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4 00:41
西泠怀远
垂柳依依小小家,再别西泠自天涯。
无情咫尺人如月,犹趁春残照落花。
作者原注:1956年休假回杭,临去徜徉西泠桥畔,见风月如常,叹伊人不再,兼怀远人,翌日回京途中所作。
作者后记:1964年文革前夕,西泠苏小之墓毁于红卫兵之手,千古风流,一时狼藉。后杭州市政府2004年重修苏小小墓。2006年再赴西泠,几度流连,恍如隔世。美人如花难再得,昔日深情,今亦不复记忆。重拾旧作,感慨记之。
①西泠:此处指西泠桥。西泠为杭州西湖风景区地名,建有西泠桥。宋代以前称“西林”或“西村”。苏小小墓、秋瑾墓都在此地。附近另有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文人社团,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作者祖父即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厉良玉。
②小小:即苏小小。苏小小(479年-约502年),南朝齐时期著名歌伎、钱塘(今杭州)第一名伎,常坐油壁车。唐代白居易、李贺,明朝张岱等历代文人多有传颂。苏小小自幼父母双亡,寄居钱塘西泠桥畔。她文才横溢,虽为歌妓,却洁身自爱,与阮郎一见钟情,但最终被弃。苏小小钟爱西湖山水。在她陷狱病死后,依其“埋骨西泠”的遗愿,曾受苏小小资助登第的鲍仁出资为她造墓西泠桥畔,并立“钱塘苏小小之墓”一碑。
杨柳依依的西泠桥畔,是多情人苏小小的故居。
我将再次离开这苏小埋骨的西泠,独自奔赴远方。
人若无情,哪怕近在咫尺,也遥不可及,像远在天边的月亮。
那月光,正无情地照在春末凋零的落花之上。
诗作颇得古人怀远诗的精髓,然立意精巧方面似有过之而无不及。
诗作开头取景在杨柳依依的西泠桥畔,颇有深意。杨柳,自古是送别诗的头号客串角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风吹柳花满店香,胡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正如这些千古名句一样,作者只用了“垂柳依依”四字,既描绘了眼前所见的景致,又令全诗充满了被杨柳的意象固化的离愁别绪,如千丝万缕的柳枝柔条,动人心弦。除了杨柳,作者又以“小小家”寥寥三字,让西泠下苏小小埋骨的香冢进入画面,同时,又含蓄地把多情的苏小小与无情的离人进行了对比。
接下来第二句既交待了再次离乡远行的背景,又恰当地接着前面的杨柳推出了离别的主题。
第三句更巧妙地把近在咫尺的人与远在天边的月进行比较,还在末句含蓄地表达了离别的哀伤。伤离人之无情,如同非要照出落花的月光。黛玉葬花,是不忍美丽的落花陷于污淖,不忍花一般的美人遭遇不幸;作者怕见落花,则是不忍那相聚的短暂和分别的残酷,犹如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看似伤春,实是惜别。然而,自古“多情总被无情恼”,无情之人,无情之月,全不在乎作者伤春惜别的情愫,花落春残,行将远别,却只有作者一人黯然神伤。这一去,又是远赴异国他乡,真是断肠人在天涯。
全诗明是写景,实是抒情,构思精妙但又感情自然真挚,写景清新脱俗,同样是写离人,写落花,却没有局限于离人与落花本身。结合作者身为外交官,常年客居异国,远别亲人的人生经历,此诗所展现的,不再是通常文人的伤春悲秋的感性,而是作者先国家大事而后个人情感,为国为民牺牲自我的真实情感经历,更能感动读者。作者也正是因为有着更高的追求和觉悟,所以并未过度沉湎于儿女情长,而是运用新鲜的比喻和巧妙的对比,让别离的场面不再死气沉沉,在淡淡的哀愁之外,有了一种与美景融合的鲜活的生命力,令人耳目一新。
厉声教(1935年1月7日-2017年8月6日),籍贯浙江杭州,生于南京,长于上海。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外交家、国际法学家、教育家、诗词家。
有“诗人外交家”之称的厉声教被誉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师”。他的作品影响深远,其中《望海潮·悼周恩来总理》、《癸丑年九月怀周总理》、《浣溪沙·甲戌年夏梦曲院荷花》、《辛卯季春谒厉杭二公祠》、《访二公祠寻厉公墓不获》、《观潮有感》、《采桑子·西湖四咏》等被公认为当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作为当代国学代表人物,其作品和事迹被编入《中国当代诗坛选藏》、《静安文史》、《杭州党史》等典藏文献及大、中、小学教材中,并被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凤凰网评价其为“当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于一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厉声教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厉麟似的长子,清代诗坛泰斗厉鹗的七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