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回小米

更新时间:2023-01-09 04:20

西回小米,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

西回小米米粒饱满,颗粒圆润,色泽金黄,光鲜如珠,千粒重3.1克。主栽品种为晋谷21号,长谷5号等。熬粥所用的小米光鲜如珠,嫩香好吃。

内在品质

西回小米经谱尼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检测:维生素C,检测值为12.4毫克/100克,氨基酸检测值为12.84克/100克,高于普通产品均值10.4克/100克,蛋白质检测结果为10.7克/100克,明显高于普通产品均值9克/100克,锌元素含量检测为29.毫克/千克高于普通产品均值18.7毫克/千克,锰元素含量检测值为9.67毫克,高于普通产品均值8.9/千克,能量检测值为1650千焦/100克,高于普通产品均值1498千焦/100克,总膳食纤维检测值为6.38克/100克,高于普通产品均值1.6克/100克。

等级分类

西回小米分为二个等级,为一级小米,二级小米。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西回小米生产地域地处山区,远离城镇中心,无工业“三废”污染,地净田洁,土质肥沃,南部为耕作、非耕作黄土质山地褐土,北部为耕作黄土质淡褐土性土及部分耕作红黄土质淡褐土性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在1.78%,自然肥力较高,特别适合谷子生长。

水文情况

平定县属平定县岭南河流域,岭南河为季节性河流。流域降水均匀,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

气候情况

平定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特征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干旱缺水,光照充足。年降雨量为500-600毫米,集中于7、8、9月分年均蒸发量1900-2000毫米。年均风速为2.0-3.0米秒。年平均气温9-11℃,≥10℃的年积温4500℃,年总辐射133.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3787小时,无霜期最长达186天,最短达130天。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的土壤和降水,为小米产业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

历史渊源

西回古名西丹廻(回),位于平定县东部,土地肥沃,土壤通透性好,是典型的农业耕作区,特别利于谷子生长,种植历史悠久。

相传北宋年间,西回村崔氏成为皇后并从西丹廻村进贡小米,使西回小米成为皇家宫室的必备食品。皇上品尝过西回小米粥后称为佳品,赐名“金皇后贡米”。至此,西回小米即以“金皇后贡米”的身份进入皇宫,中国北方历来将皇室贡品称为“皇纲”,从此西回村在正月就有了彪悍后生声势浩大地抬着贡品向皇家进献的“抬皇纲”的民间表演,并延续至今。

明、清两朝小米也做为平定秋粮进贡朝廷。《平定州志》有清光绪年因灾“恩诏蠲免本年秋粮、来年春粮”的记载。

西回“抬皇纲”的传统文艺中,所抬皇贡中小米是最重要的食品。明代万历年间,崔皇后,是西回人氏,到皇宫后,父母作为陪嫁,送小米10担,皇宫姐妹争相品偿,吃过一段时间后,个个面色红润,产妇的奶水饱满,小孩健壮。崔皇后特意传达室旨,从平定州西丹回村(现名西回)进贡小米,使西回小米进入皇宫。

生产情况

2010年,西回小米地域受保护面积22356公顷,谷子种植面积500公顷,年产小米2250吨左右。

产品荣誉

2010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西回小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西回小米产区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部,地处艾山山脉,群山峻岭,沟壑纵横,海拔均在千米以上,岭南河西入东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质肥沃,适宜种植谷子。西回小米地域保护范围为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回镇42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7′05″—114°02′41″,北纬37°39′59″—37°50′53″。

质量技术要求

(1)选地与整地:

(1.1)选地:谷子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选择地势平坦,保水保肥,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的地块,避免选择重迎茬地块。

(1.2)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进行秋翻,秋翻深度一般要在20—25厘米,要求深浅一致、扣垄均匀严实、不漏耕,不留地头和荒格子。翌年当土壤冻融交替之际及时进行整地。平播的要在秋翻地的基础上,早春进行耙耢和镇压,做到平、碎、净;秋翻秋起垄的,要随起垄随镇压;秋灭茬、春起垄的,要顶浆起垄,及时镇压,一般4月10日前结束整地。

(2)品种选择:

(2.1)谷子属于短日照喜温作物,对光温条件反应敏感。必须选择适合当地栽培,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品种。主推晋谷21号,长谷5号等品种。

(2.2)种子质量与处理:

(2.2.1)种子质量:种子发芽率不低于90%,纯度不低于94%,净度不低于96%,含水率不高于14%。

(2.2.2)种子处理:

(2.2.2.1)精选种子:在播前要用盐水对种子进行严格精选,去除秕粒和杂质,提高清洁率。

(2.2.2.2)晒种:在播前10—15天,于阳光下晒种1—2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2.2.2.3)温汤浸种:用55℃温汤浸种10分钟,消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白发病菌和黑穗病菌等。

(2.2.2.4)药剂拌种:用40%敌克松或萎锈灵粉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

(3)播种:

(3.1)播种时期:当土壤5—10厘米耕层温度稳定通过10℃时,为最佳时期。山西省一般为4月25日至5月10日。

(3.2)种植密度:垄作的一般每公顷75万株左右,平播的一般每公顷95万株左右。

(3.3)种植方法

(3.3.1)垄作:第一种为60—70厘米大垄宽播,播幅10—15厘米;第二种为60—70厘米大垄播双行或三行,行距12厘米或5厘米。

(3.3.2)复土和镇压:播种后复土2—3厘米,视墒情镇压1—2次。

(4)施肥:

(4.1)施用量

(4.1.1)有机肥: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45立方米以上。

(4.1.2)化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20—150千克,硫酸铵37.5千克或尿素12千克,硫酸钾45千克。

(4.2)施肥方法: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全部用做底肥,硫酸铵或尿素1/2作种肥,1/2做追肥,追肥时间为孕穗期。

(5)田间管理:

(5.1)间、定苗:4—5叶期间苗,7—8叶期按品种密度要求定苗。

(5.2)铲趟:在幼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及时进行铲趟,做到三铲三趟,垄作的雨季前拿起大垄。

(5.3)化学除草

(5.3.1)禾本科杂草:亩用40%或50%扑灭津可湿粉250—325克,对水50千克,在出苗前进行土壤处理。

(5.3.2)阔叶杂草:亩用72%2.4—天丁酯乳油30—50毫升,对水15—20千克,在4叶期喷施。喷药时应远离大豆、蔬菜、树木及双子叶植物50米以上。农药必须按GB/T8321规定使用。

(6)病虫害管理:

(6.1)病害:谷瘟病:用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喷雾,每亩75—100千克。或用春雷霉素80万单位喷雾,每亩75—100千克。

(6.2)虫害:

(6.2.1)粘虫: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胺基甲酸酯、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对水常规喷雾。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5000倍液。

(6.2.2)玉米螟: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胺基甲酸酯及菊酯类农药,对水常规喷雾。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5000倍液。

(6.2.3)地下害虫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1L加75千克煮半熟的玉米面,拌匀后闷5h,晾晒干,播种时施入播种沟内。

(7)收获:

(7.1)收获期:一般在蜡熟末期或完熟期进行收获。此时谷子下部叶片变黄,上部叶片稍带绿色或呈黄绿色,谷粒已变为坚硬状,颖及稃全部变黄,种子含水量约20%左右。

(7.2)收获方法:要单收、单放、单脱粒、单保管,确保谷子的质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