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8 15:30
装泥鱼习俗是流行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装泥鱼是最早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已有二百多年的的历史。
斗门区乾务镇地处广东省珠海市西部,濒临南海,属滨诲大沙田地区。这里水网交错,气候温和,盛产泥鱼、沙虾、青蟹等种类繁多的水产品,六百多年来一直享有珠江口西岸 “鱼米之乡”的盛名。它的西南面有一片咸淡水交界的黄茅海水域,海水咸度仅为3‰,是典型的低盐度地区,这里滩涂面积达三万多亩,生长着大量藻类植物,腐植质丰富,为泥鱼生长提供了独有的、必不可少的水质条件和食物来源。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出版的《香山县志》(本衙藏版)卷十四中记载:“弹流鱼即田流鱼,一名花鱼,一名七星鱼。色灰黑,长三四寸,身有花点,肉嫩,味清美,可作羹。”因为花鱼颜色与泥土相近,村民们习惯把它叫做泥鱼。
泥鱼笼是捕捉泥鱼的主要工具, 是当地人根据泥鱼特性和捕捉方式而制成。捕捉泥鱼分看、放、等、收四个步骤,“看“即通过观察泥鱼在滩涂上爬行的痕迹的花纹、深浅和长短,判断是否有泥鱼藏身的说洞及其位置;“放” 即注重技巧,将笼尾捏扁折叠起来,笼口对准洞口,再用泥巴将笼尾压住以防翘起,并用泥浆遮住鱼笼的大部分:“等” 则是依据泥鱼习性,从进洞到下一次出洞一般间隔30~40钟:“收” 也称起笼,须按照放笼的顺序依次将泥鱼意从滩涂里拿出来,将鱼笼尾部对准腰间的小篓,将笼尾折叠部分捏圆即可将泥鱼送入腰间小篓。
传承价值
装泥鱼习俗是岭南滨海大沙田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独特结晶,体现出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智慧,生动地记载了地方社会中最真实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岭南地区海洋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传承状况
由于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的发展,自然滩涂迅速减少、地区水城也受到较大污染,泥鱼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与之相应的装泥鱼习俗的传承与发展也陷入濒危的境地, 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抢教和保护。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珠海市斗门区文化馆获得“装泥鱼习俗”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装泥鱼习俗项目保护单位珠海市斗门区文化馆(珠海市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估合格。
2018年10月20日,乾务镇第六届“装泥鱼”习俗比赛在沙龙涌举行。
2019年10月28日,斗门区乾务镇举行第七届“装泥鱼”习俗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