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字学

更新时间:2023-01-07 23:50

《论文字学》是法国思想家雅克·德里达创作的一部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67年。

内容简介

全书共两部分。

第一部分“字母产生之前的文字”,共三章,分别为:书本的终结和文字的开端;语言与文字学;论作为实证科学的文字学。认为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是言语中心主义,主张言语与存在,存在的意义、意义的理想性绝对贴近,而阅读与写作、符号的创造、解释及文本处于次要的地位。认为语言与文字的起源难以分开,语言科学必须恢复语言与文字的统一性,创立文字科学或文字哲学是一项必要而艰巨的任务。

第二部分“自然、文化、文字”,共四章,分别为:文字的暴力;列维-斯特劳斯到卢梭;“这种危险的替补补....”,《语言起源论》的起源与结构;从替补到起源:文字理论。通过对列维-斯特劳斯和卢梭的一些著作的解读,展示了解构主义的阅读策略,解释了文字的替补特征以及它对人类社会组织、情感世界、文化生活乃至生存方式的深刻影响。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966年,德里达与巴特、拉康等人参加了美国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举办的主题为“关于人类诸科学的评论语言”的学术讨论会,会上,德里达以《结构、符号与人文科学话语中的嬉戏》开门见山地对结构主义提出挑战。他和巴特、拉康一起开启了解构主义的哲学思潮。而1967年发表的《论文字学》、《言语与现象》和《书写与差异》三本著作,就是德里达系统性阐述其解构主义的学术著作。

作品思想

在《论文字学》中,德里达的“文字学”是一门关于“字符”的学问,只是针对文字的记录符号所做的研究,重点关注文字的符号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其目的是希冀通过作为符号的语言与作为人类思想的内容之间的区别,来解构语言与思想之间看似牢不可破的天然同盟关系。它不考录具体的语言或文字系统,“说白了它就是已种“白纸黑字学”,因此德里达的文字学是在解构主义语境中诞生的。他以文字为出发点,触摸的是整个人类语言与心灵表达之间的关联,在论及这其间的种种关系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他对口语传统和书面传统的独特思考。

在《论文字学》中他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作为解构的靶子,批判了在场的形而上学理论、传统的二元对立理论、能指的优先性理论,并把这些批判统合在批判语音中心主义的理论中。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走的是海德格尔式的哲学终结之路,他的基本学说贯穿着海德格尔的精神。德里达对西方哲学批判和超越从语言问题人手,因为西方哲学的特质植根在西方语言之中。“逻各斯中心主义”“在场的形而上学”“分延”是德里达哲学的中心概念。德里达对哲学的解构不是建立在语言的层面,也没有建立在话语的层面,他从文本下手,通过文本来解构西方哲学的弊端。

作品影响

《论文字学》以文字解构语言,完全颠倒了传统的语言与文字的关系,通过这种解构,颠覆了统治西方哲学几千年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思想,全方位地拆解了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彻底摧毁了传统的哲学体系,在西方哲学上具有革命性的作用。

作者简介

雅克·德里达(J.Jacques Derrida,1930~2004年)是20世纪下半期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法国哲学家、结构主义的代表。生于阿尔及利亚。19岁时回法国就学,1956~195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60年代成为《泰凯尔》杂志的核心人物。60年代末与该杂志分裂。后一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访问教授。主要代表作有《论文字学》(1967年)、《声音与现象》(1967年)、《书写与差异》(1967年)、《散播》(1972年)、《哲学的边缘》、《立场》(1972年)、《人的目的》(1980年)、《马克思的幽灵》、《文学行动》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