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元手

更新时间:2024-04-10 18:13

调元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iáo yuán shǒu,意思是指执掌大政,治理国家的人。

释义

指执掌大政,治理国家的人。

例句

宋 唐庚《内前行》:“明日化为甘雨来,官家唤作调元手。”

元 柳贯《河南北水后民往往告饥胡安常以工部主事为其省员外郎赋赠识别》诗:“外廷亦用调元手,化地何殊宰相功。”

出处

典源

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丙吉列传·丙吉》

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

译文

丙吉有一次外出,碰上清理道路的人打群架,路上躺着许多死伤者,丙吉经过旁边却不闻不问,身边的掾史感到很奇怪。丙吉等又往前走,碰上有人正在赶牛,牛喘着气吐着舌头。丙吉让停下车子,让骑吏去问道: “赶牛走了几里了?”掾史很怪丞相该问的不问,不该问的却问,甚至有的还讥讽丙吉,丙吉解释说:“百姓互相争斗,死伤了人,这是该由长安令、京兆尹去禁止追捕的事,岁末时我做丞相的考察他们的政绩功过,向皇上奏明情况,予以赏罚罢了。宰相不亲自处理小事,在道路上是不该询问的。正当春天季节,少阳秉持天地气候,不应该出现很热的天气,我恐怕被追赶的那头牛走得路不远,是因为天太热才喘气吐舌,造就是时令节气失调了,恐怕会有很大的灾害。作为三公的丞相要掌管调和阴阳的大事,是我应该忧虑的,所以我才询问牛喘的事。”掾史们都感到很佩服,认为丙吉是个知大体的人。

解释

“三公典调和阴阳”,后遂以“调元手”谓调和阴阳,执掌大政。多用以指为宰相。指执掌大政,治理国家的人。

同源典故

调元 调燮

用典示例

《江浙行省左右司题名序》:“夫自建官以来,由是而调元揆路,执法南端者,代不乏人。”

唐 李益《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诗:“调元方翼圣,轩盖忽言东。”

清 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调元归保傅,预政戒中涓。”

唐 颜舒《刻漏赋》:“罢衣裳之颠倒,配皇极而调燮。”

宋 沈辽 《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我昔造公室,公方任调燮。”

清 蒋士铨《桂林霜·议恤》:“世掌丝纶,官居鼎铉,中书惭任调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