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发冢

更新时间:2024-03-20 15:01

诗礼发冢(拼音:shī lǐ fà zhǒ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庄子及其后学《庄子·外物》。

成语出处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 ”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 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战国·庄子及其后学《庄子·外物》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一个道貌岸然的大儒带着小儒去盗墓。

小儒掘开坟墓,紧张地忙碌着,大儒站在旁边望风,以高高在上的口气对小儒说:“东方已经发白,天快亮了。你手中的活计干得怎么样了呢?”小儒回答道:“我还没有解开死人的裙子短衣呢。瞧,他的耆里含着珠玉!”

大儒说:“《诗经》中本来就说么:‘麦苗儿青青啊,生长在山坡上。你这个贵人,活着时那么吝啬,不肯救济穷人,死后含着珍贵的珠玉干什么!’喂,师弟,赶快抓住他的鬓发,按住他的胡须,用锤子敲打他的下巴颜,慢慢地撬开他的两颊,千万不要碰坏他口中的珠玉!”

成语寓意

“儒以《诗》、《礼》发冢”的事情,也就是打着某种正大堂皇的旗号,干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勾当,其实远远不是儒家所独有的,古今中外,诗礼发冢的事情都不少见。和尚以化缘谋取钱财,道士以画符捉鬼骗取钱财。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文艺作品,是揭露教会腐败、教士虚伪的。

诗礼发冢通过对嘴上说着文雅优美的言辞,手上干着卑鄙罪恶活动的儒土的深刻揭露,辛辣地讽刺了假借仁义道德的美名和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向人民进行残酷压榨的反动统治阶级。《诗》《礼》、佛经、道经,还有民主、自由等等以及其他更响亮的名称,这些都是哲理所在,用在好的地方,自然得其所哉,但是,用来干“发冢”的勾当,尽管很可能非常好使,但是毕竟侮辱了它们。成语告诉人们,看事情,要看事情本身,不能只看做这些事情的人所打的旗号。

成语运用

“诗礼发冢”(诗:指《诗经》。礼:指《周礼》、《仪礼》、《礼记》代称儒家所尊奉的经书。)原指口诵《诗》、《礼》的儒者,去盗人家的坟基,借以揭露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的虚伪性。后讽刺某些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致的伪君子作风。形容种饱学诗书、满口仁义道德之人无恶不作的卑劣行径。联合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唐·李白《古风》之三十:“大儒挥金槌,琢之诗礼间。”

宋·陈师道《次韵夏日》:“江上双峰一草堂,门闲心静自清凉。诗书发冢功名薄,麋鹿同群岁月长。”

宋·赵汝腾《赠隆中黄进士》“诗书发冢笑何益,富贵乞墦嗟可怜。若语人时劝忠孝,福田不似种心田。”

逸闻趣事

从前,有个秀才给学官送去一只鹅,学官说:“我要是收下你的鹅,没有食物喂它,岂不饿死?我要是不收下,又对你有失礼节。这叫我怎么办好?”秀才说:“请师傅收下来吧!古人说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学官内心里想收下秀才送的鹅,口头上还要寻托词,找借口,装出左右为难的样子,虚伪之极。秀才看透了学官的心理,就直截了当地劝他收下,并为他讲了收的理由。“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本是道学家语,意为妇女宁可饿死;也不能失去贞节。秀才利用同音巧合,把它用在这里,令人听后不禁失笑。在这里,“饿”与“鹅”谐音。“节”是“礼节”的意思,和贞节之“节”意义不同。秀才借用这两句不伦不类的话,委婉地讽剩了学官的虚伪,该谐而幽默,表现了秀才的智慧,因此,这个笑话,与诗礼发冢有异曲同工之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