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苏归来

更新时间:2023-01-05 17:29

《访苏归来》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在访问苏联归来之后写下的随笔集,首次出版于1936年。

内容简介

全书以一个希腊神话开始,而后依次是前言、正文六章、附录五篇。希腊神话讲的是小王子被女神置于炽热的炭火上来锻炼,但终因王后闯入,移走炭火,“毁弃了修炼中的超人品性,结果为救孩子而丧失了一个神。”显然,这里纪德意欲把他的《访苏归来》喻为置于苏联下面的那盆“炽热的炭火”,渴望苏联“经受炭火灼烧,在这种考验中强壮起来。前言中,纪德一再表达他写作此书的目的是为了苏联,他说到:“真话,讲出来再怎么令人痛心、刺伤也只能是为了治病。”正文六章各有侧重地反映了当时苏联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所存在的问题:经济生活方面,工厂生产效率低下,工人劳动情绪低落,产品质量低劣,人民生活物质贫乏,日用品供应奇缺,商店还没有开门时,已经有二三百人在排队等待。政治生活方面,统治者排除异己,拒绝批评,“所有事务,不管什么问题,只能有一种观点;工资不均、部分人享有特权等等,造成了新的两极分化;全国有严重的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发个电报,都必须在“斯大林”的名宇前面加上隆重的敬语……文化生活方面,此亦纪德在苏联最关注的方面,莫斯科的建筑粗俗得压抑和削弱人的精神,人们对于旧有的传统文化不分青红皂白地全盘否定,“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人的个性遭到严重泯灭,不只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完全非个人化,更痛心的是在思想方面也都非个人化了,“每天上班真理导员都教导他们应该了解什么,想什么,相信什么,绝不能出格”;文艺创作者不再有自己的思想、语言和风格,整个文化完全朝着同一方向,完全没有批评精神,要有批评的话,那就是讨论某个作品、某个行动或某个理论是否符合路线,而不是路线本身是否合理,一部作品无论如何关,若不是在路线之内,就要受排斥。“附录”包括《反宗教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集体农庄》、《博洛霍沃》、《弃儿》五篇较短的叙事文章,分别记述了相关的人或事情。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936年6—8月,纪德受苏联作家协会之邀和他的五个旅伴一起,对苏联进行了10周的访问。纪德访苏时,正值高尔基逝世不久,他应邀参加在红场举行的隆重葬礼,并以贵宾身份在葬礼仪式上发表了演说。在葬仪上他与斯大林有一次近距离接触,但两人没有交谈。随后他访问了黑海之滨的名城索契,在这里会见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接着他访问了斯大林的故乡哥里。访问了一些地方的商场、工厂、学校和集体农庄。亲睹苏联底层社会的生活,并与工人、农民和大学生进行交谈。纪德一行所到之处,无不受到鲜花和掌声的热情接待。在各种场合的欢迎会上,人们沉醉在一片友爱的海洋中。但纪德透过所有这些场面,观察到苏联社会现状中还存在着不少阴暗的角落和事物,他回国不久,就将这些观感写成《访苏归来》公开发表。

纪德的访苏之行同样受到隆重的接待和热情的欢迎。当年的苏联物质生活资料匮乏,平民只能凭证购买食品和衣物,而官方接待纪德一行贵客却每餐有美酒佳肴,住高级酒店,到处受到特殊照顾,旅程中乘坐与普通车厢隔离的豪华包厢,不能与其他车厢来往,只能在停车时到站台上与其他旅客短暂接触。纪德很不习惯这种特殊安排,对此深感不安,他觉得到苏联访问,不是为了品尝美食,不是为了欣赏自然风光,而是要考察社会,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情绪。

作品思想

在《访苏归来》中,纪德写下几方面的实地观察:

一个没有个性发展的均质化社会。在旅程中,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身穿节日服装、充满真诚友好的欢迎人群及游园活动,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街头,人们的衣着打扮异乎寻常的清一色。商场面积很大,但长时间物资匮乏。商店门前常常排起长队,普通百姓都很有耐心地等待着,只要买到所需的东西,尽管量少质差,也都心满意足,高高兴兴。显得很快活,很幸福。在纪德看来,苏联人的幸福“是由希望、信赖和无知构成的”。

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形成。纪德入住著名的旅游地苏呼米海滨附近的一家高级饭店十分奢华和舒适,比得上欧洲最好的宾馆。但专供享有特权的高官和纪德那样的贵宾才能入住。在毗邻农场的小溪边,是一排简陋的小屋,不足5平方米住着10个农场人,每人每月工资7卢布,他们只能住在月租2卢布的小屋里。纪德看到,工资差别正在扩大,有些人“高人一等”,他们轻蔑、冷漠地对待重体力劳动者和打短工的“穷人”。这一年,苏联通过了一部新宪法,斯大林宣称苏联已消灭了剥削阶级,社会上只有平等的劳动者。可是,纪德稍微迈出宾馆一步,就看到有很多穷人,他感慨地说:“前来访问之前,我多么希望再也见不到穷人。或者说,正是为了再也见不到穷人,我才来到苏联访问。”由此,他认为,这里“正在形成一种贵族,即使还未成为阶级,但正成为社会阶层。”

个人崇拜弥漫全社会。纪德写道:“斯大林的肖像到处可见,斯大林的名字挂在所有人的嘴边,对他的颂扬,也无一遗漏地纳入所有讲话中。尤其在格鲁吉亚,只要走进一户人家。不管房屋多么简陋。多么肮脏,都能见到挂在墙上的斯大林像,也许原先那正是放圣像的地方。是崇拜、爱戴还是惧怕,我不清楚,反正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大大小小的宴会上,都不止一次地起立:为斯大林干杯。途经斯大林诞生地哥里,出于礼貌,纪德到邮局向斯大林拍发一份致谢电,工作人员告诉他,称谓不能只写“您”,一定要加上“您,劳动者的首领”,或者“人民的导师”,才能发出这份电报。

对外部世界的封闭和无知。有一次,当纪德询问一位大学生的外语成绩如何时,他竟然听到了这样的回答:“几年前,我们还能向德国和美国学点什么,而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向外国人学习的了。因此,讲他们的语言还有什么必要呢?”对此,纪德在自己的笔记中作了如是评价:“苏联公民对国外一无所知。更有甚者,他们还都确信,外国各个领域都远远不如苏联。这种幻象始终巧妙地维系着,这的确很重要,每个人即使不太满意,也还是庆幸受这种制度的保护,会免遭更大的苦难。”正是基于这种见闻,纪德认为,由于阻止了和外界的联系,苏联人的幸福是建立在自大和无知之上的。

令人窒息的政治压制。访苏期间,苏联国内正在开展大清洗运动,人们对“托洛茨基主义”十分惧怕,“谁公开表示不满,谁就要被看成‘托洛茨基分子’。”在该书补正篇中,纪德更深刻地描述了一个细节:告密者受宠。弄得人人自危,他写道:“在法国,要诋毁某个人的名誉。就得找此人的政敌去干这种卑劣的勾当;而在苏联,则要去找此人最亲密的朋友。……想要毁掉一个人,让朋友背离他也同样重要,让朋友提供证据。如果拒绝卖友,不肯干这种卑鄙的勾当,想救朋友,那他就要成为他朋友的陪葬品。”纪德认为,大规模消灭反对派的政治气氛,就会走向恐怖主义,这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一个人的专政”。

作品争议

由于该书揭露了苏联政治和社会的许多负面现象,引起苏联官方猛烈抨击,包括罗曼·罗兰在内的一些亲苏左翼作家也纷纷加入批评者的行列,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由一个“亲苏”的进步作家著书揭露苏联的阴暗面,立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苏联长期受西方国家的敌视,又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国家,对外界的公开批评特别敏感。斯大林和执政的苏共有一个恶习,讳疾忌医,害怕批评,听不得半点批评意见。因此,当看到纪德《访苏归来》后,苏联官方首先发动了一场对作者的猛烈抨击。

1936年12月3日的苏联《真理报》社论,它指名道姓地批判纪德,说纪德在书中“微笑和眼泪混合着对苏联及其民众龌龊的中伤”,“有许多可惊的无廉耻的矛盾之处,他的头发既不是金色的,也不是棕色的,他是衰老的法国作家和热昏了的白俄的那种混血儿”。文中还责骂纪德是一个“自负心极强的个人主义者”。称其有一副“爱好口角的气量狭窄的法国食利者面孔”。

苏联官方带头发动了对纪德的攻击,一些亲苏左翼作家也跟着对纪德进行批评,引发了这一场风波。德国作家利翁说纪德不是一个“公正的观察者”,而是一个“讨厌的猎奇者”,正当法西斯蒂“在威胁着法困和全世界社会主义的时候来攻击苏联,这本书就成了敌人的帮手。”日本学者山村房次著文称:“纪德在事实上放弃了为劳动者的真理的战斗,而为托洛茨基派的反革命中伤而战斗了。纪德要好好想一想:有谁写过这样丑史似的书?法西斯蒂骗子们,不正像扑着烂肉的鸢鸟一样吞食着这本书吗?”罗曼·罗兰也在法国《人道报》上发表《对纪德的忠告》一文,他认为这是一本“恶劣的、平庸的、浅薄的、自相矛盾的书”,该书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苏联的敌人趁这机会把纪德的名字利用一下”。他说有人曾经警戒和劝告纪德慎重考虑出版该书,但他“置之不理”,急于把书大量印行,廉价发售。面对苏联官方的讨伐以及一些原先朋友的批评.纪德并未低头。次年,《访苏归来》再版,纪德补上一篇“补正”。在这里,纪德对各方的批评和谩骂做出回应,他表示对苏联已经失望,并进一步揭露了苏联社会的阴暗现象。

作品影响

《访苏归来》出版后,当年销售十万余册,并且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其他国家出版。

作者简介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法国20世纪重要作家。他著作甚丰,体裁多样,小说主要有《背德者》、《窄门》、《浪子归来》;散文主要有《人间食粮》、《新食粮》;回忆录主要有《如果种子不死》;游记主要有《苏联归本》、《漫游土耳其》;戏剧主要有《萨乌尔》、《康多尔王》、《俄狄浦斯》等,此外还有大量文论和日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