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7 19:26
《话题2011》是2005年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早。
对过去一年中发生的那些公众事件,以及围绕它们的喧嚣,我们不判断是非,亦不提供所谓的真相。但会把这些事件嵌入历史的谱系,并在其中思考、批判,和预测。
在我个人观察史的页面上,2011会是浓重的一笔。在这一年,通往过去与未来的路途,都在重重迷雾后显出了些微的端倪,似乎头一次可以相对清晰地画出一幅游览指南:我在这里。
我们一直在说要“读懂中国”,但如何能真的读懂中国,也许必须借助这样的奇观:历史与现实的图景,穿越过重重时间的尘埃叠合在一起,一些细节被遮住,此差异被忽略。我们还需要后退几步,才能看出一帧模糊而确定的图像,那就是我们熟悉而陌生的中国。
杨早,1973年生于四川富顺,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中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著有《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等著作。萨支山1966年生于福建福州,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结业。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关注左翼文学及50-70年代文学。主要著作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合著)。
2011,读懂中国
过去:追忆与显形——现在:撕裂的社会——未来:废墟上重生
专题
“谋杀”钱云会——谣言就是“真相” 施爱东
事件回顾——谋杀的白击者——五大疑点——意见领袖的“鸡蛋情绪”——精英的出击与防守——一块神秘的手表——谋杀的成本——谣言是一种“反权力”
讨论:“被谋杀”的钱云会
被仇恨绑架了的“药家鑫案”
“药家鑫案”背后的“舆情”与“民意”——张显与和解之前提——真的大快人心吗?
讨论:复仇和宽恕
辛卯年激辩辛亥——革命、立宪与“宣统控”
什么是主流历史观?——革件/立宪的双线叙事——不战的革命最难得——祛魅、反祛魅与以古喻今
讨论:辛亥革命了吗?
讨论:“我们媒体就是喜欢大合唱”
“重庆模式”:意识形态重建如何可能?
记忆政治:媒体中的“重庆模式”——回应“重庆模式”:思想界的路线分歧——去政治化时代的“唱红”及其危机
“感觉结构”与群众路线的未来
讨论:“重庆模式”:新还是旧?
“红歌”从哪里来——音乐形式背后的历史意识形态
“红歌”曾是“新音乐”——新艺术,新风格——历史的追
忆仪式——新自由主义解构“唱红”——不同力量的博弈
讨论:“红歌”揭示的困境
“重新归来的陌生人”主流文化与“孔夫子”的和解
“孔夫子”的文化“软着陆”“新国博”的重修
“大国崛起”
“复兴之路”妁双重奏
“发现你的心灵”与“孔夫子”的政治和解
结语
讨论:孔夫子是“敲门砖”吗?
……
微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