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21:42
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实性》(1969年)是对英国当代哲学家摩尔(G.E.Moore,1873~1958)在其有名的论文《外在世界的证明》(1939年)中驳斥怀疑论所用方法的批判。摩尔在这篇文章中为了反对怀疑论而提出自己关于外界事物存在的“证明”。
他通过举起自己的双手说“这里有一只手”和“这里还有另一只手”,从而得出心灵之外有事物存在的结论:摩尔知道某些哲学家不会对这种证明方法感到满意。他们要求对“这里有一只手”和“这里还有另一只手”这些前提给出逻辑上的证明。摩尔承认自己不能给出这种证明,但仍坚持说他确实能够知道这些命题为真。他认为有些真理是人们确实知道但却不能证明的。他也曾在较早的一篇论文《维护常识》(1925年)中列举一些命题,说他确实“知道它们为真”,比如说“我有身体”,“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别人”以及“地球在我出生之前很久就已存在”等等。
《论确实性》是维特根斯坦在其一生最后18个月中对知识和确实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结果,实际上是他这一时期哲学思考过程的记录,读起来就像是作者的思想独白。每则笔记只是按日期把当时的思想记下来,前后顺序并没有照主题重新加以整理和安排。因此同一个讨论题目往往多次重复,前后论点有时也不免有相互矛盾之处。读者为了弄清作者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常常不得不在几百则笔记中前后翻阅,反复查看,所以阅读本书要有极大的耐心。但是这种努力是值得的。人们在阅读中不时会发现个别语句闪耀出思想形成时进发出的光亮夺目的火花,而层出不穷的新颖思想更是不断扩大和改变读者的视野,仿佛让他们也随着作者在新的思想天地中漫游。
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实性》一书中深入探讨了知识与确定性的关系,认为这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因为在他看来,知识总不可避免地伴有错误和怀疑,而命题的“确实性”是不容怀疑的,是人们一切判断与行动的基础。
此书也是维特根斯坦对摩尔反驳怀疑主义观点的质疑。摩尔坚持事物的可知性,为了反驳怀疑论,他列举了一些常识性的命题,如“我有两只手”,“地球在我出生之前很久就已存在”等等,指出由于证明了手这些客体的存在,自然也就证明了外部世界的存在。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实性》中,针对摩尔反驳怀疑论的这些观点,指出虽然这些命题的结论并无疑义,确实性无可怀疑,但是由于知识总是伴有怀疑的可能性,因此这些命题并非知识的典型范例。维特根斯坦认为,摩尔的反驳完全不得要领,在于他误解了“知道”和“怀疑”的正确用法,错将“知道”当作一种绝对的确实性,也未能看清怀疑主义者所说的“怀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如果你想怀疑一切,你就什么也不能怀疑。怀疑这种游戏本身就预先假定了确实性”。与摩尔不同,维特根斯坦并没有证明怀疑主义是错误的,他更侧重从语言和意义角度来反驳怀疑论,试图阐明怀疑主义的怀疑是没有意义的,也不存在彻底的怀疑。虽然他反对怀疑主义,但并不意味着他支持绝对的确实性。他认为确实性就像是一种语气,虽然人们用它来肯定事实情况,但并不是从中推导出这样说是有道理的,而“完全的确实性只是人们的态度问题”。因此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命题的“确实性”只是参照它们在系统中的地位,是相对一种语言游戏、一种体系而言,不是绝对的,并不具有完全的确实性。
正是在批判摩尔反驳怀疑主义观点的过程中,维特根斯坦提出了“世界图景”这一重要概念。
稳定的世界图景为众多语言游戏的参与者提供了广阔、切实的游戏空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确实性。虽然它也具有流动性,可能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需要经历岁月的变迁才能观察到。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河床”之喻体现了作为一切怀疑的基础——“世界图景”本身是无可怀疑的,是最确实的确实性,它的基础性是毋庸质疑的。可以说,“世界图景”是人们无条件依靠的确实证据,人们以其为基础,不带任何怀疑地、有把握地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