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学派

更新时间:2024-01-26 10:02

计划学派是强调战略制定是规范过程的管理派别。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大公司经营管理和政府宏观管理等实践对制定战略规划的需要,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继承战略管理设计学派的传统,侧重于阐述战略制定的方法。曾对战略管理实践产生重大影响,但因自身发展停滞,影响力在20世纪80年代被战略管理定位学派取代。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美国安索夫及其《公司战略》(1965年)、申德尔和霍弗及其《战略管理》(1979年)。主要观点为:战略是在专门的计划人员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战略计划模式(即规范)进行设计的过程,是有控制、有目的的;战略计划必须明确具体地规定目标、预算、实施项目和各种作业计划。采用的基本战略计划模式是:以SWOT分析模型为主线,把整个战略计划过程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阶段,对每个阶段做什么和使用的分析工具都作详细说明。

计划学派简介

计划学派的兴起比设计学派稍晚,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尽管计划学派对外发表的文章数以万计,但由于在理论创新上没有重大突破,只是重复设计学派的基本模式的一些观点,因而其影响力逐渐衰退。

同设计学派相似,计划学派也把市场环境、定位和内部资源能力视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但它认为企业战略的制定过程应该是一个正规化、条理化的计划过程,不应该只停留在经验和概念的水平上。比如,企业应采用什么方法去评价自己和外部环境,以保证对SWOT的分析是客观的;哪些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对企业最具有战略意义等等。基于这样的理念,计划学派引进了许多数学、决策科学的方法,提出了许多复杂的战略计划模型。

相关书籍

计划学派最早的代表著作当属安索夫1965年出版的《企业战略》。安索夫提出,战略应当包括四个构成要素:

(1)产品与市场范围,即确定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产品与市场的地位。

(2)增长向量,企业经营的方向和趋势。

(3)协同效果,即“大于由公司各部分资源独立创造的总和的联合资源回报效果”。在各业务间存在资源、技术、管理和价值链活动的各环节间的匹配关系时,可以实现各因素的联合、共享和节约,产生2+2 > 4的效果。

(4)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和市场所具备的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能够为企业奠定牢固竞争地位的特殊因素。这不仅发展了战略理论,而且对当时西方企业的管理活动以至现在的企业管理都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从战略要素的内容可以看出,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都将市场环境、定位和内部资源能力视为战略的出发点,并且这两个学派对于战略形成的看法也是很相似的。

理论观点

不同于设计学派的是,计划学派认为:

(1)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受到控制的、有意识的、详细具体地正规化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解成几个主要的步骤,每个步骤要考虑大量的因素和各种技巧。

(2)原则上是由主要领导人承担整个过程的责任。在实践中,则由计划人员承担实施的责任。

(3)需要详尽清楚地阐明这一过程形成的战略,以便具体地落实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运作计划,并加以实施。

理论影响

在此观念指导下,计划学派在最大程度上追求战略决策过程的正规化,条理化。相对于设计学派那种松散的战略形成框架,计划学派则列出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步骤和必须考虑的因素。安索夫最早描绘的战略计划模型使用了 57个小方块和大量的箭头及图解详细地描述了战略决策的过程,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在以后的十年中,计划学派的理论得到广泛的推广。在斯坦纳(Steiner)、艾考夫(Ackoff)等人的推动下,该理论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如经验曲线、增长一份额矩阵、市场份额与获利能力的联系(PIMS)等概念和研究方法,大大丰富了战略管理理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