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吴寺遗址

更新时间:2024-07-18 15:31

西吴寺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西吴寺村东南。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1957年,西吴寺遗址被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

198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西吴寺遗址进行了试掘。

1984年~1985年,国家文物局对西吴寺遗址发掘。

遗址特点

西吴寺遗址中发掘的龙山文化遗迹主要是灰坑,共约140余个,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圆角方形和不规则形几种。其他还有少量房址,水井和墓葬等。房址多为方形半地穴建筑。在遗址西北角发现一处大型地面木骨泥墙建筑遗迹。水井呈上粗下细的倒圆简形,上部直径3—4米,深度约5—6米。墓葬9座,为土坑竖穴单人葬小墓,零散的分布于遗址之中。

西吴寺遗址中发现的周代遗址也是以灰坑为主,计1700多个。周代灰坑平面多呈圆形,有的呈椭圆形,坑壁较直,也有一些袋形坑,在少数灰坑底部发现完整的牛、猪、马等家畜骨架。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属小型墓,随葬品极少。

文物遗存

综述

西吴寺遗址大部分为陶器,完整和可复原的约500余件,多为夹砂﹑泥质和细泥陶三大系。器形以三足器如鼎、鬻等为最多,次为平底器,不见圆底器。另外还出土石器工具及骨、角、蚌、牙等材质的工具和装饰品。陶器,青铜器只见到少数镞、小刀等,此外有石、骨器等。陶器均系轮制,袋足器兼用手制,以灰陶器为大宗,红陶很少。夹砂陶多见于鬲和部分罐类,另一部分罐类和盆、豆、盂等则为泥质。绳纹发达,常见器类有鬲、盆、甑、罐、豆、钵、孟、簋等。

西吴寺遗址,共分9个文化层,文化堆积一般厚1.2—1.5米,主要为龙山文化和周代遗址,兼有少量岳石文化、汉代至宋元文化遗存。

西吴寺遗址,文化遗存分为三期:一期为龙山文化早期晚段,器形以凿形鼎、平底盆、瘦腹罐为典型,纹饰常见篮纹、方格纹。二、三期为龙山文化中期阶段,鼎、鬻、罐、盆等陶器组合常见,敷涂白衣的泥质红陶鬻富有特色。二、三期是连续发展的,一期和二、三期之间稍有间隔。西吴寺遗址龙山文化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且面积较大,是当时的聚落中心。

西吴寺遗址,周代遗存分成五期:一、二、三期分别为西周的早、中、晚三期,四、五期分别为春秋的早中、晚两期。周代的五期之间是连续发展的,可作一个整体文化来考察。周代遗址中的兽祭坑值得注意,有的整牛、整猪合一坑,有的整牛、整猪、整狗等单坑祭葬,还有将动物身首分离进行混合祭葬,这与文献记当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相合,西吴寺遗址在周代是一个重要的地方。

西吴寺遗址,陶、石、骨等器与山东龙山文化典型遗址相类,同时又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如黑陶较少,灰陶比例较大,蓝纹、方格纹和绳纹相对较多,不见盉、鬲和柏,可与沂,沐河和潍、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相区别。

陶网坠

用碎陶片磨制而成,两端对称刻挖缺口。

文物价值

西吴寺遗址,龙山文化与周代两个时期的文化特征,有益于今后对其文化谱系及其社会历史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西吴寺遗址大面积系统的揭露,对以日用陶器群为代表的整体文化面貌有了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为该地区古文化编年序列框架上又设定了一-些精确的时间坐标,有益于今后古文化的谱系。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西吴寺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西吴寺遗址入选“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西吴寺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西吴寺村东南。

交通路线

兖州区乘坐31路,在前吴寺卫生室站下车步行前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