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8 17:06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危机时刻,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的爱国师生,毅然迁至西安组建了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保留了抗战时中国西北医学唯一的医学高等教育火种。此时医学院与附属教学医院即为一体,这便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前身。
后潼关告急,战火所迫,西安临时大学南迁汉中,几经更名和辗转,抗日战争胜利后最终于1946年迁回西安。整个抗战期间,医学院在汉中共培养学生205人,于国家危难之时奠定了西部医学教育的基石。附属医院也随着医学院的不断转移,在抗战期间诊治病人不计其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改称西北医学院,根据党中央为国民提供基本卫生保障之计划纲要,“一附院”作为西北的一所重点医院奠基工程正式启动,1956年9月8日正式开诊。
建院之初,经历了抗战迁陕战火洗礼老一代医务工作者,深知新中国来之不易,以责任和担当为西北地区人民健康事业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为一附院树立了不朽的精神丰碑和仁术丰碑。
1957年,医院三脏器切除获得成功,几年间,医院开展的高难度手术还有半肝切除术、全胃切除肠管代胃术、纵膈肿瘤摘除术、广泛子宫切除术等,引领着西北医疗技术的发展。
1959年,医院成功为一例巨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施行了全国第三例低温下心内直视手术,达到国内当时先进水平;60年代初,医院成功进行了两例脑干肿瘤手术,打破了当时“脑干是手术禁区,脑干肿瘤是不治之症”的论调,轰动了国内医学界。
1978年,“针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和“大骨节病X线学研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泌尿外科首次开展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成为西北地区首例肾移植手术。
1981年,“无血切肝术”在一附院成功实施,是外科领域的一项突破,成为了西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里程碑。器官移植的突破性开展,标志着一附院始终与世界前沿领域的医疗技术保持着齐头并进的水平。医院很快在西北地区开展了活体肾脏移植,成功开展了首例胰、肾联合移植、首例肝、肾联合移植、胰岛细胞移植,移植效果、移植规模和移植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分别填补了西北地区多器官联合移植的空白。如今,一附院的医学精英们已经创造了西北地区肝移植手术开展的数量、质量领先地位,存活时间最长的记录。到2015年,医院肾移植数量超过4000例,成为西北地区的肾移植中心,也使一附院成为国家DCD工作示范单位。2015年,一附院人已经进入肺、肝、肾多器官三台手术同时进行的医院器官移植的先河。
一附院在多个医学领域领先全国,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内首例腹腔妊娠婴儿在这里出生,西北首例试管婴儿在这里诞生,西北首例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非血缘联合移植手术在这里成功完成,先心病治疗与心脏封堵手术技术全国领先。
2000年随着原学校与西安交通大学合校,医院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3年,一附院采用最新医用植入级聚醚醚酮材料结合3D打印和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工科技,成功完成中国首例3D打印颅骨修复手术;
2014年7月,一附院妇产科开展的世界首例“直肠阴道瘘磁压榨闭合修补术”应用于临床并获成功;心血管学科团队完成西北首例“左心耳封堵术”和“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
2015年,一附院心外科团队实施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乳内动脉序贯式冠脉搭桥等多项高难度手术。
2016年元月,一附院操控“达芬奇”机器人成功完成数10例复杂病例,多个手术成为西北第一例,自此陕西省外科手术进入“机器人”时代。
2018年12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2018、2019年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
2021年11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布,该院与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联合研发的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在国内率先进入临床阶段。
2023年8月,中国头痛防控基地及体系建设(西安站)暨西安交大一附院头痛中心授牌仪式在西安举行。
2023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揭牌。
预防保健科 /全科医疗科 /内科 | 呼吸内科专业 | 消化内科专业 | 神经内科专业 | 心血管内科专业 | 血液内科专业 | 肾病学专业 | 内分泌专业 | 免疫学专业 | 变态反应专业 | 老年病专业 /外科 | 普通外科专业 | 肝脏移植项目 | 胰腺移植项目 | 小肠移植项目 | 神经外科专业 | 骨科专业 | 泌尿外科专业 | 肾脏移植项目 | 胸外科专业 | 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 | 烧伤科专业 | 整形外科专业 /妇产科 | 妇科专业 | 产科专业 | 计划生育专业 | 优生学专业 |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 /妇女保健科 /儿科 | 新生儿专业 /儿童保健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皮肤科 | 皮肤病专业 | 性传播疾病专业 /医疗美容科 | 美容外科 | 美容皮肤科 /精神科 | 精神病专业 | 精神卫生专业 | 药物依赖专业 | 精神康复专业 | 临床心理专业 /传染科 /肿瘤科 /急诊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科 /疼痛科 /重症医学科 /医学检验科 | 临床体液、血液专业 | 临床微生物学专业 | 临床化学检验专业 | 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 | 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 /病理科 /医学影像科 | X线诊断专业 | CT诊断专业 | 磁共振成像诊断专业 | 核医学专业 | 超声诊断专业 | 心电诊断专业 | 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专业 | 神经肌肉电图专业 | 介入放射学专业 | 放射治疗专业 /中医科 /中西医结合科*
为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要,实现优质资源扩容,医院全面推进“一院多区”的发展战略,打造“三院四区”的发展格局。“三院”包括医院总院(西安市雁塔区)、国际陆港医院(西安市国际港务区,在建)和东院区(西安市阎良区);“四区”包括兴善寺院区、南院区(在建)、行政院区和创新港MED-X研究院。
医院有职工5185人,其中在岗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82名。有双聘院士5名,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7名,“杰出青年”3名,“优秀青年”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名。
一附院在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实现医疗环境的改善和就医流程的不断优化,积极提升医疗服务效能,使患者得到最佳的就医体验。医院陆续启用了新的住院综合大楼和新的门急诊大楼,最大限度地扩大和增加门诊、住院用房,解决群众住院难、看病难的问题。医院开通10余项就诊预约平台,实现网上挂号,开通无午休门诊“无缝隙”地为患者服务;医院信息系统中非结构化电子病历、电子医嘱、LIS系统全面上线,为提高医疗技术质量、保证教学水平和提升科研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医院有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8个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分中心,2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及11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研究所(室);2021年获批1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
1984年,一附院“ZDZ”外用避孕药膜的课题研究被评为“卫生部科技成果奖”,1986年计划生育“六五”攻关科研项目“提高不锈钢O型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的研究”获“国家计生委三等奖”,齐头并进的激光技术、染色体新技术、显微外科输卵管再通术、滋养叶细胞肿瘤的诊治等,均居国内先进水平。2011年国内首例“下马式”肝移植术、2012年首例磁压榨术治疗胆道狭窄的实施,成为一附院医术创新的新高度,分别被评为西安市十大科技新闻之一。泌尿外科团队、心血管病团队等与国内顶级科研团队合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肾移植科以独立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医院近3年获得各类科研项目1018项,项目经费2亿余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0项,ESI近20篇,高影响力论文期刊近百篇;中文文章核心以上期刊1800余篇,获国家奖1项,教育部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省级科技一等奖7项。医院科研排名位居2020年度复旦排行榜26位,西北第一。
为了保障医疗技术和科研产出的厚积薄发,医院多年来资助新医疗技术立项300余项,奖励新医疗技术成果100余项,每年派出50余位青年才俊出国深造,注重学科领军人物的培养与引进,与国际上各个领域的顶级研究机构进行深入交流合作,注重与理工等多领域的融合,确保了一附院强劲的发展动力。
医院有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
六十余年来,一附院教授群像熠熠生辉,一附院人永远铭记着他们卓越的历史功勋:张同和、陈向志、刘辅仁、王秉正、周宪文、钱致中、刘绍诰、杨鼎颐、贾敬业、殷培璞、谈一飞、邵文斌、孟绍菁……
医院为国家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承担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及覆盖全球34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等各层次和各专业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
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8个专业基地)、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7个专科基地),是教育部、卫健委联合颁发的“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核心单位。
医院获国家首批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住培重点住培专业基地3个,省部级以上精品课程9门。
医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
2009年,医院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2012年成为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和香港外科医学院海外普通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和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心。
2020年,在首届教育部及国家卫健委所属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育质量评价位居全国第13位,西北首位。
2009年,国家新一轮医改推行以来,一附院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管的西北地区综合性医院,努力探索符合西部地区特点的协作医院医疗网络建设机制。
陕西省实行新医改之后,交大一附院发挥自身优势,与雁塔区政府积极试点成立陕西省分级诊疗工作首个推行机构“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成为优质医疗资源外延和下沉的创新性举措,为陕西省新医改的落实起到了引领和探索作用。面对新医改形势,一附院坚持以争创国家优质医院为载体,认真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按照“两院两区四分院”发展战略,加快院港务区医院建设,做好延安分院、彬县分院、长安分院、韩城分院的托管工作,筹备大兴善寺院区和南院区运营。以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为契机,带动成立“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开创城市医疗服务新模式,促进医疗优质资源下沉,带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陕西乃至西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推动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
医院先后荣获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授予的《爱婴医院》称号,成为陕西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并在多次复审中名列前茅,荣获全国首批《百佳医院》、行业文明“示范单位”和医院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医院护理部荣获全国妇联、国家卫计委联合颁发的全国卫生系统“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医院多次被评为陕西省卫生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肾移植科、肝胆外科被团中央、卫生部授予永久性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
2004年医院护理工作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
2014年,医院被陕西省卫计委授予陕西省“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被评为陕西省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唯一的“第十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和“陕西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
医院2015年检验科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IS15189评审并获得认证。
2017年11月1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评得“2017年度全国改善医疗服务优秀医院管理者”。
2020年6月,入选“最美逆行者”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杰出奉献机构名单。
2020年9月8日,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2020年12月,入选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名单。
2021年4月19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2021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被命名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2022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被授予第20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总院: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西路277号
国际港务区医院:陕西省西安市国际港务区港务大道7号
东院区: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前进西路与迎宾北路十字东南
兴善寺院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兴善寺西街55号
南院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朱雀大街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