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6 21:08
《谈诗》是1990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唐正柱。本书既对读者如何欣赏诗歌提供启迪,也对诗歌入门者创作诗歌提供引导。
唐正柱在书中对起兴作了较好的解说。唐正柱主编的图书有《红水河文化研究》、《永远的真情——优秀广播剧本选》、《广西城市传记丛书》(14本);并任《东盟十国文化丛书》执行主编以及《刘三姐文化研究》、《西江文化研究》等等。自1986年始,撰写了一批文艺评论、文化论文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南方文坛、当代文坛报、南方日报、广西日报、羊城晚报、深圳青年报等报刊发表。
该书提出中国当代诗歌要完成形式重建,应把握好五个切入点:
(一)诗韵。诗韵是诗歌音乐化的元素。诗与韵并无必然联系,却与语言特点紧密相关。日本诗到现在也无所谓押韵。古希腊诗全不用韵,拉丁诗开始时也不用韵。法诗与英诗相比,韵对于法诗比较重要。英诗因为英语轻重分明,音步又很整齐,节奏容易在轻重相间上体现,所以不看重韵的呼应。法诗由于法语轻重不分明,“顿”的长短又不同一,节奏难以在轻重抑扬上见出,因而要通过押韵来增加节奏性与和谐性。中国诗向来喜爱用韵。因为汉语轻重不分明,音节易散漫,需要通过韵来呼应、贯穿,通过关上联下,把跳跃式的单独诗行联环成审美整体,顺口动听,易记能唱。当代中国诗押韵的基本规则可以概括为以下3点:(1)尊重中国诗美传统,重视押韵。(2)从现代汉语音韵特点出发,遵循十三辙的分类法来押韵。(3)押韵格式多样化。一般是首句入韵,偶句押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间换韵。
(二)诗行。回顾我国诗歌发展史,在诗行长短方面,经历了由4言到5言、7言、长短句的发展过程。当代中国诗在诗行方面的规则可以概括以下3点:(1)在诗行长度方面,为了适应现代汉语双音词多、三音词多、虚词多的特点,要在保留4言、5言、7言和长短句的同时,发展6言、8言、9言、10言、11言的诗行。(2)在诗的节拍数方面,要在保留每行2拍、3拍的同时,发展每行4拍的诗行。(3)在诗的节拍长度方面,在保留每拍1言、2言的同时,发展每拍3言、4言的节拍。例如地方小调《小放牛》每行有9个音节(言),3个或者4个节拍。节拍有4种,分别由1、2、3、4个音节(言)组成:“天上的/梭罗/甚么人/栽? 地上的/黄河/甚么人/开? 甚么人/把守/那三关口? 甚么人/出家/没有/回来?”
(三)诗节。《诗经》中的诗歌,大部分都有若干同构的章节。这是由于当时诗歌与音乐合二为一。发展到5言、7言律诗、绝句,由于格律太严格,一首诗一般只有一个章节。发展到词、曲阶段,许多诗有两至三个章节,甚至更多。外国的诗有独立章节成诗的,也有由两个以上相同或相似的章节构成的。中国当代新诗在章节上的规则可能是:(1)一首诗由一个章节或者若干章节组成。(2)由于没有对仗和平仄的限制,当代诗歌完全可以由具有同构关系的若干章节组成。所谓同构关系是指,总行数一致,每行的音节(字)数基本一致,每行的节拍数一致,押韵的位置一致。(3)三节以上构成的诗,第一节或者最后一节,可以不与其它诗节形成同构关系。
(四)关于平仄、对仗。中国古代文人早就寻求通过平仄的交错,达到声律美。发展到唐代,将平仄作为格律诗的规则固定下来。其规则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每行的节拍点要平仄交错;第二,每一联的上联与下联的节拍点要做到平仄相互对立;第三,前一联的下句与后一联的上句,在节拍点上做到平仄相同。通过这样平仄和谐地交织,形成诗歌抑扬顿挫的美。中国古代格律诗也是严格讲究对仗的。5言和7言的律诗的中间两联要求在词性上互为对仗。中国诗歌之所以走上对仗的道路,与中国文字的特点密切相关。中国文字为单音字,诗句易于整齐划一,例如“天高云淡”、“山清水秀”,稍有比较,就成对仗。西方的单音词与多音词错杂,呈现的是参差不齐。还有,中文字句的构造比较能够自由伸缩倒装,而不像西方语言之文法严密。也就是说,从文法而言,中文比西文更宜于诗,更容易做到简练工整,更容易表现形象和意境。譬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显现出形象的密度,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对于当代诗歌来说,就平仄、对仗的使用提几点建议:(1)恰当地使用对仗、用好平仄,可以体现诗的工整、雅致、和谐之美。(2)在每行的节拍点要努力做到平仄交错。(3)运用对仗不必太严苛,大致即可。
(五)关于轻声字。现代汉语出现了使用频率很高的轻声字,并且很容易出现在行末或者节拍点上。这本该是节拍重音所在,如此则严重影响诗歌的响亮度。应该说,这给当代诗歌出了一个难题。西方以重音(音强)为基础的重音诗律,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它通过重音与轻音相间构成节奏。在当代诗歌中不能回避轻声字,比较好的办法,还是发现其所长,用其所长。在诗行中,轻声字可能出现在这样一些位置:第一,诗行的末尾:譬如亲爱的,什么,好吗,走了;第二,诗行中的一个节拍点之末,如无助的,轻轻的;第三,诗行中的一个节拍的中间,如我的心,什么人。就如何用好轻声字,提出3点建议:(1)不要用轻声字押韵。(2)尽量不让轻声字出现于行末。(3)努力使轻声字与其它字在诗行内构成轻重交替、以诗行间构成轻重对比关系。这方面使用比较成功的例子,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挥一挥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里一共28个字,有9个轻声字。细细体会,实际上已经构成了诗行内轻重交替、诗行间轻重对比的关系。轻重有致,音韵和谐,飘逸出诗人潇洒、多情和留连不舍的情感。
该书以简明生动、富有文采、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读者喜爱。
自序
一、诗歌的美1
(一)抒情美1
(二)含蓄美6
(三)风趣美12
(四)视觉美17
(五)流动美22
(六)音乐美26
(七)意象美与意境美34
(八)阳刚美与阴柔美40
二、诗的源流45
(一)诗的起源45
(二)中国诗形式上的演变51
1、《诗经》与四言诗51
2、楚辞与骚体54
3、五言诗57
4、七言诗60
5、律诗61
6、词67
7、散曲70
8、赋73
9、新诗75
三、诗的格律78
(一)世界诗律六大体系79
1、长短音诗律79
2、重音诗律80
3、纯音节诗律81
4、音节—重音诗律82
5、音节—音调诗律85
6、自由诗86
(二)世界诗韵88
1、诗与韵的关系89
2、韵的分类90
3、诗体与韵式95
(三)中国古代律诗的格律98
1、讲究平仄98
2、讲究对仗100
3、五律的基本格式103
4、七律的基本格式105
(四)中国新诗的形式规则111
1、关于现代格律诗112
2、关于现代自由诗147
四、诗的技法157
(一)比喻157
(二)起兴157
(三)比拟168
(四)对比170
(五)象征174
(六)通感178
(七)夸张181
(八)渲染183
(九)反复185
(十)典故189
(十一)炼字192
(十二)倒装196
(十三)省略199
(十四)互文与互体201
五、诗的类型204
(一)抒情诗204
(二)叙事诗210
(三)哲理诗214
(四)咏物诗220
(五)咏史诗225
(六)楼梯诗·俳句230
(七)宝塔诗·图像诗235
(八)回文诗·离合诗239
(九)藏头诗·嵌字诗·顶真诗246
(十)设问诗·险韵诗·复辞诗250
(十一)打油诗·应制诗·应试诗253
(十二)集句诗·联句诗257
六、诗及其他259
(一)诗的灵感259
(二)诗的神韵261
(三)诗与美女265
(四)诗人与酒272
(五)诗人巧对277
(六)诗人改诗281
结束语284
唐正柱(1964-12~),男,苗族,研究员,作家、文艺理论家。广西桂林市资源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1980年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84年考上中山大学文艺学研究生,师从楼栖教授、吴文辉教授、潘翠菁教授,1987年获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