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7 14:28
《诸神渴了》是一本描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图书,作者是阿纳托尔·法朗士。
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187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金色诗篇》,尔后以写文学批评文章成名;
1881年出版《波纳尔之罪》,在文坛上声名大噪。以后他写了一系列的历史题材小说,如《苔依丝》(1890)、《鹅掌女王烤肉店》(1893)、《企鹅岛》(1908)、《诸神渴了》(1912)等长篇小说。其中《诸神渴了》被称作是“情节很戏剧他的一部杰作”(颁奖辞)。
《诸神渴了》以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书名原是丹东派份子德木南在1794年2月3日《老考德利埃》终刊号的一篇文章中引用墨西哥王蒙德佐玛的话。意即:大量流血在所难。因为蒙德佐玛以活人祭神,摆在牺牲的桌子上终年人血不干。它象征着法国大革命中的流血与牺牲。
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本名蒂波,“法朗士”是他父亲法朗索瓦的缩写,又因他爱祖国法兰西,帮以祖国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其父经营一家书店,少年时的法朗士经常替父亲编写书目、图书简介等,置身于书海之中。
187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金色诗篇》,尔后以写文学批评文章成名;1881年出版《波纳尔之罪》,在文坛上声名大噪。以后他写了一系列的历史题材小说,如《苔依丝》(1890)、《鹅掌女王烤肉店》(1893)、《企鹅岛》(1908)、《诸神渴了》(1912)等长篇小说。其中《诸神渴了》被称作是“情节很戏剧他的一部杰作”(颁奖辞)。此外,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克兰比尔》(1901)、长篇小说《在白石上》(1904)、《天使的反叛》(1914),其间还有长篇四部曲《当代史话》(1896-1901)。由于受法国唯心主义历史学家列南的“人类永远也不能接近真理”的影响,这些作品均流露出历史循环论、社会改造徒劳无益论的悲观情绪,但更多的是充满对社会丑恶的嘲讽和抨击。1896年末,他成为法兰西学院的会员。
1894年德雷福斯事件发生后,法朗士的政治态度开始左倾,与左拉一起参加了为德雷福斯伸张正义的斗争。俄国革命期间,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成为法国社会党成员,赢得左翼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敬仰,1921年参加法国共产党。
法朗士65年创作的杰出成就,使他成为“一位真正的文坛宗师”,他那“博学、富于幻想,清澈迷人的风格,还有他融合讽刺和热情所产生的神奇效果”(颁奖词)以及他创作的众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等,为作家在国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声望。1921年,为了“表彰他辉煌的文学成就,其特点是高贵的风格、深厚的人类屿、优雅和真正高卢人的气质”,法朗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4年法朗士逝世,法国政府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国葬。
《诸神渴了》以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书名原是丹东派份子德木南在1794年2月3日《老考德利埃》终刊号的一篇文章中引用墨西哥王蒙德佐玛的话。意即:大量流血在所难。因为蒙德佐玛以活人祭神,摆在牺牲的桌子上终年人血不干。它象征着法国大革命中的流血与牺牲。
本书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丛书中的一本,描写1793年雅各宾专政的历史事件。主人公加莫林是一个很有才能的画家,他贫穷潦倒,但具有“崇高”的共和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法朗士虽然承认革命的伟大,但是他的小说对革命的解释仍然是《企鹅岛》中历史循环论的观点,作者并没有对这次革命的作用和意义作出正确的分析,而是把革命的结果说成是毫无意义的血腥屠杀。
本书获得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为:高雅的文风、深广的同情心、强大的吸引力,以及一种真正的法国性情,使他获得了辉煌的文学成就。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肖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理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为了使你幸福,我才凶暴;为了你的善良,我才残酷。”(法朗士《诸神渴了》) 从前很讨厌灭绝,打心眼里的讨厌,“灭绝”二字当之无愧,灭绝人性,灭绝情,灭绝爱,灭绝人间一切美好的东西。 后来读过法郎士的《诸神渴了》,恍然大悟,我相信金庸笔下的灭绝或多或少的有《诸神渴了》中主人公甘墨兰的影子。
《诸神渴了》的背景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讲述了一个有卓越才华的年轻画家投身革命的故事。他叫甘墨兰,除了才华,勇气和必胜的信心,他只剩下对祖国无穷无尽的热爱了。在他心目中,所有有损法兰西,有损大革命的都是错误的,不可原谅的。作为罗伯斯比尔的信徒,他清楚的印证罗伯斯比尔关于“革命”的看法,从最初的人人平等废除死刑,到后来的危害国家者一屡死刑。甘墨兰在法院的陪审团中将无数生灵——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对自己有恩的,有仇的,该杀的,不该杀的,统统丢上了断头台。这些人中有自己的妹夫,保举自己得到审判员位置的女贵族,自己的邻居,假象中的情敌,杀到最后,连他的母亲都惊恐的认为他是个疯子。
结局很简单,甘墨兰在群众的斥骂声中,和他的偶像罗伯斯比尔一起都送上了断头台,围观的妇女怒骂着他的嗜血,亲友们嘲讽他的罪有应得,只有少数人知道,法兰西失去了自己最好的公民。 从甘墨兰到灭绝,他们有同样的坚定,如同甘墨兰的献身革命,灭绝在民族大义上同样执着;他们有同样的冷酷,甘墨兰手上占的鲜血一点不比灭绝少,革命的断头台夜以继日的吞噬着生命,其残忍一点不输于武林的血雨腥风;他们有同样的绝情,灭绝打死了自己的徒儿,而甘墨兰斩杀了自己的妹夫。他们有同样的美梦,甘墨兰是革命胜利,灭绝是驱除鞑虏,武林称王。他们同样不计手段,甘墨兰背弃了司法的完整,灭绝也丧失了宗师风范。
当然两个人的结局也同样可悲。 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信仰往往被无限放大或缩小,卑微的丧失方向,只能在历史的大潮中随波逐流;坚强的无所畏惧,敢于推翻所有原有的制度和规范。他们的评价只有两种“伟人”或“疯子”。 历史上两个最著名的为达目的不则手段的思想家是中国的韩非和意大利的马雅凯维利,同样生活在乱世,他们或多或少的认为一个真正的可以信赖的领袖,在某些方面应该凌驾在普通人之上,比如,可以随意操纵别人的生命。我们的主人公也同样有这种思想,在他们心目中,自己的信仰本身就是无与伦比的,任何抗拒者全该去死
本书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丛书中的一本,描写1793年雅各宾专政的历史事件。主人公加莫林是一个很有才能的画家,他贫穷潦倒,但具有“崇高”的共和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法朗士虽然承认革命的伟大,但是他的小说对革命的解释仍然是《企鹅岛》中历史循环论的观点,作者并没有对这次革命的作用和意义作出正确的分析,而是把革命的结果说成是毫无意义的血腥屠杀。
本书获得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为:高雅的文风、深广的同情心、强大的吸引力,以及一种真正的法国性情,使他获得了辉煌的文学成就。
诸神渴了——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好
不错
“为了使你幸福,我才凶暴;为了你的善良,我才残酷。”(法朗士《诸神渴了》) 从前很讨厌灭绝,打心眼里的讨厌,“灭绝”二字当之无愧,灭绝人性,灭绝情,灭绝爱,灭绝人间一切美好的东西。 后来读过法郎士的《诸神渴了》,恍然大悟,我相信金庸笔下的灭绝或多或少的有《诸神渴了》中主人公甘墨兰的影子。 《诸神渴了》的背景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讲述了一个有卓越才华的年轻画家投身革命的故事。他叫甘墨兰,除了才华,勇气和必胜的信心,他只剩下对祖国无穷无尽的热爱了。在他心目中,所有有损法兰西,有损大革命的都是错误的,不可原谅的。作为罗伯斯比尔的信徒,他清楚的印证罗伯斯比尔关于“革命”的看法,从最初的人人平等废除死刑,到后来的危害国家者一屡死刑。甘墨兰在法院的陪审团中将无数生灵——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对自己有恩的,有仇的,该杀的,不该杀的,统统丢上了断头台。这些人中有自己的妹夫,保举自己得到审判员位置的女贵族,自己的邻居,假象中的情敌,杀到最后,连他的母亲都惊恐的认为他是个疯子。 结局很简单,甘墨兰在群众的斥骂声中,和他的偶像罗伯斯比尔一起都送上了断头台,围观的妇女怒骂着他的嗜血,亲友们嘲讽他的罪有应得,只有少数人知道,法兰西失去了自己最好的公民。 从甘墨兰到灭绝,他们有同样的坚定,如同甘墨兰的献身革命,灭绝在民族大义上同样执着;他们有同样的冷酷,甘墨兰手上占的鲜血一点不比灭绝少,革命的断头台夜以继日的吞噬着生命,其残忍一点不输于武林的血雨腥风;他们有同样的绝情,灭绝打死了自己的徒儿,而甘墨兰斩杀了自己的妹夫。他们有同样的美梦,甘墨兰是革命胜利,灭绝是驱除鞑虏,武林称王。他们同样不计手段,甘墨兰背弃了司法的完整,灭绝也丧失了宗师风范。当然两个人的结局也同样可悲。 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信仰往往被无限放大或缩小,卑微的丧失方向,只能在历史的大潮中随波逐流;坚强的无所畏惧,敢于推翻所有原有的制度和规范。他们的评价只有两种“伟人”或“疯子”。 历史上两个最著名的为达目的不则手段的思想家是中国的韩非和意大利的马雅凯维利,同样生活在乱世,他们或多或少的认为一个真正的可以信赖的领袖,在某些方面应该凌驾在普通人之上,比如,可以随意操纵别人的生命。我们的主人公也同样有这种思想,在他们心目中,自己的信仰本身就是无与伦比的,任何抗拒者全该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