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7 10:19
褶皱组合指在地壳一定区域或一定大地构造单元里,不同形态、不同规模和不同级次的褶皱常以一定的组合型式展布。
,称为褶皱的组合型式。研究褶皱的组合型式,可以进一步探讨褶皱发育的大地构造属性、褶皱的形成机制、区域应变状态及地壳运动性质等。
褶皱的组合型式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典型类型:阿尔卑斯式褶皱,侏罗山式褶皱,日尔曼式褶皱。
阿尔卑斯式褶皱
阿尔卑斯式褶皱(Alpino-type folds)又称全形褶皱。其基本特点是,一系列线状褶皱成带状展布,所有褶皱的走向基本上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一致;在整个带内的背斜和向斜呈连续波状,同等发育,布满全区;不同级别的褶皱往往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
复背斜和复向斜是两翼被一系列次级褶皱复杂化的大型褶皱构造。在平面上观察,如果其中央部位的次级褶皱的地层老于两侧次级褶皱的地层,则为复背斜。反之,则为复向斜。
组成复背斜或复向斜的次级褶皱大多是比较紧闭的,自复背斜核部趋向两翼常由直立褶皱变为斜歪、倒转,甚至平卧褶皱。所以,次级褶皱的轴面常呈有规律的排列。复背斜的次级褶皱轴面如果向核部收敛,则构成扇形复背斜(图A);次级褶皱轴面如果向复背斜顶部收敛,则构成倒扇形复背斜(图B)。复向斜中次级褶皱的轴面向核部收敛构成倒扇形复向斜,向槽部收敛则构成扇形复向斜。自然界中以扇形复背斜和倒扇形复向斜常见。这些次级褶皱的延伸方向与主褶皱一致,但枢纽时有起伏,并且会因次级褶皱的倾伏或扬起,出现次级褶皱的分叉和归并。
复背斜和复向斜形成于地壳运动强烈地区,是造山带褶皱构造的主要样式,是垂直褶轴方向强烈挤压的结果。
侏罗山式褶皱
侏罗山式褶皱(Jura-type folds)又称过渡型褶皱,其代表性构造是隔档式与隔槽式褶皱。隔档式褶皱又称梳状褶皱,由一系列平行褶皱组成,其特征是背斜紧闭,发育完整,而向斜则平缓开阔。如四川东部一系列NNE向褶皱就是这类褶皱的典型实例。隔槽式褶皱与前者相反,特征是向斜紧闭且发育完整,而背斜则平缓开阔,常呈箱状。
这两类褶皱组合的共同特点是背斜和向斜的变形强度不同,较紧闭的褶皱和较开阔的褶皱相间并列。这两类褶皱尤其是隔档式褶皱在欧洲侏罗山非常发育,研究较早,故称侏罗山式褶皱。关于其成因,现在多数人认为是沉积盖层沿刚性基底上的软弱层滑脱变形或薄皮式滑脱的结果。这类构造主要产出于造山带前陆。
日尔曼式褶皱
日尔曼式褶皱(German-type folds)又称断续褶皱。这类构造发育于构造变形十分轻微的地台盖层中,以卵圆形穹窿、拉长的短轴背斜或长垣为主。褶皱翼部的倾角极缓,甚至近于水平,但规模可以很大,延长可达数十公里。穹窿或长垣可以弧零零地产出于水平岩层之中,所以向斜和背斜不等同发育,而且空间展布常无一定的方向性;有些穹窿或长垣可以成群展布,或呈有规律的定向排列。
这类构造在北美地台上常产出于区域性巨大构造盆地之中,称作平原式褶皱。我国川中构造盆地以及柴达木盆地之中也有这类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