的“软”要素。中国目前的政治、民主、法治、文化等方面,与“中等发达国家”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中国依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离“中等发达国家”还有很长距离。
发达国家中的一些媒体和一些世界组织大肆炒作中国已经是“中等发达国家”,“温柔”的背后布下的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一是离间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众所周知,在世界舞台上,中国始终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反对霸权主义,因而深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欢迎和拥戴。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独立自主、平等互助的外交、经贸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互相支持。一些对中国不怀好意的势力,通过中国已经是“中等发达国家”这种所谓“温柔”的宣传和鼓噪,妄图把中国从发展中国家阵营中剥离出来,让中国处于既不能融入“发达国家”,也不能融入“发展中国家”的尴尬局面,在国际事务中孤立中国,挤压中国发展空间,让中国左右不是,腹背为难。用心十分险恶。
二是剥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获得的优惠。根据一些国际组织的惯例和承诺,为了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许多优惠,如世贸组织体制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优惠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WTO法律体系的始终;管理贸易和投资等各实体性协议,如GATT1994、农产品协定、纺织品与服装协定、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等等都特别规定了对发展中成员的待遇;反倾销和反补贴两个协议本身就包涵体现对发展中国家成员优惠待遇的争端解决性质的内容;《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协定》本身更是在程序、时限、专家选择和执行力度等方面作了特殊性规定。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也有相应的优惠。发展中国家经过千辛万苦争得的这些优惠条件和措施来之不易,发达国家炒作中国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其用心就是要剥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享受的各种优惠待遇。 正是基于上述目的,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也不再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先后取消或停止对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和合作。在世贸组织中,西方发达国家也以中国已经是“中等发达国家”为名,无理要求中国承担超出中国能力以上的义务,实施违反世贸规则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反倾销和反补贴贸易调查,恶化中国的贸易环境,增加中国的发展成本,在经济上围剿和扼杀中国。
三是推销“新兴经济体责任论”,强迫中国承担超过自身能力的不合理的国际责任。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承担起与自身实力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实际上也是这样做了,如2007年至2009年,中国缴纳的联合国会费比额提高到了2.667%,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也在不断提高。
一个国家应承担的国际责任总是同其经济实力、发展阶段乃至具体国情相联系。中国作为一个真实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被中等发达国家”这个“温柔”桂冠背后的陷阱,充分认清“中等发达国家”之名惹的祸和带来的危害,不要被“中等发达国家”的“温柔”搞昏了头,掉入他人设下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在“被中等发达国家”的形势下,中国更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以国家利益为第一位,在保持自身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