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草业

更新时间:2022-05-18 13:55

西藏草业:西藏区域从依靠天然草地到开展人工种草(以紫花苜蓿为代表,它一亩产草量相当于噶尔县昆莎乡84亩天然牧地的草量,被当地牧民称为神草),形成了种草、加工草的行业新动态, “立草为业、草业先行”成为发展战略,以解决草畜矛盾及发展新的产业链。

背景介绍

传统的牧业生产不仅使当地的草场严重“超载”,牧民们的收入也随着(全球气温升高背景下)草场的不断沙化和国家护草限制牧量在“缩水”;2009年和2010年,西藏率先在全国开展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试点工作(草补政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3年起,西藏总体达到草畜平衡。2017年末与2010年相比,西藏减少牲畜564万头(只、匹),有效减轻了草原放牧压力。

产生

狭义的西藏草业是以种草为基础的西藏新产业,萌芽于2005年。广义的西藏草业包括把天然草收割为干草,很早就有的。西藏 “立草为业、草业先行”的发展战略是指以种草为基础的新产业以解决草畜矛盾及发展新的产业链

2005年起,为解决草畜矛盾,阿里地区噶尔县委副书记温江城—技术员韩俊文团队在昆莎乡(乡政府大门前的噶尔新村50亩地里)试种紫花苜蓿等26种植物(牧草、树木到经济作物),获得成功,紫花苜蓿因其返青率高、营养价值丰富、生长周期长达20年,成为首选牧草。紫花苜蓿的一亩产草量相当于噶尔县昆莎乡84亩天然牧地的草量,被当地牧民称为神草。打破了这些草种不能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种植的理论禁区(禁区是以前试种失败而产生的认识)。实验基地的成功带来产业链变革,发展为农牧业综合示范区,演进为昆莎现代农牧科技示范园。由此,(阿里地区2004年提出的)“立草为业,草业先行”的阿里战略思路获得了可行。

2012年8月16-19日西藏牧区人工种草现场大会在阿里召开。

央视专门为它的人工种草及其导致产业链变革 录制节目“《雪域阿里》(4)神奇的青草”等。

初步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坚持“立草为业、草业先行”,以大力开展人工草地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培育农牧区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破解我区畜产品供需矛盾、提高畜牧业比较效益、缓解草地资源环境压力等难题,大力发展人工种草,走出了一条高原地区“种草养地、种草养畜、林草间作、沙固水聚”草业发展之路。

政策扶持 积极性高涨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按照“政策引、项目推、技术促、典型带”的工作思路,积极鼓励农牧民走种草养畜促增收路子,在草原补奖政策扶持和人工种草项目引导的双重驱动下,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沙地、轮作耕地等进行大规模饲草料种植,初步形成了以“一江三河”流域为重点,覆盖藏东、藏中、藏南等区域的草业发展格局,农牧民种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草业发展势头发展良好。牧草种植面积稳步增加,种类不断丰富;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产量、效益不断提高;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组织化、商品化程度逐年提高。工布江达县蕃腾农牧生态实业有限公司依托“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当地农牧民积极种植优质饲草并予以收购。2016年度,收购当地农牧民种植饲草达104.3万元,覆盖当地10村60户,平均每户增收15300余元。

理清思路 优化区域布局

为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畜牧业发展草业支撑不足的问题,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我区组织编制了《西藏草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全区人工饲草料基地新增100万亩”的目标,确定了草业发展区域定位与发展方向,明确了重点任务。坚持把草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和脱贫攻坚的富民产业来培育,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饲草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草产业补贴办法》,力争利用3-5年时间,通过政府引导,带动企业、专业经济组织、合作社及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饲草料生产、加工、贮备体系和抗灾保畜保障机制,把草业发展作为我区畜牧业保生态、补短板、调结构、扩产能的重要抓手,促进饲草料产业和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近年来,我区按照“扩产能、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保生态、促改革、增收入、奔小康”的农牧业工作总体要求和思路,不断优化草产业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环境等生产要素配置,根据不同区域的光热、水土、资源条件,合理开发荒滩、荒地、沙地、严重退化裸露地等,大力推广人工种草,保障饲草料供给,提高肉奶产量,深入实施“8个百千万工程”,初步形成了藏西北防灾饲草生产区、藏中饲草料生产加工区和藏东南饲草生产加工区。各地根据畜牧业生产发展需求和自然条件等资源,科学定位、认真谋划,切实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如日喀则市形成了以南木林县为中心,康马和聂拉木县为两翼,覆盖18县区的草业发展格局;那曲地区提出“万亩千畜工程”,每个县人工种草面积都要达到1万亩以上;昌都市规划了包含牧草在内的“七大种植基地”,并对紫花苜蓿等优质种植区域给予奖励。

提高标准 狠抓项目落实

为改变“年年种草不见草”的现象,我区自2012年开始,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绩效考评奖励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将人工饲草地建设标准逐步提高至1500元/亩,着力推进“草连片、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全程机械化作业”高标准人工饲草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共安排草奖资金54570万元,在全区60个县区新建高标准人工饲草基地39.41万亩,并配套建设了8个饲草料加工基地和5个饲草料加工点。从2014年开始,自治区财政共配套资金13230万元,逐步提高退牧还草工程中人工饲草地建设标准至1500元/亩。同时,积极协调区发改委,将“十三五”人工种草项目建设标准提高至1000-1200元/亩。随着项目建设标准的不断提高和资金使用范围的扩大,极大地提高了各地种草的积极性,“种好草、养好草”的认识不断深入人心。

我区通过引导种养大户、致富能手成立种草、农机等专业合作社,鼓励农牧民以不同形式加入合作社,积极参与客土改良、渠系建设、田间种植、管理、收获及草产品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逐步引导和带动了农牧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促进了草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种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拉萨市林周县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全县饲草种植企业发展到5家,其中3家为引进企业,种植饲草面积2.63万亩,带动农牧民群众1155人次。昌都市类乌齐、贡觉和丁青等县4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饲草面积1.4万亩以上。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艾玛人工饲草种植农民合作社、康马县涅如岗巴羊草业合作社种草面积分别达到2万亩和3.8万亩,并探索建立了生产经营模式“三三制”(即:三分之一作为防抗灾饲草储备,三分之一用于合作社发展规模养殖,三分之一进入市场销售回笼作为滚动发展资金),推动了草业可持续发展。

打造新业态 培育新动能

我区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土地资源等分布不一,差异较大。北部那曲等广袤区域是牧业大地区,饲草料需求较大,但海拔较高,天然草原产草量较低,而适宜种草的区域较少,面积少。为推动绿色发展方式,更好地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基础上实现畜牧业提质增效,自治区根据草业发展布局,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农牧结合的发展思路。

草业上连种植业、中连加工业、下连畜牧业,外延生态、旅游等产业,涉及多种产业并有自身独立和完整产业链条的产业,在畜牧业生产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把饲草种植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种草效益,加快补齐饲草料发展这一短板,引导农牧民参与草产业发展,做到群众不离家、不离土就能融入草产业发展,真正让草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群众。目前,草产业在部分地区已成为农牧民致富增收的新业态,成为拉动农牧区农牧业发展的新动能。拉萨市林周县通过项目区群众土地流转种草、参与牧草种植管理等增加现金收入1000余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27人次。2016年,南木林县艾玛乡人工种草合作联社通过参与土地平整、客土改良、播种、施肥以及收获的牧草及草种销售共收入820万元,人均收入1200元以上。

新发展

中国科学院研发的绿麦草,在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县锡钦乡岗西村:这一高原耐寒植物不仅根系发达、生长快,还耐旱耐贫瘠,抗寒性强,可以长到2-3米高,每亩产草量在2000斤左右。、、、、在种植现场,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种草项目指导人李勇生告诉记者,绿麦草整体长势正常,预计10月上旬收获时麦株可高达1.2米、、、54岁的岗西村村民扎西家里养了9头牛、30只羊,有60亩草场。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想都没想过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也能种出跟小树一样高的草。有了这么多草,牛羊能吃饱了。”、、、、今年(2021),这个被称为守望“种草喜马拉雅”的公益行动已进入第5季,在拉孜县的绿麦草种植面积达到1100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