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佳话

更新时间:2022-11-26 12:39

《西湖佳话》是清代古吴墨浪子搜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全书16篇,共16万字。成书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全名《西湖佳话古今遗迹》。

内容简介

该书共十六卷,以平话形式写成,每卷讲述一个与西湖有关的人物故事。以西湖名胜为背景,叙述葛洪、白居易、苏轼等十六人故事。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西湖佳话是以西湖为背景的短篇小说集。同类的小说,在该书之前有明末周清原著的《西湖二集》,在它之后又有陈树基辑的西湖拾遗。《西湖佳话》的成书年代大约是清康熙年间,作者笔名墨浪子,全书大都是根据传说和前人的记述改写而成的。

人物介绍

【葛洪】卷一《葛岭仙迹》中的的人物。性情适淡,他好读书问道,专好神仙养生之法。他娶了南海太守公之女为妻,朝夕研讨炼丹之术因岳父旧交顾情邀请,参加了平定东南一带所谓“山贼”,战功卓著,拒不受封赏,只求做勾漏(古县名,在今越南北部)县令。此县盛产优质丹砂,是炼丹不可缺乏的矿物。三年任满,病辞归家,用带回的丹砂,专心养气炼丹。在仙祖葛玄弟子郑思远的指点下,终于获得一粒仙丹,吞入腹中,竟然“冬日无衣也不寒,入水不濡,入火不燃,举止行藏,自与凡人迥异”。自此之后,他虽韬光敛迹,不露神仙的踪迹,但终日朝游三竺,暮宿两峰,在西湖上颠颠狂狂,有时运用仙术施药为人治病,用炼出的金银为民交租,人人称他仙翁再世。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墨浪子在《西湖佳话》中虽予西湖之秀美以大量笔墨,可供读者“卧游”,但其终极目的却在于叙写与西湖有关之人物,非徒描摹风光而已。而其所叙写之人物,又在于表彰正人。在卷之八《三台梦迹》卷首有云:“西子一湖,晴好雨奇,人尽以为此灵秀之气之所钟也。灵秀之气结成灵秀之山水,则固然矣;孰知灵秀中原有一派正气在其中,为之主宰,方能令山水之气,酝酝酿酿,而生出正人来。”卷十二《钱塘霸迹》文末又云:“因叙述其事,与岳于二公同称,使人知西湖正气,不独一秀美可嘉也。”凡此,均表明墨浪子之所以不惜笔墨描写西湖灵秀之气,目的正在于称扬西湖之“正气”,也即是表彰与西湖有关之正人。

细绎各卷之叙写,墨浪子所表彰之“正气”约有下列数端:

首先,歌颂先贤造福于民之种种举措。如卷之二《白堤政绩》、卷之三《六桥才迹》中叙写白居易、苏轼改造西湖之作为。《白堤政绩》云:“西湖山水之秀美,虽自天生。然补凿之功,却一也亏人力。”而其修建补凿又着眼于生民之计,文中写道:“(白居易)一完了许多酬应的公务,即遍访民间疾苦,……乐天访察明白,因又急发人丁,重修六井,不日功成,百姓感激不尽。又访得下塘一带百姓,千有余顷,皆赖西湖之水,以为灌溉。……自筑堤立闸之后,蓄水有余,泄水不渴,故下塘一带百姓,竟无荒早之苦,又感激不尽。”正因为白居易重视民生,当其任满回京,“到了临行这日,合城百姓,感他三年恩惠,若大若小,皆来拥着马头相送。”为民计者必得民之爱戴。此种见解在《六桥才迹》中又有抒写,赞叹苏轼改造西湖,使“民受其利”,因此“百姓感他恩德,人人垂泪,甚至人家俱画像供奉。”由此可见墨浪子主张地方官必得造福地方,有利民生。

此种造福于民的观念,不仅仅在改造西湖的篇什中有所流露,而且即使在叙写僧道故事的篇章中也赞扬以仙术济人之僧道。如卷之一《葛岭仙迹》中之葛洪,他炼出之金银则“悉以代淮南租赋之半”;“钱塘大旱,万姓张惶,”他又为民求雨,使“四野露足”。作者予以赞叹道:“(葛洪)每以仙术济人,其功种种也,称述不尽。”其它如卷之十《虎溪笑迹》中辨才为民治病,卷之十六《放生善迹》中莲池大师为民求雨,建筑朱桥等等,作者对之均极力称颂。

其次,作者大力彰扬与西湖有关之英雄人物,肯定渠辈忠君报国与刚正不阿之品格,如岳飞、于谦等等。卷之七《岳坟忠迹》文末作者云:“人生谁不死,而岳公一死,却死得香馥馥,垂万世之芳名。今日虽埋骨湖滨,而一腔忠勇,使才人诗客,游人士女,无日不叩拜景仰而痛惜之……”赞誉之情溢于言表。卷之八《三台梦迹》赞扬于谦临事不苟,为官刚正,并以西湖正气喻之,有云“吾所谓正人之气,若郁郁不散,又能隐隐跃跃,而发为千古之征兆者,此也。以此知西子湖灵之气中,有正气为之主宰,故为天下仰慕不已耳。”其实,作者对于谦亦仰慕不已。

再次,歌颂淡泊名利之士,主张保持人之“真性情”。如卷之十六《放生善迹》卷首即云:“古来文人慧士,俱由前世善根夙悟,故托生来,即有一段超凡人圣的妙用,不像那些没根行的,不是系着了富贵功名,便是恋定了娇妻美妾,把这善根都泪没了。”卷之五《孤山隐迹》又云:“所谓隐者,盖谓其人之性情,宜于幽、洽于静,僻好清闲,不欲在尘世荣华富贵中,旧没性命。”所谓“根行”“性命”,实即人之“真性情”,作者强调不能让“富贵功名”“娇妻美妾”“尘世之荣华富贵”等埋没了人的真性情。因而,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多不为功名富贵所染,《孤山隐迹》中林和靖有云:“荣显,虚名也;供职,危事也。怎如两峰尊严而耸列,一湖澄碧而当中,令予之饮食坐卧,皆在空翠中之为实用乎?况繁华梦短,幽冷情长,决不肯以彼而易此。”有人驳问林和靖云:“自身高隐而教侄登科,荣之耶?辱之耶?”和靖道:“亦非荣,亦非辱,盖人之性情各有宜耳,宜则为荣,不宜则为辱,岂可一例论。”此种见解正透露出作者“适情而为”之观念。

此外,书中亦有赞颂真情、至情之篇什。如《断桥情迹》《雷峰怪迹》诸篇,主人公均深于情,痴于情。《断桥情迹》卷首即云:“盖情之一字,假则流荡忘返,真则从一而终。”文中叙及文世高与刘小姐一见钟情,两人为情而死,又为情而复生,生生死死,情恋不绝。《雷峰怪迹》中对白娘子为追求爱情而不畏风险的精神也予以充分肯定。作者不仅仅颂扬爱情,对朋友之情也竭力赞颂。《三生石迹》卷首云:“那泛交的,……初则缔结同心,转盼便成吴越。就与他对神设誓,指日同心,到后来相期相约之言,竟付之东洋大海去了。这却算不得一个朋友。惟那石交的,自有一种不可磨灭的真情,从性灵中发出来,生生世世,断不能忘,有如石之不可转移一般。这方称得一个朋友。”文中充分肯定了李源与圆泽的石交之情。其它如《虎溪笑迹》中叙写苏东坡与辨才法师“依依不舍”之真情等等。

自然,作者在颂扬西湖秀美之气,表彰正人同时,也揭露社会之黑暗、抨击权奸之误国。如《三台梦迹》中有云:“石亨曾荐陈汝言为兵部尚书,不止半年,赃私狼籍,抄没财物于大内庞下者累累。”多少也反映出当时官场腐败之风。《岳坟忠迹》对秦桧等群奸陷害岳飞一事亦痛加抨击,云“奸人方才快活,以为得计,谁知一时之受用有限,而千古之骂名无穷。”

艺术特色

与西湖有关人物事迹甚多,墨浪子只“取其迹之最著、事之最佳者而纪之。”因之《西湖佳话》各卷之题材具有“最著”“最佳”之特色,亦即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之故事。从其所叙写之题材而论,有相当覆盖面,塑造了身份各异的人物形象,诸如才子、僧道、妇女、隐士、忠臣等等。

以才子而言,有白居易、苏轼等;以僧道而言,有济颠、辨才、莲池、李源、圆泽等;妇女则有苏小小、冯小青、刘小姐等;隐士则有林和靖等;忠臣则有岳飞、于谦等。各类人物自具特征,同类人物亦有个性差异,如同是女性,刘小姐热情胆大、冯小青才华横溢、苏小小不畏强暴,均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人物性格之所以如此突出,与作者善于运用“反衬法”不无关系。反衬法即以衬托、比较等艺术手段来烘托人物性格。作者善于将不同人物对相同问题之不同看法铺陈出来,从而反衬出人物的个性。如卷之六《西伶韵迹》中叙写出贾姨娘与苏小小对侍奉观察使孟浪的不同态度,从而表现了苏小小的独特个性。

其次,由于所叙写之题材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又含有民间传说成分,而民间传说的超现实性和虚幻性又增强了作品的传奇性。如在《断桥情迹》中,文世高与刘小姐双方从墓穴中走出。这原非现实生活所有,但民间传说却使其成为可能,此种神异性增加了小说的传奇色彩。

其它如对僧道法术的描写,葛洪死能复生,济颠井中取木,莲池求雨灌田,都让人倍感神异。传奇性还表现在主人公所具有之奇特思想和行为,如苏小小不愿作人妻妾而以妓为业,莲池不慕富贵而自愿遁入佛门,白居易因恋西湖而“害了相思病”等等,这些奇特的思想和行为颇令常人难以理解,但却能使读者耳目一新。

此外,《西湖佳话》对于西湖之山水秀气,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加以描写。或引用前人创作的词曲,尤以白居易、苏轼的诗篇引用为多;或运用比喻、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描写风景,如《灵隐诗迹》中云:“群山屏列,湖水镜浮;云光倒垂,万象俱俯;画舫往还,恍若鸥飞;又如“春之日,草碧花香,可以导和纳粹,畅人怀抱。夏之日,风冷泉亭,可以镯烦消暑,起人幽情。秋冬则山树为盖,岩石列屏,云从栋起,水与阶平”;再如“环山叠翠,如画屏列于几案”等等,使得西湖绮丽风光,如在目前。

西湖佳话比起其他的话本小说,说教的意味比较少一些。它的缺点在于故事的写法多半不能摆脱平铺直叙的方法,这样就使它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受到了限制。另外,作者对于一些人物和事件的刻画也有不够真实,甚至是歪曲的地方,突出的如表现在岳飞故事中杨么起义的处理上面。杨么所领导的起义,是南宋的农民革命运动,但作者却把对杨么的征讨,作为丰功伟绩来歌颂。

版本信息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金陵王衙藏板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清乾隆十六年(1751)会敬堂藏板本,藏大连图书馆;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芥子园刊本;清光绪十八年(1892)上海文选书局石印本。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上海文选书局石印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金陵王衙藏板本,1985年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国话本大系”排印金陵王衙藏板本。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