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7-21 23:25
请庚,古代婚姻仪式六礼之一,即男家与女家,互相留下对方的生辰八字,请人测算是否相合后留下的凭证。而“请男家与女家,互相留下对方的生辰八字,请人测算是否相合后留下的凭证期”则是请人测算、挑选适宜举行各项结婚仪式的吉日良辰和规矩、禁忌。其内容一般也要写在红纸上,并由男家告知女家,称作“喜课”或“彩课”。这个算得上当时的订婚协议,看得出古人很看重缘分。
传统婚姻仪式历来讲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清代“六礼”衍化为“请庚、探问、报期、行盘、妆奁、迎娶”六道程序。其中,需要落在纸上的,是“请庚”和“报期”(“请期”)。“请庚”即男家与女家互相告知结婚双方的生辰八字,请人测算双方八字是“相合”还是“相克”,如八字相合就算过了婚姻程序的第一关。由测算人写下“相合”男女双方八字的红纸,就是“庚帖”。“庚帖”常被双方作为婚姻的凭据之一。“请期”即请人测算、挑选适宜举行各项结婚仪式的吉日良辰和规矩、禁忌。其内容一般也要写在红纸上,并由男家告知女家,称作“喜课”或“彩课”。
古代婚姻仪式中的“六礼”就是指: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此为六礼 六礼古代的婚姻礼仪。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曾命刘歆制婚仪。汉朝以后至南北朝,皇太子成婚无亲迎礼。而从东汉至东晋更是因社会动荡,顾不得六礼,仅行拜时(拜公婆)之礼,连合卺仪式也不要了。直到隋唐,皇太子才恢复行亲迎礼,帝室成婚也照六礼行事。宋代官宦贵族仍依六礼,民间则嫌六礼繁琐,仅行四礼,省去问名和请期,分别归于纳采和纳征。《朱子家礼》连纳吉也省去,仅取三礼,三礼也成为明代的定制。清代仅重纳采、亲迎二礼,中间加女家铺房一礼。清代《通礼》载,汉官七品以上才实行议婚、纳采、纳币、请期、亲迎五礼。清末后,六礼演变纷繁,也就逐渐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