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3 15:34
观澜古墟是深圳历史上仅存的“四大名墟”之一,也是最能反映深圳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客家民俗风情的实物建筑群,集中保留并展示了深圳历史上客家人独有的社会经济、民俗文化、民间信仰等,堪称“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代表了深圳近现代商贸史发展脉络,是深圳独有的客家墟市文化夜游示范区和大湾区客家文化寻根目的地。
历史上,由于地处惠州、东莞、宝安交界,水网密集,交通便利,观澜古墟一度成为周边最为繁华的贸易中转站。文物专家惊叹是“目前深圳地区十余座古代墟市中完整保留下来的墟市街区”,堪称“深圳近代民俗历史第一街”。
观澜古墟肇始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末民初。260多年前,由于中原战乱,客家人迁入观澜,形成了墟市的雏形。由于观澜河上接宝安的石岩、龙华,下连东莞,慢慢地,周边客商乘舟前来交易,观澜古墟商铺日渐繁多。到了民国初期,观澜古墟已成为外国商品进口和内地商品出口的中转站,是宝安、东莞、惠州、东江流域等地区的商贸集散地,每逢农历初一、初四、初七都有集市,被誉为“小香港”。
作为集中呈现客家社会生活、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历史街区,当年的观澜古墟曾有“小香港”美誉,现存碉楼15座、商铺100多间、客家居民楼和西洋民居楼数百座。
观澜古墟的兴衰展现了明清鼎革之际客家举族迁入、广州“一口通商”世界白银涌入、清末民初之时华侨返乡经商等中国近现代开放历程,被称为“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
观澜墟,本地人又称之为“观澜老街”“观澜古墟”“观澜老墟”,大约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近二十多年来深圳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观澜墟丧失了其原有的商贸流通功能并被逐渐废弃,“墟”在观澜客家方言中读作“hi”,观澜客家人把“赶集”称为“投墟”,这是观澜客家话的特征词。观澜墟虽然立墟于清代早期,但现存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国以后至近现代时期,街巷格局基本完整,是深圳市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墟市类型遗产。
在客家民间的口语中,一般将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市集交易日称为“墟日”,而“墟市”便指定期集市。观澜古墟不少商家原是归国华侨,因此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观澜墟的设立时间可以基本认定为乾隆年间,观澜墟立墟以来,墟市贸易一直比较繁荣,在清末民国时期达到高潮。观澜墟商铺、民居、炮楼的建筑形式多样,赛龙舟、舞麒麟、客家山歌、观澜古寺庙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丰富多彩,集中展示了本地区客家人的社会经济、商业贸易、传统文化、民间信仰和民俗风情等,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古墟街巷至今仍保持着岭南客家老墟市繁盛时期的布局和风格,是当时外国商品进入宝安、惠阳、粤北地区,以及内地商品出口国外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宝安、惠阳、粤北地区的商贸集散地,在当时有“小香港”之称,也是最能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客家民俗风情的实物建筑群。
2007年10月12日,宝安区人民政府公布观澜墟为宝安区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14日,国务院同意设立深圳市龙华区,观澜墟现为龙华区文物保护单位。
观澜古墟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具浓郁客家风情特色的商业街区,整个街区由一条南北走向的观澜大街,和四条东西走向的东门街、新东街、卖布街、龙岗顶街,以及沿观澜河的西门街组成,四条东西走向的街自北向南依次排开,均由观澜大街通往观澜河边,也就是当时的水路货运码头。
观澜古墟现存碉楼12座、古旧商铺177间、古寺1座、澜阁1座以及万安堂古民居46栋、王氏祠堂1座,同时有观澜客家人的舞麒麟、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保留并展示了深圳历史上客家人的社会经济、传统文化、民间信仰和民俗风情。
观澜古墟的建筑多为客家人常用的夯土结构,本身简单、朴素,没有过分华丽、宏伟的景观,但观澜古墟作为深圳四大名墟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对观澜古墟的修缮、改造和挖掘可以更好地传承观澜乃至龙华的文化,讲好龙华故事。
东门街,有一座高八层、占地面积42平方米的文昌古炮楼(后改称成昌楼),它是深圳地区最高炮楼之一,为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址。
斑驳的历史遗痕,为它增添了更多的沧桑与古朴,巍峨之势仍不减当年,它是客家人智慧与财富的象征。整个古墟区有规模大小不等的炮楼6座。
新东街,长85米,宽5.4米,是当时的日用百货、水果(沙梨、柿子、山竹、菠萝、李子等)、小吃、理发等商业一条街。
卖布街,又叫碎布街,长90米,宽3.2米,是当时洋布、省布(本地产布)的主要买卖地。洋布全部是从香港贩过来,有水运,也有路运,路运主要靠劳工们双肩挑,早上9点钟出发,下午4点钟左右就可以到家了。
这里之所以叫卖布街,是因为它整条街全是经营布匹的,所毗邻的宝安、惠阳、粤北一带的人都要到这里来买布,不仅仅因为它是商贸中心,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这里可以买到带领时代潮流的最新、最洋的布,而且商铺集中,货品繁多,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漫步卖布街,一些具标志性的残留痕迹,如商号二层正门之上的两侧,有“洋贸、布匹、省布”等字样,不难想象当时这里一派人潮涌动的闹市景象。从观澜大街进入卖布街不到50米向右拐,有一条立新巷,巷里有一座不大的古炮楼,它拥有观澜最大的炮楼门。
解放前,这座炮楼曾做过国民党某师的指挥部,解放后,曾做过民兵指挥部。在此炮楼的一顶角,生有一颗形态怪异、类似盆景的小榕树,它美丽而凄婉,是这座炮楼生命的见证。
龙岗顶街,这条街不长,有一座外观壮丽豪华,保存较完整的四层洋楼,名为“公益酒家”,意在服务于民。“公益酒家”占地面积为67.5平方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始建于民国时期,具有明显的欧式风格,“公益酒家”的招牌名与楼的整个外观,都保持原貌。这里集酒家、旅馆于一身,主要面向外来的客商。
在公益酒家的背后,有一条龙岗顶巷,巷里有一家当时很有名的狗肉店,叫做“登康狗肉”店,是观澜最早、也最有名的狗肉店。
西门街,全长68米,在当时是杂货一条街。
2005年,观澜古墟被确定为宝安区第三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
2024年7月26日,第二届观澜古墟文化节开幕,第四届社区文体节系列活动也将陆续登场。
观澜墟占地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其中卖布街一带约占2.6万平方米,主要包括西门街、南门街、观澜大街、卖布街、新东街、龙岗顶街、立新巷等。墟内最长的街道有150余米,最短的巷道仅10余米;街道最宽处可达9米,最窄的地方仅1米左右。
碉楼是观澜古墟里最明显的标志之一,是当年居住在这里的客家人为抵御盗贼骚扰修建的。墟内保存下来的建筑以清末民国时期的商铺、民居为主,现存炮楼13座,商铺百余间,民居数百栋,建筑形式多样。其中,新东街长80余米,宽5.4米,是当时的日用百货、水果、小吃等一条街;卖布街长90余米,宽3.2米,从名称就能看出来整条街是经营布匹的店铺,是当时洋布、省布的主要集散地;西门街全长近70米,是当时的杂货一条街。龙岗顶街及南门街一带在1969年实施过较大规模改造,临街建筑立面加建骑楼,室内加建二层楼面,作为乡镇供销社、百货商店店面。20世纪80年代之后,供销社功能逐渐终止,于是改作居民住所和个体店面。
鼎盛时期的观澜古墟商铺林立、商贾云集,是当时惠东宝地区最繁华的集市,号称“小香港”。观澜古墟现存碉楼15座、商铺100多间、红楼(公益酒家)、客家居民楼和西洋民居楼数百栋,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是深圳历史上仅存的“四大名墟”之一,最能反映深圳近代社会经济、文化和客家民俗风情,堪称深圳近代民俗一条街。
2005年,观澜古墟被宝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也被区委区政府纳入“十一五规划”实施保护性开发,使其成为宝安又一张文化名片。
建空中步行旅游走廊,据深圳市宝安区规划分局信息,整个观澜古墟的规划已完成,其中将具有地域性的旅游体验等现代元素,作为激活手段使古墟复兴。
针对特色旅游、商业激活、公共活动三位一体的综合开发特点,宝安区规划分局提出古墟复兴三大策略。
首先,梳理商业业态,集合观澜地区各种产业,将其组合编织布置相关角落,在规划建设中引入的商业业态为客家餐饮、社团活动、休闲娱乐、特色旅社、时尚艺术、佛学活动等六大类,使其再现观澜地区现有特色商业和文化功能,使古墟成为浓缩的“小观澜”;其次,规划设计开放活动空间。整个旅游区的各种活动将以古墟为点、碉楼为线自西向东扩展至观澜大街,借助古寺的修缮复兴带动旅游区活动带的形成;再次,规划一条空中步行旅游走廊系统。充分利用现有场地高差和建筑内垂直交通体系,创造一条穿越室内外的旅游线路。该旅游走廊将作为刺激点将古墟旅游带活,并引发商业的兴盛。这条空中旅游走廊将成为观澜古墟的黄金走廊。
2024年7月21日,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深圳站启动仪式在观澜古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