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14:47
覆盘子是蔷薇科悬钩子属落叶灌木,植高可达2米,枝细具有皮刺,两面仅沿叶脉有柔毛,基部心形,裂片椭圆形或菱状卵形,具重锯齿有掌状5脉;叶柄微具柔毛或无毛,疏生小皮刺,托叶线状披针形;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圆钝,花丝宽扁具柔毛;果实红色近球形。花期3~4月,果期5~6月。
藤状灌木,高1.5~3米;枝细,具皮刺,无毛。单叶,近圆形,直径4~9厘米,两面仅沿叶脉有柔毛或几无毛,基部心形,边缘掌状,深裂,稀3或7裂,裂片椭圆形或菱状卵形,顶端渐尖,基部狭缩,顶生裂片与侧生裂片近等长或稍长,具重锯齿,有掌状5脉;叶柄长2~4厘米,微具柔毛或无毛,疏生小皮刺;托叶线状披针形。单花腋生,直径2.5~4厘米;花梗长2~3.5(4)厘米,无毛;萼筒毛较稀或近无毛;萼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具凸尖头,外面密被短柔毛;花瓣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白色,顶端圆钝,长1~1.5厘米,宽0.7~1.2厘米;雄蕊多数,花丝宽扁;雌蕊多数,具柔毛。果实近球形,红色,直径1.5~2厘米,密被灰白色柔毛;核有皱纹。花期3~4月,果期5~6月。
覆盘子在山坡、路边阳处或阴处灌木丛中常见,在林缘、山谷阳坡生长,覆盘子耐贫瘠,适应性强,属阳性植物。
覆盘子分布范围在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日本亦有分布。种植技术可用分枝、
覆盘子一般分根和种子繁殖。家庭种植常以分根繁殖为主。
覆盘子可以春栽,也可以秋栽;春栽在种苗未萌发时进行,秋栽在种苗已木质化、上冻前约一个月为最佳时期。覆盘子种苗应选择主茎粗壮、根系发达的当年苗。北方从南方引种,宜在种苗木质化后,引种沙藏,于春季种植;南方从北方引种,春、秋两季可随引随栽。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选择了与造林地环境条件无太大差异的临县苗圃地的一年生扦插苗。在3月中旬进行造林。
带状栽植。行距2.0米、株距1.0米,每亩330株。一般直立型覆盘子栽密些,葡萄型的栽稀些。应根据品种的特性和栽培技术而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
栽植时间北方9月中旬前,南方10月中旬前。栽植时要特别细心,要求栽植深浅适宜,根系舒展,土壤压实,不能碰伤树芽、枝干等。边栽边浇足定根水,要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防止幼苗失水造成损失。带鲜叶的组培苗,采用遮荫和喷雾栽培。栽植前根系沾泥浆。
栽后要经常检查土壤水分,当水分不足时,应及时灌水,灌水量要少,润透根系分布层即可。雨季防止栽植沟内积水,影响土壤通气,发生烂根。因此,每次灌水后或雨后应适时松土。松土不宜深,要特别小心不要在松土时损伤地下根状茎的基生芽,这些基生芽萌发出土后即形成强壮的基生枝。
新梢生长50厘米左右时易弯曲匍匐,应及时立枝架绑缚。土壤肥力低,新梢生长缓慢,不能形成强壮的基生枝,影响来年结果。
要在5月和6月分别追肥一次,每株施尿素15~20克,开环形沟施入根系分布区,施后浇水及松土。栽植后第一次施肥是在开花后至幼果形成期,以氮肥为主;第二次是果实形成后,以磷钾为主。施基肥宜在早秋,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也可加入适量有机化肥。施基肥距植株40~60厘米一侧与土拌和施用。施用化肥时,土壤要有充足的水分,化肥距植株50厘米一侧施用约0.3千克的即可。补充叶面肥于7月上中下旬连续喷3次,尿素0.3%,上午9时前,下午4时后喷药。从第二次起加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叶面肥。
修剪分三次,第一次修剪是在定植苗木成活以后,对过密的细弱枝、破损枝要齐地剪除。当年新梢长至40~60厘米时,对密度较小的植株可进行10厘米摘心,以促萌发新侧枝,增加枝量。第二次是对基生枝(即当年新梢)的修剪。对基生枝剪留在1.3~1.5米为宜,超过1.5米要进行修剪,每株丛选留长势壮的基生枝6~8条,其余剪掉。第三次修剪是在采果结束后,对结果母枝要齐地剪掉。
覆盘子为浅根系植物,喜透气好的土壤。苗期为防止土壤板结,要勤搂表土。尤其是粘性土壤、雨后、灌后,必须搂松。采用人工锄草,要早锄、勤锄,且忌草荒。苗与苗间,以人工锄草为主。行与行之间,为提高效率,可采用小型机械,深度掌握在10厘米左右,即松土又锄草。人工除草,对于行间矮短型草,应予保留。松土、除草时尤要注意,不要伤根芽。慎用除草剂,特别是幼苗期禁止使用除草剂,以防成活的苗木死亡。
发病症状: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现一条暗灰色的似烫伤状的病斑,随病部扩展,叶片、叶柄变黄,枯萎,严重时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生长期内,喷施甲基托布津500倍液2~3次预防;秋季清扫园地,将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
发病症状:病叶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从而引起叶片扭曲变形或卷曲;有时叶片并不显现白色粉状物,而表现叶片有水渍浸状斑点,被害新梢尖呈细长鼠尾状。严重时新梢生长矮化,果实有时也会侵染。
防治方法:生长期内,喷施2%农抗120水剂150~200倍液,或25%粉锈宁1000~1500倍液2~3次,秋季清扫园地,将病叶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
危害症状:卵5月开始孵化,幼虫啃食蛀孔外边的韧皮部,大多环食一周,咬碎的木屑,粪便用丝粘在一起,易于发现与鉴别。被害枝易折断而死亡。
防治方法:5~7月在幼虫活动期喷施菊酯类药物2~3次,被害枝10月羽化以前剪除销毁。早春展叶期喷施菊酯类药物杀死幼虫,秋季清扫园地,将结果母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
覆盘子具有药用价值,其味甘平,无毒;有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功效,可治阳痿、遗精等病症,肾虚有火,小便短涩者慎服。《本草汇言》:“肾热阴虚,血燥血少之证戒之。”覆盘子还可与益智仁和糯米一同煮粥,经常食用可补肾壮阳,对肾虚阳痿有一定治疗之效,还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性味】 甘酸,平。
《别放》:“味甘,平,无毒。
《千金・食治》:“味甘辛,平。
《药性论》:“微热,味甘辛。”
孟诜:“味酸。”
【归经】 《滇南本草》:“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 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治阳痿,遗精,溲数,遗漏,虚劳,目暗。
《别录》:“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药性论》:“主男子肾精虚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阴痿。
《日华子本草》:“安五班,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疗中风身热及惊。”
《开宝本草》:“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温中益力,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
《本草衍义》:“益肾脏,缩小便。”
《本草蒙筌》:“治肾伤精竭流滑。”
《本草述》:“治劳倦虚劳,肝肾气虚恶寒,肾气虚逆咳嗽、痿、消瘅、泄洩、赤白浊,鹤膝风,诸见血证及目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肾虚有火,小便短涩者慎服。
《本草经疏》:“强阳不倒者忌之。”
《本草汇言》:“肾热阴虚,血燥血少之证戒之。”
《本草从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选方】
治阳事不起:覆盆子,酒浸,焙研为末,每旦酒服三钱。《濒湖集简方》
添精补髓,疏利肾气,不问下焦虚实寒热,服之自能平:枸杞子八两,菟丝子八两,五味子二两,覆盆子四两,车前子二两。上药,俱择精新者,焙晒干,共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时五十丸,白沸汤或盐汤送下,冬月用温酒送下。《摄生众妙方·五子行宗丸》
治肺虚寒:覆盆子,取汁作煎为果,仍少加蜜,或熬为稀饧,点服。《本草衍义》
【各家论述】
《纲目》:“覆盆子蓬藁,功用大抵相近,虽是二物,其实一类而二种也。一早熟,一晚熟,兼用无妨。其补益与桑椹同功。若树莓则不可混采者也。”
《本草经疏》:“覆盆子,其主益气者,言益精气也。肾藏精、肾纳气,精气充足,则身自轻,发不白也。苏恭主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甄权主男子肾精虚竭,阴痿,女子食之有子。大明主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皆取其益肾添精,甘酸收敛之义耳。”
《本草通玄》:“覆盆子,甘平入肾,起阳治痿,固精摄溺,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凝涩之害,金玉之品也。”
《本草述》:“覆盆子,方书用之洽劳倦虚劳等证,或补肾元阳,或益肾阴气,或专滋精血,随其所宜之主,皆能相助为理也。
《本草正义》:“矍盆,为滋养真阴之药,味带微酸,能收摄耗散之阴气而生精液,故寇宗爽谓益肾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语虽附会,尚为有理。《本经》主安五脏,脏者阴也。凡子皆坚实,多能补中,况有酸收之力,自能补五脏之阴而益精气。凡子皆重,多能益肾,而此又专入肾阴,能坚肾气,强志倍力有子,皆补益肾阴之效也。《别录》益气轻身,令发不白,仍即《本经》之意。惟此专养阴,非以助阳,《本经》《别录》并未言温,其以为微温微热者,皆后人臆测之辞,一似凡补肾者皆属温药,不知肾阴肾阳,药物各有专主,滋养真阴者,必非温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