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8-23 22:29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
1913年7月1日,《学丛》创刊。
1924年,在《学丛》基础上,创办《西北大学周刊》。
1939年,更名为《西大学报》。
1943年,更名为《西北学术》。
1957年,更名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1959年底,学报停刊。
1962年,西北大学校庆期间出版了校庆专辑系列后再度停刊。
1974年元月,学报再度复刊,定名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年,学报改为双月刊。
2014年11月,学报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学报主要发表数理科学与信息科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科学技术史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学报的读者对象主要是科技工作者、理工科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大学生和中等专业学校理工科教师,以及科技史工作者等。
据2018年10月西北大学官网显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委员会有45人,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4名。
据2018年10月25日中国知网显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共出版文献7049篇。
据2018年10月2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共载文3972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行或交换至日本、美国、西德、英国、爱尔兰、奥地利、荷兰、澳大利亚、比利时、阿曼、苏丹、巴基斯坦、法国、泰国、朝鲜、加拿大等国家。
据2007年11月出版的《高校的荣誉——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巡礼》显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等列为核心期刊;同时被美国《数学评论》、美国《化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以及中国国内20余种文摘或数据库固定收录;被全文录入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化期刊、龙源期刊网等网络数据库。
据2018年10月25日中国知网显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总被下载974096次、总被引40538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590、(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10。
据2018年10月2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引量为22177、下载量为138580;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来源数据显示,学报影响因子为0.522,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3883名、在大学学报(自然学科)(269种)中排第155名。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2006年的统计,学报影响因子为0.35,居于全国综合性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第7名,总被引频次为789次,居第10名,他引比达81%,基金论文比达91%。
1989年,学报被陕西省高教局评为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
1992年,学报获中共中央宣部、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和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
1995年,学报获国家教委科技司授予的全国重点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并获陕西省教委、新闻出版局授予的陕西高等学报优秀期刊第一名,编辑部被授予全省优秀编辑部。
1997年,学报在第二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1999年,学报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学报一等奖,同时获陕西省高校学报一等奖和十佳学报称号。
2000年,学报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2001年和2006年,学报被陕西省科技厅评为优秀期刊。
2006年10月20日,学报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西北大学学报》刊徽在整体设计上以“笔尖、火炬及西安城墙西南城角”为元素,构成一把“承传人文薪火的火炬极富动感,代表着西安这座文化古城吸纳四方、融汇古今的文化凝聚力,传达出文化和精神的双重之美,是对期刊文化的完美诠释。
它是“描绘光明的笔”,既传达出西北大学独有的地理位置,即位于西安城的西南城角;也表达出西大学子笔耕不辍,传人文薪火的历史责任感;同时还体现出《西北大学学报》应四宇浸润,探自然幽微的学术精神。
以笔尖铸成的火炬更突现出学报的人文情怀和科研精神,也预示着新的时期,《西北大学学报》将秉承文化之火,奋力耕耘、开拓进取、再铸辉煌。
立足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开发,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