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3 09:33
西涯(xiya),指北京市什刹海西北角玉河水围之地,处于什刹海的核心地带。明代宰相李东阳,号西涯,生于此地,并度过很多岁月,不管迁徙何处始终对自己在什刹海边的生活一往情深,称之为“西涯胜地”。
北京城内的西北隅,有一水面,名为积水潭。它的名称很多,人所共知的有:西海、海子、北湖、莲花池、净业湖、西水关等。但是,有一个名字却鲜为人知,它又叫“西涯”。
“西涯”这个名称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法式善经过多方考证,得出的“至于西涯,则今之积水潭无疑”的结论。法式善(1753-1813),本名运昌,清高宗把他的名字改为法式善,是满语勤勉的意思。字开文,又字梧门,号时帆,蒙古乌尔济氏,隶属内务府正黄旗。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国子监祭酒,官至侍讲学士。法式善勤奋好学,学识渊博,《清史列传》称其“凡官撰之书,无不编校”,曾参与《皇朝文颖》、《全唐文》的编纂。他精于史学,尤长文学,喜好书画。他的著作有:《清秘述闻》、《槐厅笔记》、《阳庐杂录》、《备遗录》、《存素堂稿》等,并汇集当时人的诗歌为《湖海诗》六十卷。他在北京的住处就在地安门的北面。
法式善考证“西涯”,是从研究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入手的。因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法式善非常敬慕李东阳,他不仅为考证李东阳的号,经过多方查找资料,写出了《西涯考》一文,而且还先后写出了《明大学士李文正公畏吾村墓记》、《修李文正公墓桐记》、《明李文正公年谱序》,并且亲自纂辑了《明李文正公年谱》。法式善发现李东阳的墓地二十亩,已成为“民产”,“今更不知畏吾村中有所谓西涯墓者”,“乃捐俸百金赎之”,进行墓桐的修缮,还自号为“小西涯居士”,可见他对李东阳的敬慕之深。
法式善在《西涯考》一文里,除考证了李东阳号西涯,是因为他的赐第在李阁老胡同,旧住处在德胜门西、北安门外,均在积水潭附近,故“公因以自号”。大量的篇幅是考证了积水潭在明代和明代以前亦名“西涯”。李东阳在《西涯杂咏十二首》里,有海子、桔槔亭、杨柳湾、稻田、菜园、莲池、响闸、钟鼓楼、慈恩寺、广福观等。法式善根据:《燕都游览志》云:“积水潭,在都城西北隅,东西亘二里余,南北半之,俗呼海子套。”又云:“海子南岸旧有海子桥,亦名月桥,俗呼三座桥。”又云:“银锭桥在海子三座桥之北,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胜处。”又云:“德胜桥在德胜门内。西有积水潭,水注桥下东行,桥卑不能渡舟。湖中鼓枻人抵桥,俱登岸,空舟顺流,始得渡。复登舟东泛,绿柳映阪,缥萍漾波,黍稷稉稻,(左田,右勺)(左田,右勺)原田,高城数里古色,如一薛荔墙。”又云:“三圣庵,在德胜门左巷,后筑观稻亭,夏日桔槔声不减江南。”《明一统志》云:“大慈恩寺在府西海子上,旧名海印寺。”《长安客话》云:“海子桥北旧有海印寺,宣德间重建、改名慈恩。”《宸垣识略》云:“明嘉靖碑海印寺东为广福观,西为海潮寺。”法式善引证的资料很多,这儿只摘其中一段,所引内容与李东阳的《西涯杂咏十二首》诗内所描绘的景致完全吻合。所以,法式善得出结论:“至于西涯,则今积水潭无疑。”
西涯八景是旧时什刹海周边地区极具代表性的自然美景,什刹海亦称“西涯之海”。所谓西涯,指什刹海西北角玉河水围之地,处于什刹海的核心地带。明代宰相李东阳,号西涯,生于此地,并度过很多岁月,不管迁徙何处始终对自己在什刹海边的生活一往情深,称之为“西涯胜地”。《西涯杂咏十二首》是其一生诗作中咏怀西涯的代表作。“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闲岁月。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属谁家。林亭路僻多生草,浦树秋深尚带花。
西涯八景是旧时什刹海周边地区极具代表性的自然美景,什刹海亦称“西涯之海”。所谓西涯,指什刹海西北角玉河水围之地,处于什刹海的核心地带。明代宰相李东阳,号西涯,生于此地,并度过很多岁月,不管迁徙何处始终对自己在什刹海边的生活一往情深,称之为“西涯胜地”。《西涯杂咏十二首》是其一生诗作中咏怀西涯的代表作。“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闲岁月。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属谁家。林亭路僻多生草,浦树秋深尚带花。
银锭观山:银锭桥位于什刹海前海和后海分界处,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为南北单孔微拱石桥。据说早年间的银锭桥不是石头造的,而是单孔木制拱形桥,造型犹如一个倒置的银锭。每当红日衔山、晚霞洗彩时分,站在桥上远眺西山群峰,层峦叠嶂,历历在目。近观“西海”两岸蜿蜒曲折的小溪,浓荫匝地的垂柳,以及水面上的荷花、碧苇、绿蒲与观者极为和谐地融会在一张风景画中,有诗赞曰:“不尽泡波连太液,依然晴翠送遥山。”清朝诗人宋荦亦有“银锭桥横夕照间”之咏,此景就是“银锭观山”。也许银锭观山之景过于秀美或太负盛名,很多人误将其作为“燕京八景”之一。现如今,晴空之下站在银锭桥的石拱之上,视野依旧开阔,凭栏远眺,西山群峰虽被高楼所掩,但轮廓依稀可见,仍不失“都下第一胜区”风景最佳处。
响闸烟云:旧时,什刹海一带是水乡泽国,沟渠纵横,桥梁众多,石桥、板桥、拱桥各擅奇妙,而控制水流的水闸仅有一处,即位于什刹海前海西岸,恭王府稍南,西步压桥下的响闸。西步压桥又称响闸石桥,桥下之水源于玉河,从德胜桥经积水潭先不经过什刹后海,而先直接由玉河河渠引到什刹前海来,经西步压桥的响闸注入北海。从德胜桥开始到响闸为止的这一段玉河,又称月牙河,河上有桥七座,即李广桥、板桥、清水桥、三座桥(三桥并列跨一水)、响闸石桥等,只有响闸石桥下的水流有落差。玉河之水流到此处跌入什刹前海并有瀑声,伴有水雾。尤其是在夏季雨霾之时,水雾飘摇,犹若烟云,瀑声震震,犹若雷鸣。旧时内城仅有此处水闸能观瀑景,常引得游人驻足观望。解放后,人民政府把已变成臭水沟的月牙河改为暗河,上面铺成柏油路,即今石虎胡同、柳荫街、三座桥胡同等路面下的盖板河。
柳堤春晓:什刹海前海的堤岸曾经广植柳树,春季微风轻拂水面碧波涟涟,环海的垂柳婀娜轻舞,绽苞新芽。柳叶呈鹅黄绿,配近处的碧水,远处的红墙灰顶的钟鼓楼,错落有致,相互衬托,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呈现在世人面前。每到春季柳绿河开,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信步柳堤,踏青赏景,吟诗作画,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清末,什刹海已非显贵之地。随着水位逐渐消退大片陆地凸现出来,一条大堤由东南向西北斜贯前海。大堤宽约三丈有余,长约五十余丈,将前海一分为二,堤岸两侧依旧是杨柳依依。此后柳堤上又建起了荷花市场,使原本宁静的什刹海变得喧闹起来。“柳堤春晓”那种如诗如画,如痴如醉的意境。便渐成往事。
谯楼更鼓:此处谯楼即鼓楼,谯楼更鼓就是指夜晚聆听鼓楼击鼓打更的声音。旧时的北京,夜晚只有鼓楼的更鼓与钟楼的钟声,在寂静的夜空,悠悠划过。鼓楼建于元代又称齐政楼,是元大都城中的标志性建筑。从元朝至清朝,官员上朝,百姓劳作均以击鼓定更,撞钟报时为度。鼓楼曾经是京城的制高点,周围景致尽收眼底。李东阳《海子》一诗描写了登钟鼓楼,观什刹海的境界:“高楼沙口望,正见打渔船”。而《钟鼓楼》一首有“月黑行人断,高楼钟漏稀”的句子,是对当时京城夜晚的真实写照。
西涯晚景:每当夕阳斜下,金色的余晖映照着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栖息在树冠之上的乌鸦成群结队倾巢而出,时而围绕着钟鼓楼上下盘旋,时而飞临“海子”上空的舳舻间飞舞,甚为壮观。盛夏时,“海子”边蝉鸣瑟瑟,蛙声阵阵,嫩绿的小蜻蜓忽而点水,忽而轻盈地落在荷叶上。此时,北京城大小茶馆的老板们便组织起一套人马,沿前海的西岸、北岸以及东、南两岸高搭席棚,悬灯迎客。鳞次栉比的茶棚将前海中茂密的荷花团团围住,纳凉的茶客只要花一大枚铜板儿,就可以捡一个座位,泡上一壶“毛尖”、“雨前”或“铁叶大方”。三教九流的男女茶客散坐于洁净而敞亮的席棚中,一面儿品着沁人心肺的香茗,一面儿望着面前荡漾的碧波、圆圆的荷叶、婀娜的莲花以及岸边的垂柳。近代人曹张度在《莲塘即事》中描写道:“岁岁荷花娇不语,无端斗茗乱支棚。斜阳到处人如蚁,谁解芳心似水清。”
景山松雪:景山,位于西涯东南。景山林木茂密,曲径通幽,山上种植最多的植物要数松树和柏树,松树有油松、白皮松和马尾松等,柏树的品种则更多。这些松柏四季常青,纵在滴水成冰的严寒季节,也依然葱翠不改,郁郁苍苍。每到冬季下雪的时候,景山上下银装素裹,松柏上都落下厚厚的、毛茸茸的白雪,像是披上了一层绒毯,以往的苍翠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与五亭的黄瓦红柱形成鲜明的对比,站在西涯眺望是京城难得的景观。
白塔晴云:白塔位于北海琼岛之巅,清乾隆皇帝曾留下“南临太液风铃语,北望琼华塔影孤”的诗句。每当清晨,金色的朝阳首先映照在白塔之上,黄昏时节,白塔又沐浴在夕阳的彩霞当中。秋高气爽的季节,蓝天如洗,白云飘动,映在晴空白云之中的白塔显得更加壮观巍峨。
湖心赏月:什刹前海湖心岛有观月亭,亭中原来有一块鸡狮石,是观荷赏月的好去处。每到月圆之夜,明亮的月光倒映在水中,风送荷香,水波不惊。皇城、景山、白塔、庙宇、石桥、钟鼓楼,景致殊幽,大似江南水乡。西涯笼罩于月光之下,站在湖心岛观月亭中,颇有把酒临风之感。农历八月十五,是湖心赏月的最佳时季。入秋以后,荷花渐渐被金风拂落,残瘦的花瓣儿默默地随着水势轻飘漫泛。此时,大自然已把莲蓬、菱角、鸡头米等“荷鲜儿”孕育成熟。于是,人们就会约上三五好友聚集到什刹海畔,泛舟水上,款款地咂着美酒,啖着“荷鲜儿”,伴着“小曲儿”,赏着月光,陶醉在一派清幽野趣之中。
西涯八景,美不胜收,它们就是镶嵌在北京城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或明或暗,或隐或现,都不再重要,因为西涯之美,已镌刻在了老北京人的心里。它的质朴,它的宁静,它的安适,它那淡淡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