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兔罝

更新时间:2023-09-08 21:39

《周南·兔罝》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通过打猎一事,赞美当时诸侯领主手下武士的威武形象和勇武气概,以及他们遇事时的勇敢和对公侯的忠诚。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复沓叠唱,音韵铿锵,格调雄壮而奔放,叠音词的使用,令诗篇更有气势。

作品原文

周南·兔罝⑴

肃肃兔罝⑵,椓之丁丁⑶。赳赳武夫⑷,公侯干城⑸。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⑹。赳赳武夫,公侯好仇⑺。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⑻。赳赳武夫,公侯腹心⑼。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周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兔罝(jū):捕兽的网。兔,野兔。一说同“䖘”,即虎。

⑵肃(suō)肃:网绳整饬严密的样子。

⑶椓(zhuó):打击。丁丁(zhēnɡ zhēnɡ):击打声。布网捕兽,必先在地上打桩。

⑷赳赳:威武雄健的样子。

⑸公侯:周封列国爵位(公、侯、伯、子、男)之尊者,泛指统制者。干城:比喻捍卫者。干,盾牌;一说通“捍”,捍卫。城,城池。

⑹施:设置,施放。中逵(kuí):即逵中,四通八达的路叉口。逵,九达之道曰“逵”。

⑺好仇(qiú):好帮手,好伴侣。仇,通“逑”,匹偶。

⑻林: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

⑼腹心:比喻最可信赖而不可缺少之人,即心腹、亲信。

白话译文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打桩声声碎。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护卫。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叉路口。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帮手!

兔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林深处。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心腹!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主旨,《毛诗序》曰:“《兔罝》,后妃之化也。”而现代学者多认为此诗是通过狩猎场面以赞美来自诸侯的为王朝效力的武士。当时周王朝有征调诸侯军队为王朝征战的惯例,越到晚期王朝对来自诸侯的军队就越为倚重。而且,征调诸侯将士,王只能对诸侯下令;奖赏这些将士,王也只能奖赏诸侯,然后由诸侯奖励将士。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武夫的诗。诗篇一开始就表现出那些猎户的经验与才干。牵设得严严实实的猎网,再加上打桩的丁当有力的声音,又使人感到这些汉子的孔武有力和身手的矫健。“肃肃兔罝,椓之丁丁”之妙,也就不在单纯的起兴上,而在于它的且兴且赋,《诗经》中此法并不罕见。从前二句到后二句“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有一个跳跃。由猎手,而“武夫”,而“干城”,是诗人的联想在发挥妙用。打猎和战斗本来就关系密切,古代诗歌中经常有由此及彼的联想和借代,因而好猎手与好武士有着必然的联系。“兔罝”的起兴,似乎又具一层比义,那些猎手逮兔的功夫,恰好是“赳赳武夫”擒敌本领的象喻。似乎任何顽敌在他们面前,都不过是束手就擒的猎物。如果按照别一解释,“兔”即於菟(老虎)的话,那么这些武夫主是勇猛过人的“搏虎手”了。因此,有人从“肃肃”二字看出“军容严肃之貌”,这种感受也就不能说全无道理。

第二、三章是首章的叠咏和深化。诗中猎手从开始打桩设网,渐次施网于路口,进而施网于林中,这是兴语的深入。而“赳赳武夫”也由王侯之干城卫土,进而为“王侯好仇”,乃至“王侯腹心”,这是诗中人地位的升腾。“好仇”在《周南·关雎》中作配偶讲,用在这里,显然不是一般卫士了,而是贴身的近卫,形同股肱。“腹心”即心腹,简直与王侯结为一体,成了不可或失的亲信了。杜甫诗道:“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后出塞五首》)此诗三章中武夫地位的变迁,就大有建功立业、不守旧丘之意。用今人的话说,便是不吃老本,要立新功。这似乎也是古代习武之士的最大理想和精神支柱。

诗写得很自豪。在三章相叠的咏唱之中,这种自豪也因“干城”、“好仇”以至“腹心”的层层推进,而增添了一种神采飞扬的夸耀意味。这对那些“公侯”来说,有这么一些孔武有力之士为其卖命,当然是值得自矜的。但在另外一个方面,对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时代来说,甘将一身武艺,售予公侯之家,而以充当他们的“腹心”为荣,就很难说是一件幸事了。《诗经·国风》中另一些为离乡背井、久役不归或丧身异域,而咽泣、哀号和歌哭的诗作,也许更能透露:在这种夸耀背后,还掩盖着怎样一种广大无际的悲哀。

名家点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化行俗美,贤才众多,虽罝兔之野人,而其才之可用犹如此。故人因其所事以起兴而美之,而文王德化之盛,因可见矣。”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干城,好仇,腹心,人知一节深一节。”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窃意此必羽林卫士,扈跸游猎,英姿伟抱,奇杰魁梧,遥而望之,无非公侯妙选。识者于此有以知西伯异世之必昌,如后世刘基赴临淮,见人人皆英雄,屠贩者气宇亦异,知为天子所在,而叹其从龙者之众也。诗人咏之,亦以为王气钟灵特盛于此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