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5 13:25
于1964年9月-1965年10月到北京大学化学系进修,1981年2月-1983年3月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作访问学者。1978年后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福建省化学会理事长。现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理事兼分析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理事、全国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指导组成员、《分析化学》编委、山西大学化学系及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分析化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从事分子荧光光谱学和荧光分析新技术、免疫分析、核酸荧光探针和室温敏化磷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与陈国珍教授等人合编《荧光分析法》和《荧光分析进展》等论著4本,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先后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和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课题。曾获国家教委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国家教委(或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三次,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和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各一次。
1、研究和建立了某些同步荧光、导致荧光和荧光总发光光谱测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偏振光谱探索某些环境介质的性质、蛋白质和DNA的构象。2、研究并开拓了某些非荧光物质的光化学荧光衍生化反应,建立某些光化学荧光分析新方法。3、开拓了光化学荧光探针、酞菁与花菁类红区/近红外荧光探针、SiO2-有机染料纳米微球荧光探针、基于钯-偶氮类配合物和罗丹明内酰胺衍生物的光学分子探针,并相应地建立了多种测定生物物质和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新方法和新技术。4、建立了某些热敏/PH敏感高分子相分离荧光免疫分析新技术。5、制备了含磁铁矿的SiO2纳米微球,以及氧化铝模板上制备的溶胶-凝胶纳米管阵列,并应用于生物物质的分离和分析。6、开拓了氯化血红素、某些酞菁化合物和硫-铁团簇化合物作为过氧化物酶的模拟酶用于酶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