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3 16:26
西黑冠长臂猿是长臂猿科黑冠长臂猿属动物,原名黑长臂猿或黑冠长臂猿。它头体长50厘米左右,体重7-10千克。无尾。成年雄性全身黑色,冠毛非常发达,耳朵不外漏;成年雌性黄色,头顶有明显的黑色冠斑,不明显突出,嘴角有白毛,下巴毛发黑色,胸腹部黑色。新生幼猿基本无毛,随后逐渐长成黄色,1岁左右开始逐渐变黑。雄性成年后保持黑色,而雌性性成熟时逐渐变成黄色。下分4个亚种:指名亚种、景东亚种、滇西亚种和老挝亚种。
西黑冠长臂猿在1986年以前,曾经被认为有4个亚种(N.c.concolor、N.c.furvogaster、N.c.jingdongensis和N.c.lu),但2010年,通过对DNA的识别,其中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湄公河以西的滇西亚种(N.c.furvogaster)和分布于云南中部景东无量山区的景东亚种(N.c.jingdongensis),已经被认为是指名亚种的同义词,而老挝亚种(N.c.lu)仍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亚种(Thinh等2010年)。
西黑冠长臂猿为中型猿类,体矫健。头体长43-54厘米;后足长15-16.5厘米;颅全长9-11.5厘米;体重7-8千克。雄性全黑色;雌性黄色、橙色或浅褐色,有黑冠,胸部和腹部通常有黑斑。雌雄面部无毛均为浅黑色,头顶有突出的毛冠。雌雄均无尾,也无颊囊。不同亚种雌性的深冠斑形状不同:指名亚种为小的钻石形;分布于无量山的为圆形,有拖垂的颈背线;而分布于滇西南的整个头冠有一块大斑,并有颈背带。
与所有灵长类动物的体型相比,西黑冠长臂猿的臂长最长。西黑冠长臂猿的手臂大约是身体长度的两倍,腿长的一倍半。西黑冠长臂猿以56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摆动移动)比任何人都跑得更快。
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山地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半常绿和落叶林。其栖息地海拔约从100-1500米,也栖息于海拔高达2700米的亚热带和山区的常绿、半常绿和落叶林中。在云南中部的栖息地气候温凉湿润、终年无雪、霜期短,一年四季都有鲜嫩的树叶、花苞和果实。活动与觅食均在15米高大乔木的树冠层或中层中穿越进行,很少下至5米以下的小树上活动。
西黑冠长臂猿生活的无量山(N24°17′-24°55′,E100°19′-100°45′)位于云南中部,沿湄公河东岸由北西北向南东南延伸。主要植被类型为海拔1300-1800米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或松林、海拔1800-2200米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山地中部湿润常绿的海拔2200-2700米的阔叶林,海拔2700以上的低矮森林或杜鹃矮林。
在武梁山和哀牢山,西黑冠长臂猿生活在海拔1,800-2,800米之间,在海拔低于1,500米的地方没有出现西黑冠长臂猿的族群。食物供应影响了西黑冠长臂猿分布的范围,它们避开2,500米以上的区域,尽管受到人类的干扰较少。据报道,在越南北部,该物种出现在海拔1,600-2,000米。在老挝的西黑冠长臂猿,所有记录均在571-815米之间进行。
在中国,矮林作为西黑冠长臂猿活动的走廊。该物种的平均组大小似乎也因地区或研究而有很大差异;无量山的大多数群体每群有两个繁殖雌性。在老挝基于对5组西黑冠长臂猿的观察,确定了每个群体规模平均在3.6-3.8只之间。中国的群体占据了很大的家庭范围,观测面积为151公顷、260公顷和>100顷(范和江2008年)。无量山大寨子的一组研究表明,每日行进距离在300-3,144米之间,平均为1,391米,与果实和叶片的丰度有关,在有些月份的行进距离较低,即果实利用率低(范和江2008年)。
活动领域比较固定,无季节迁移现象。西黑冠长臂猿社群的活动范围大多在60公顷左右,远大于其他长臂猿,种群密度为2.6只/平方千米。
西黑冠长臂猿通过一种称为臂伸的树栖运动形式从一棵树移动到另一棵树,在这种运动中,西黑冠长臂猿只用它们的长臂来支撑它们的体重,从一个树枝摆动到另一个树枝。只有少数其他猿类和猴子适应了这种独特的运动形式。西黑冠长臂猿是伸展大师,空中距离可达15米,速度可达56千米/小时。
营家族式生活,西黑冠长臂猿生活在由成年雄性和雌性以及最多5个后代组成的小型家庭群体中。一个长臂猿家庭每天都在其栖息地范围内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性机警,晨昏活动,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路线。树栖,攀援自如,很少下地。睡觉时蜷曲在树上,有时也会在大树干上仰天而卧。大部分时间都在树冠的高大树木上度过。是昼行性活动的,在食物来源附近的高大茂密的树木中睡觉。
白天活动。活动时,很少下地,也很少在树上用前肢爬,几乎所有活动都是在树枝上用前肢攀登,或在树枝间悠荡,可说是凌空跳跃,长臂攀揽自如,悠荡时只用前掌四指搭一把便腾跃而过,不必用拇指抓握。但爬树则要用大拇指。从不造窝,只在茂密树叶丛里休息。休息的姿势十分有趣,像人蹲在地上那样,前肢抱拢两膝,脸贴胸、膝。这样,身上浓密厚毛不透雨水,更保温暖。有时也会在大树干上仰天而卧。只有在觅食时才爬到高突的树冠上,或爬到竹林灌丛中去。
主要通过发声进行交流,但也通过身体互动和面部表情进行交流。每当日出时分,晨曦中常能听到惹人注意的猿啼声,“呼-呼-呼,呼,呼”,清澈嘹亮,此起彼落;有时又混和着低沉的应诺声“乌-乌”,交错嘈杂。配对的西黑冠长臂猿的二重唱结构稳定,由雄性主导,而且有着极高的雌雄特异性——两性的鸣叫不论在音调还是音节上都没有任何重叠。尽管长臂猿的鸣叫是由基因决定的,每种长臂猿都有其固定的鸣叫模式,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其鸣叫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这就会体现在其个体的差异上。
西黑冠长臂猿有一种复杂的语言(近距离呼喊),这一发现(2015年)彻底改变了科学家对人类语言起源的看法。例如,长臂猿可以传达正在接近的捕食者类型、威胁的距离以及它是在移动还是站在一个地方。
它们以其独特的响亮复杂的警笛式发声而闻名。黎明时分通常可以听到歌曲;然而,季节和天气似乎会影响唱歌的时间、频率和持续时间。精心发声用于多种目的,包括加强夫妻关系、吸引配偶和建立家庭领地。在喂食前的早晨,可以听到长臂猿独鸣或雌雄对鸣的二重唱的吼声。这些吼声是在树顶发出的,带有单独的音符和非常精致的曲调。鸣叫中独特的音符使研究人员能够区分性别和不同种类的西黑冠长臂猿。每个亚种甚至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发声模式和音符。
虽然西黑冠长臂猿也吃芽、叶、树皮、花朵、小型脊椎动物、昆虫和卵,但它们的大部分食物都是含糖量高的水果,如无花果。不大喝水,主要靠食物里的水分,或雨后舔叶片上的露水,在春旱时才偶尔下地喝水。
该物种的摄食生态学为46.5%的叶子、25.5%的果实、18.6%的无花果、9.1%的花、0.3%的其他。据报道,它们还以灰背大鼯鼠、鸟卵、小鸟和蜥蜴为食。
分布于中国(云南)、老挝和越南。历史记载见于中国广西,甚至远至长江三峡地区,现仅见于云南,呈零星分布。
该物种作为一个整体不连续地出现在中国西南部、老挝西北部和越南北部。一千年前,西黑冠长臂猿分布在中国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一直到黄河流域。
指名亚种分布于中国南部(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和越南北部(老街、安白、山罗和莱州省)。位于萨尔温江(怒江)和红河之间,北纬23°45'N,南纬约20°N(Groves 2001年)。
老挝亚种出现在老挝的西北部。是一个孤立的种群,该物种仅在湄公河东岸约20°17'-20°25'N的一个小区域内被发现(格罗夫斯2001年)。
西黑冠长臂猿的社群配偶制为“一雄多雌”制,通常一只成年雄性和2只成年雌性组成。只有受到干忧的小群才是“一雄一雌”制。一年1胎,一胎1仔。产仔期约在每年的5-6月。生产期间隔2-3年。妊娠期持续约7-8个月。幼仔出生时长有白色的皮毛。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幼仔紧贴雌性的腹部,而母亲则在树冠周围摆动。幼仔的皮毛颜色,不论性别,在1岁左右开始慢慢地从白色变为灰色,最终完全变为黑色。
雌性将幼仔哺乳至2岁,在此期间雄性和较大的后代也提供幼仔护理。幼仔皮毛颜色保持黑色,只有在7岁或8岁达到性成熟时才会改变。因此,无法从颜色区分亚成体的性别。
达到性成熟时,雌性会从黑色变为黄米色,雄性和雌性都会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据估计,性成熟在6-7岁,寿命为30-40年。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ver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西黑冠长臂猿在其生活的整个范围内的最大威胁包括破坏性的当地森林使用和狩猎,而选择性伐木和农业侵占是额外的威胁(Geissmann等人2000年;Jiang等人2006年;Sun等人2012年;Wei等人2017年).在老挝,尽管某些地区存在当地对狩猎西黑冠长臂猿的禁忌(Geissmann2007年;Rawson等2011年;Youanechuexian2014年),但这些动物被捕获并杀死以维持生计以及宠物和“医药”交易。亚洲开发银行通过NamKan资助的基础设施和3号公路等狩猎和发展活动构成了额外的威胁。在越南,根据地点的不同,这些长臂猿主要受到人类对栖息地的影响和狩猎压力的威胁,但最终总是两者兼而有之。森林火灾和水电建设等其他问题威胁着越南部分物种数量(Rawson等人,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