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1 20:33
明、清时期,角尾乡境域属仁政乡。
民国元年(1912年),沿清制。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立角尾乡,属徐闻县第五区(也称西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第三区;同年裁区并乡后仍设角尾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与西连乡合并,称西角乡。
1949年末,属迈西乡。
1950年5月起,属徐以第三区,称为第七行政村。
1953年,改为角尾乡。
1957年,撤区并乡仍设角尾乡。
1958年3月,并入迈陈乡。
1958年10月,属迈陈公社(也称跃进公社)。
1961年4月,从迈陈公社析出成立角尾公社。
1965年,并入迈陈公社。
1979年,恢复角尾公社。
1983年,改为角尾区。
1987年,又复称角尾乡。
截至2011年末,角尾乡辖角尾、包西、谭鳌、北注、仕寮、沙土、符宅、上寮、许家寮、下寮仔、放坡11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角尾乡辖12个行政村:角尾村、放坡村、下寮仔村、许家寮村、上寮村、符宅村、沙土村、仕寮村、北注村、苞西村、潭鳌村、新村仔村;乡人民政府驻角尾圩。
角尾乡地处徐闻县境西南部,东、南临琼州海峡,东北连西连镇,西濒北部湾,北连迈陈镇,行政区域面积50.2平方千米。
角尾乡滨海地区,三面临海,地势低平,北部稍高,南部较低。
角尾乡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夏秋炎热,冬春多干旱;年均气温24.1℃,极端高温38.5℃,极端低温3.4℃。年均雨量911毫米,雨量70%,集中于秋季,年均日照2104.8小时,夏季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南风,冬季为北风。
角尾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台风等。
2011年,角尾乡有耕地面积1000公顷。
截至2011年,角尾乡辖区总人口32175人,总人口以汉族为主。
截至2019年末,角尾乡户籍人口为34416人。
2011年,角尾乡财政总收入361.49万元(包括县补助、核增补助),比上年增长9%;农民人均收入3710元。
2019年,角尾乡有工业企业4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2011年,角尾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传统农业以香蕉、木瓜、红葱、青椒、茄子、玉米、花生、韭菜等为主要经济作物,农业常年种植面积733公顷,秋冬季种植面积达920公顷,农业总产值19934万元,比上年增长7.5%,海洋捕捞量达870吨,比上年增长1%;海水养殖面积达679公顷,主要养殖对虾、石斑鱼、金枪鱼、单性罗非鱼、墨西哥红贝等,养殖业收入达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
2011年,角尾乡工业有珍珠核加工业、珍珠贝壳加工业、虾苗场、手套加工厂、盐场、电子半成品加工、对虾保鲜包装加工等多家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乡镇企业总产值2580万元,年创收905万元。角尾产盐量占徐闻县食盐的大部分,有盐乡之称。
2011年末,角尾乡有存款余额达11352万元,比上年增长700万元。
2011年末,角尾乡邮政业务收入达4万多元。
2011年末,角尾乡有1所中学,6所完全小学,7所幼儿园,在读人数2956人,专任教师340人。
2011年末,角尾乡有文化娱乐场所5个,其中影剧院1个,剧场1个,录像放映室2个,文化室1个。
2011年末,角尾乡有比较普及,篮球场8个,体育运动场所9个,各村民委员会都组织了自己的篮球队。历年春节都举行篮球比赛,全乡人民都踊跃参加,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2011年末,角尾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站11个。专业卫生人员50名,其中执业医师24人,注册护士13人,其他人员13人。
2011年,角尾乡核定低保对象231户,五保户191人。敬老院13家,发放低保救助金110多万元,五保供养费31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对象58人,抚恤费支出28.74万元,群众参与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参保率达100%,保证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2011年末,角尾乡有邮政网点1个,征订报纸5000多份、期刊400多份,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和宽带网络用户约1000多户,移动电话3500部。
2011年末,角尾乡徐包公路经迈陈圩,直穿角尾乡中间地带,终达徐闻盐场,是角尾乡通往县城的主要大道。南岭、包西、放坡、白宫、包萝等港湾可停泊300吨船舶,从这里始发的船只可直通广州、湛江、海南、广西和越南。集资550万元建成11条25千米长的水泥硬底化道路,全面实现乡镇通村民委员会道路硬底化。
角尾乡形似一支角伸向大海,故称为角尾。
渡海作战指挥部遗址和纪念墙等古迹。
角尾乡有灯楼角、国家级珊瑚礁,有形似塔楼的航标灯塔,珊瑚礁群总面积143.78平方千米,绵延27千米,宽1500~6000米,被评估为中国大陆较大的珊瑚生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