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更新时间:2024-07-11 17:50

西安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成立于2009年10月,由原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电信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部分专业合并而成。

学院简介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按照“夯实基础、强化实践、突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不断提高办学质量,逐渐形成了专业基础扎实、IT应用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5年来,建成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3 项省级优秀教材奖。

学院构建先进的科研基地,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建有陕西省“13115”工程中心—陕西省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ASIC设计中心。5年来,先后承担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千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百余篇;有17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其中“40Gb/s 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项目成果于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授权的国内专利12项;出版著作和教材22部。通过技术入股等方式组建西安深亚电子有限公司、西安聚芯电子有限公司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校企合作。先后与美、德、法等国10余所大学互派学者、交流合作,与近百家国内企事业单位在人员培训、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互相支持,共赢发展。

学院领导

院长

巩稼民,教授,博士,1962年12月生,河南西平人。现任电子工程学院院长,1984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激光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8月至1993年8月在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从事光学技术研究,1993年8月至1999年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和电信学院深造,先后获得机械工程学科光电检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4月至2003年11月,在西安邮电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历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研究生部主任。2002年晋升教授职称。

巩稼民教授主要从事光学技术、光电子学技术、光通信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兼任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陕西省通信学会光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讲授光纤传输原理、光纤通信、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

先后在 ‘Chinese J.Laser’、‘物理学报’、‘光学学报’、‘中国激光’等刊物上公开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被SCI、 EI收录6篇,参编的《光纤通信》教材已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主持一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巩稼民教授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团结同志,受到广大师生好评,曾获“院优秀教师”称号。

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苗忠,男,中共党员。1997年起在西安邮电大学工作至今,曾担任西安邮电大学新校区新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武装部部长、校团委书记、数字媒体艺术系党总支书记。现任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多次获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省级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

副院长

刘继红,男,生于 1977 年 1 月,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 1997 年 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 2002 年 4 月起在西安邮电大学工作至今,先后担任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 2009 年 11 月起任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国家 “863” 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 5 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 “ 十五 ” 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项目等 9 项。在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 IEE Electronics Letters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35 篇, SCI 、 EI 收录 23 篇。承担“光学原理”、“光纤通信”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杜慧敏,女,生于1966年5月,博士,教授。自1995年起在西安邮电大学工作至今,自2010年5月起担任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近十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承担“离散数学”、“VSLI设计导论”、“Verilog语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导论”、专业外语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与他人合著专著一本,教材两本,科技参考书一本。曾获得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

院系设置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隶属于电子工程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以及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两个本科专业。

基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电子信息工程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0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信息实践创新作品评选中获得本科综合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电子信息工程系与广州“周立功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训练基地,对2010级本科生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高水平、交叉性、学与用结合的平台。

电子信息工程系一直以来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合作交流,先后承担或参与各级科研项目若干:其中国家级科研立项课题2项、省部级科研立项课题2项、厅局级科研立项课题2项;国家“十五” 科技攻关项目1项;西安邮电学院院立科研项目2项;横向项目10余项完成科研经费365万元;获省教学成果奖3项。完成多项西安邮电学院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项目;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多部,其中《射频电路理论与设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已被列为普通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其中核心期刊几十余篇,被SCI、EI收录多篇。

电子信息工程系下设三个实验室,分别为: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图像处理与GPU实验室(中省共建实验室)和微波实验室(省部共建实验室)。电子信息工程系现有实验室面积约10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价值600多万元,目前有200多万的教学仪器设备及实训设备正在筹备。

光电子技术系

光电子技术系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5人。下设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三个专业实验室。承担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的专业教学及全校相关专业光电子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工作。

承担校级教学改革、课程建设20余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出版教材3部;20人次获校“十佳教师”、“优秀教师”称号。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3项,获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2项,参与完成的“40Gb/s 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项目成果于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60余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项。

光电子技术系学生先后在各类竞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其中,国家级竞赛获奖18项、省级竞赛获奖78项。

微电子学系

微电子学系隶属于电子工程学院,设有微电子学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两个本科专业,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微电子学系拥有来源广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并已经构建起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教师梯队,其中包括一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本教学团队为省级“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系列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微电子学”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两个专业课程体系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侧重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前端设计、验证人才的培养,“微电子学”专业侧重模拟集成电路、工艺、版图后端设计、验证人才的培养。本专业的在校学生先后在 “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全国和省级竞赛中获得10余项奖项。

微电子学系坚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以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大力加强科研与学科建设。近年来先后承担“863”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重大项目4项,其它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布图保护两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微电子学系下设微电子学实验室和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其中微电子学实验室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宽的系统专业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能力和相关工程技术实践能力;能在光电子、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等相关技术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制造、组织、运营和管理,在相关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理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素质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有效的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信号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逻辑设计、电子技术基础、通信电子电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光学、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电信传输原理、光纤通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网技术。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继续深造方向:电子技术与工程、光纤通信、光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

毕业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就业于通信运营业和光电子、电子信息、通信产品制造业及其相关企业,还可到高校或研究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了解电子信息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通信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子线路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语音与图象信号处理等。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继续深造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

毕业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信息、通信运营业和信息、通信产品制造业及其相关企业,还可到高校或研究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光电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可从事光电信息、光电子学、光电系统集成及相关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等,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科技迅速发展需要的、以研发为主的创新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是以光电为主,光、电、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在本科生的培养上注重专业基础的全面拓宽,主要学习光学与电子学的基础理论,了解光电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能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知识;熟悉掌握现代信息工程领域光电信息的发生、传输、变换和接收处理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的支撑技术;对光信息和光电子领域的工程应用和基本器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光电子学、信息显示技术原理、光电成像技术、光电信息处理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继续深造方向: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毕业就业去向:毕业后在光电信息处理产业领域可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与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新世纪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高速度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光电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理论,具备信息领域宽广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能适应信息加工、传输、处理方面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运行、维护等工作,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能系统掌握本学科所需的数学、物理学及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

2.掌握信息光学、光电子学、激光和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光学、光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理论问题和解决生产技术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4.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素质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有效的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信号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逻辑设计、电子线路基础、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子学、现代光学、光电传感、信息光学、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象处理等。

本科,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继续深造方向:可在物理学、光学工程及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类领域方向继续深造。

毕业就业去向:目前国内外光子与光电子行业快速发展和壮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随之不断扩大。本专业人才就业渠道广泛,可就业于高等学校、科研部门、邮电、通信、网络、交通、显示、激光、电子、计算机、信息、监测等行业,也可以考研继续深造。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电磁场理论与电路设计基础,具备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运用能力,受到严格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训练,能够在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够适应当代信息领域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具有较强的英语读、写、听能力;具有较宽的系统专业知识;掌握射频微波产生、处理、传输、辐射和接收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方法;对无线领域的工程应用和系统开发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无线通信技术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了解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和身心素质。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波电子线路、天线与电波、数值计算方法及Matlab应用、微波电路CAD及制作、天线CAD及制作等。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继续深造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与射频识别。

毕业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就业于信息和通信运营业、信息和通信产品制造业,还可以到高校或研究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集成电路逻辑设计和系统设计为目标,培养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基本理论、基本设计方法,熟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备集成电路基本设计能力,能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设计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等科学技术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理论、原理并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具有软硬件研发能力。熟悉集成电路设计基本理论和设计原理,熟悉EDA技术。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半导体器件电子学、数字集成电路设计、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硬件描述语言与FPGA设计、集成电路EDA技术,集成电路工艺原理等。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继续深造方向:电路与系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科学应用技术等。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集成电路封装企业、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或其它与电子技术应用或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企业,也可以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微电子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熟悉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熟悉电子枝术和计算机技术,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深厚的数学、半导体物理学和器件基础,掌握集成电路的分析、设计、制造、封装与应用等技术。能够从事集成电路的设计、生产、管理、测试和封装等工作。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理方程、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器件、FPGA设计基础、VerilogHDL设计基础、射频电路基础,数字集成电路设计、CMOS模拟电路基础、版图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原理、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等。

本科,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继续深造方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物理学、材料科学、电路与系统和计算机科学应用技术等。

毕业就业去向: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电子技术应用或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企业,也可以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

研究生教育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我校最早发展建设的学科之一,1999年开始设置了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2000年增设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2005年微电子学专业开始招生、2007年设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2011年增设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2010年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6年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两个二级学科同时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生,已经培养合格硕士毕业生两届。2010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获得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领域硕士授予权。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形成了VLSI设计技术、通信电路与系统、量子信息技术、微波与无线通信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等六个各具特色又融合发展的研究方向。在芯片设计与系统开发、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填补了我省空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高层次人才、支持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VLSI设计技术方向重点研究通信领域、计算机领域和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专用集成电路的体系结构、设计技术和验证方法;通信电路与系统方向重点研究通信领域中专用电路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量子信息技术方向主要开展量子纠缠态、量子态的调控、量子相干性保持技术以及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微波与无线通信技术方向主要研究电磁场的产生、传输、散射和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重点研究通信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协议和算法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方向重点研究低维纳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失效机理和改善方法。本学科坚持面向电子信息行业,服务陕西地方经济建设,形成了电子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理论方法研究与科研开发设计实践相结合;软件开发与硬件设计相结合,芯片设计与系统开发相结合等鲜明的研究特色。

本学科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8人,博士2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1人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形成了一支学科专业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2010年,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本学科一贯重视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在原信息产业部、陕西省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13115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机与微电子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陕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支持中心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本学科还先后与美国Intel公司、Altera公司、Xilinx公司合作成立了英特尔多核技术实验室、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联合实验室、FPGA联合实验室。

本学科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4项;创建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各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多年来本学科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电子信息领域硬件和软件设计方面的优秀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全国和省级竞赛中获得20余项奖励。研究生培养方面,本学科相关专业研究生在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毕业研究生受到了华为、中兴等高新技术企业的普遍欢迎。

本科学坚持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近10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6项,承担省重大创新、省科技攻关、教育部、原信产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其它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7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2项,发布国家通信行业标准1项。取得了以“40Gb/s 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为代表的一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0多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100多篇。

光学工程学科

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光学工程学科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紧密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了光通信技术、信息光电子技术等重要的新兴学科分支。我校光学工程学科,主要围绕着光通信体制、光通信系统及光网络技术领域展开教学和科学研究,形成了光网络设计与优化、量子信息技术、光器件技术、光电子技术等研究方向,与西北兄弟院校的研究方向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在培养光通信高层次人才、支持陕西乃至西北光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

学校大力发展本学科的教师队伍,通过引进和培养,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合作、善于创新的学科队伍。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博士15人,硕士38人,其中阴亚芳教授2005年获得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刘毓教授2009年获陕西省优秀教师称号。学校重视光学工程学科研究平台建设,投入巨资建立了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下设光网络实验室、光电子与光通信实验室、光器件实验室),购置了激光干涉仪可调谐激光器、传输分析仪、色散测量系统等精贵仪器17台套,并建有完整的光纤传输和网络系统,仪器设备总值1200余万元。1999年,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被原信息产业部评为重点实验室。近5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863”计划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项;发表学术论文总计2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部分科研成果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如我校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40G 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课题于2007年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我校承担此项目的两个子课题,其中“超高速光电子器件研究与开发-基于主偏振态跟踪的PMD补偿系统”子课题由光学工程学科承担。本学科有16人被校内外相关学科聘为硕士生导师,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西安交通大学及我校相关学科已联合培养了18名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为开展本学科研究生教育,提高培养水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