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6 09:20
觇,汉语二级字,读作觇(chān),部首是见,五笔是HKMQ,本义指暗中察看。
觇chān
笔顺读写: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撇、竖弯钩
(1)形声。从见,占声。本义:暗中察看。
(2)同本义 [peep]
觇,窥也。――《说文》
公使觇之,信。――《国语·晋语六》
晋人之觇宋者返。――《礼记·檀弓下》
其兄掩户而入觇之。――《淮南子·俶真训》
寻途登觇——《螳螂捕蛇》
(3)又如:觇听(窥看偷听);觇视(窥视);觇窥(暗中察看)
(4)窥探,侦察 [inspect;reconnoitre]
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chān biāo]
[surveyor's beacon] 一种测量用的标志,架设在被观测点上作为观测、瞄准的目标。
[guān chān]
察看。
[chān dǔ]
犹觇视。
《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问年犹少于仁明,语地幸依于险阻,有何觇覩,便误英聪。”
[chān jiàn]
暗中察看。
《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敬则 恐内人觇见,以刀环塞窐孔,呼门甚急,门开而入。”
[chān jué]
预测断决。
清·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以时文觇决他人科第得失、迟早、利不利,能预订其年月,十不失一。”
[chān mǎn]
犹窥视。
[chān guó]
观察国情。
《礼记·檀弓下》:“孔子 闻之曰:‘善哉!觇国乎?’”
康有为《官制原理篇》:“古者只有聘问,只有主客之司,而今则竞争更炽,小则通商争利,大则觇国思启,更为重大之司矣。”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一》:“觇国非难。入其境,搜其市,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形图,非文明国。”
觇视
[chān shì]
亦作“觇眎”。窥视,探看。
《后汉书·刘陶传》:“四方私言,云 角 等窃入京师,觇视朝政。”
《南齐书·王思远传》:“衣服牀筵,穷治素净,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宋·程大昌《演繁露·廉察》:“因阅《汉·高帝纪》诏:‘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颜氏 曰:‘廉字本作覝,其音同。’乃知廉之为察,本覝字也,有觇眎之义。”
《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鲍国 遣使往 欒氏 觇视,回报:‘欒 高 二位大夫,皆解衣去冠,蹲踞而赛饮。’”清 许旭《闽中纪略》:“﹝ 耿王﹞屡使人杂在匠役中,密来觇眎。”
觇伺
[chān sì]
窥察侦伺。
窥觇
[kuī chān]
1.暗中察看;探察。
2.觊觎。
觇望
[chān wàng]
窥视,观望。
觇听
[chān tīng]
窥看偷听。
觇知
[chān zhī]
暗中了解。
觇窥
[chān kuī]
暗中察看。
觇报
[chān bào]
察访报告。
《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刘晏﹞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chān rén]
探子。
[chān chá]
暗中侦察。
[chān tiào]
窥看远望。
[zhēn chān]
窥探。
[cān chān]
仔细窥视。
[mì chān]
暗中窥探。
[chān hòu]
窥视;侦察。
[chān luó]
视察巡逻。
[chān xíng]
巡视。
[chān dǔ]
犹觇视。
同音词:觇覩
[chān yú]
犹觊觎。
[chān biāo]
一种测量标志,标架用几米到几十米高的木料或金属等制成,架设在观测点上,作为观测、瞄准的目标。
测量觇标
[cè liáng chān biāo]
一种测量标志。建造在三角点或导线点上的标架。用木材、钢材或其他材料建成。高度从几米至几十米。高觇标由内、外架构成。外架顶端安装有照准圆筒或串形觇板,供观测水平角或竖直角时照准用。内架顶端装有安置仪器的基板(称为“仪器台”)。低觇标仅有外架,仪器安置在三脚架上。
康熙字典
《集韵》《韵会》痴廉切《正韵》蚩占切,𠀤谄平声。《说文》窥也。《左传·成十七年》公使人觇之信。《礼·檀弓》善哉觇国乎。
又或作占。《礼·学记》呻其占毕。《注》占,视也。𥳑谓之毕。
又或作䀡。《类篇》闚也。《扬子·方言》凡相窃视,南楚或谓之䀡。
又《广韵》《集韵》《韵会》𠀤敕豔切,谄去声。义同。
又《集韵》丑琰切,音谄。视也。
又《类篇》都含切,音耽。缓颊也。一曰举首。
又《字汇补》公低切,音稽。《唐蘇遡·朝觐坛颂》觇虞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