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5 12:26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读音:jiàn kě ér jìn,zhī nán ér tu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争霸,经常发生战争。郑国比较弱小,夹在他们中间,只能时而依附楚国,时而依附晋国,以求保全自己。
楚国国君楚庄王十分厌恶郑国这种时而叛变时而降服的做法,决定征讨郑国。这一年,楚国大军将郑国国都围困了十多天,郑国迫于无奈,只好归降了楚国。
楚国开始攻打郑国时,郑国曾派人向晋国求援。晋景公任命荀林父为中军统帅,率上、中、下三军救郑。浩浩荡荡的晋国大军刚到达黄河边,就传来了郑国投降楚国的消息。这时,军中对行军动向产生了极大的意见分歧。
荀林父和上军主帅士会、副帅郤克都认为已来不及救援,应直接撤兵回国。郤克说:“楚国国君善用贤才,使国内政治开明、经济兴盛,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如果我们和他们硬碰硬,不一定有胜算。还不如留着兵力日后讨伐吞并那些弱小的国家。”
但中军副帅先縠反对说:“面对强敌就怕死撤退,传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这样会使我晋国失去霸业!”士会劝道:“话不能这么说,行军打仗应当考虑实际情况,怎么会有‘硬冲就是英雄,撤退就是怕死’的想法呢?楚国的确强大,我们看到他们的优点就要学习并超越,这才是实现霸业的方法。打仗的时候,有把握时就奋勇前进,意识到取胜有困难就及时撤退,以保全大局,这才是正确的治军之道。”
但先縠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独自率领中军一部渡过黄河,誓要与楚军决一死战。荀林父生怕落下个管不住部下的罪名,只好下令全军渡河,与楚军交战。结果,晋军大败。
见到适宜的时机就前进,遇到危难就后退。有利则须抓紧时机以求迅速发展,其理易明,遇难则须审时度势,宜退则退,宜进则进,却不易掌握。其间需要依据力所能及的尺度,对于能够努力克服的危难,不应轻易退却;对于暂时不能克服的危难,则不应轻率冒进。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可:适宜)指随机应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前进或退却。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苏峻既至石头,百僚奔散,唯侍中钟雅独在帝侧。或谓钟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讎,何不用随时之宜、而坐待其弊邪?’”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出死之计;韩信军孤在水上,士卒必死,无有二心,此信之所以胜也。”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六:“臣又闻圣人不凝滞于物,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理有变通,情无拘执。”
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七七回:“《兵法》:‘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幸楚未知吾急,可以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