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4 21:31
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进行的记忆,与机械记忆相对应。机械记忆是以多次重复复习为基本条件,依据事物的外在联系,没有多少知识经验可运用而进行的记忆。
材料的意义性对于学习和记忆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最早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识记6节诗,包含480个音节,比识记12个无意义音节容易得多。其后的研究也表明,即使是无意义音节,由于它和有意义的字接近的程度以及联想值的大小不同,学起来也不同,与字比较接近的以及联想值大的容易学。研究还表明,有意义的语文材料(如诗歌)比无意义音节遗忘的要慢得多。学习有意义的材料,最好先进行理解,特别要对语义特征进行加工,把材料的基本论点、论据、逻辑结构找出来,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把握材料的内在联系,这样才有利于学习和记忆。实验表明,有提纲的材料比无提纲的材料的遗忘要少。
机械记忆在学习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习材料总不免有一些无意义的或意义较少的,或学习者暂时还不能理解其意义的。比如,历史年代、外语单词、科学术语、统计数字等,学习这些材料就要用机械记忆,反复地进行复习。另外,对一些暂时还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材料,先进行机械记忆,以后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再逐步理解也是常有的事。
总起来看,意义记忆的作用大于机械记忆,但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又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在教学上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把两种记忆结合起来运用,特别是有些课文的逐字逐句背诵,也需要进行机械记忆。但切忌不要对任何教材都“死记硬背”,而要加强课文的理解,与意义记忆结合起来。
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这种记忆法又将意义记忆法的内容加深了一个层次。
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所谓理解是指当提到某一知识时,头脑中就能够想到跟它有关的事实,知道它的应用或意义,了解它跟有关知识的联系。
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和记忆前提下的理解相统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记忆,不可能上升到理解;而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更正确、更深刻,没有理解,记忆就像散沙一样,失去应用的价值。
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要领、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人们记忆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涵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学习者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真是费力不讨好。
理解记忆是以理解材料内容为前提的。这种理解不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材料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
我们平常说泰国的首都曼谷,实际上这是一个简称,泰国首都的全称是“共台甫马哈那坤奔地娃劳狄希阿由他亚马哈底陆浦改劝辣塔尼布黎隆乌冬帕拉查尼卫马哈洒坦”,共四十一个字。
要把这四十一个字都背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恐怕比记圆周率小数点之后四十一位还要难得多。
我们不妨来背背这两首诗,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还有一首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绝句《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首诗的总字数比泰国首都全名还要多七个,可是只要读几遍也就会背了。原因就在于这两首诗形象易懂。
既然记忆有这种规律特点,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就要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理解记忆,在记忆的时候展开积极的思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在可以运用理解记忆的时候不去运用,而偏偏要使用机械记忆进行无意义的重复,那可就不止事倍功半,而是相差十倍二十倍了。
我们在记忆材料的时候,只要它是有意义的,就应该向自己提出“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把材料分成大小段落和层次,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记忆。
例如背古文,如果不把古文的意思弄懂,那么就会象背天书一样,非常吃力。如果把古文里的实词、虚词都弄懂了,把全篇的中心意思掌握了,这时再背,就是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背起来就有兴趣得多,也快得多,印象也深得多。
我们说理解记忆效率高、效果好,是不是说只要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呢?这可不一定。对于理解的东西,往往也还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记住。有的人理解了某个学习内容,就以为学习过程已经结束,没有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记住它们,不再通过重复加深印象,那么,是不可能把学习内容完全、准确地记住的。
记忆法_百度百科
机械记忆_百度百科
【论文】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维普网】
记忆和理解_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