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村

更新时间:2021-02-17 12:43

谢岗村,又名八卦村,隶属于东莞市谢岗镇,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据不完整的史料记载,谢岗古建筑群在第二十世先祖仁斋公的主导下,就把村落建成形如灵龟、北饮潼湖、三山陪护的格局,同时缔造了“一街连八巷、五座禅院、六处书房、九门十三更、二十四宗祠”的盛况。

历史渊源

南雄珠玑巷的33姓97户人家为避“血洗珠玑巷”之祸,南下择地而居,其中部分的谢氏便辗转来到了庶岗(今谢岗旧村),为这片原始荒凉的土地萌芽了生机和希望。

以始祖照公为先祖,谢岗村人在此地繁衍生息,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一座宜居宜商且极具风水格局的村庄拔地而起,匪夷所思、灵巧而玄妙。庶岗、枫溪、大围、谢岗围、谢岗村都曾是这个村庄的名称,然而却少有人知道在当地历史和文化的催生下,谢岗旧村有一个更符合村庄规划的名字--八卦村。

八卦格局

据不完整的史料记载,谢岗古建筑群在第二十世先祖仁斋公的主导下,就把村落建成形如灵龟、北饮潼湖、三山陪护的格局,同时缔造了“一街连八巷、五座禅院、六处书房、九门十三更、二十四宗祠”的盛况。

为避免水淹、防风及保卫家园,谢岗先祖环村而建修了一圈绵延千米的围墙,增设以正南门为主的九道向南而开的大门,围墙内栽种九棵榕树、挖掘九口深井,取福荫子孙、饮水思源、长长久久之意,同时新盖十三个更楼加强防卫,村民轮值守夜。

围墙4米多高,可以挡土,不让泥土流泄走;防贼防盗防台风,维护村容和村民安居乐业。九个门都可以用来进出的;13间更楼像治安亭那样,让人进行巡更值守,保障整个村落的安全。

八卦村整体以崇文里、兴隆里、尚德坊、青云巷等八条青麻石巷为主要进出通道;居民房屋则按24方位排布,极具岭南建筑风格,房屋层层环绕和包围恰似一个又一个同心圆,巧夺天工、八卦归位,同时在众多房屋的拐角处设立泰山石敢当以驱妖邪。深挖鱼塘、扩充水域,使八卦村完全处于四面临水的状态。 兴衰更替

岺头顶位于八卦村最高点,形如罗庚盘,内圆和外圆的构成,取天地人三才之意。内圆栽种吸收地下活水的榕树,同时按子午向放置一条重达数顿寓为指南针的青麻石,并且在圈线上镶嵌着象征天干地支的十二块红石。外圆则用青砖铺就,里里外外共计32层,边缘处按八卦顺序放置方石条和圆石凳,取阴阳调和之意。远古时期若端坐与此,道家罗浮山、崖山谭公庙和福地银瓶山遥遥在望。

岺头顶下来,东西走向长约百米的是岺头街,街道近三米宽,由青麻石铺设。历史中两边的房屋都曾作为商铺之用,米市、布行、酒楼、医馆、鞋店等店铺一应俱全。因八卦村八条主巷都贯通岺头街的原因,在康乾盛世、民国、乃至解放初期,岑头街都是谢岗周边地区最为繁华的水路货品集散地。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在古老的岺头街,感受到浓厚的商业气息和谢岗历代先祖精心呵护的痕迹,它所扮演的商业角色,无意中就成了八卦村的命脉之源,它所凝聚的活力和人气,如脉搏般驱动着整个八卦村,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20世纪50年代起,受公私合营和供销社的设立影响,岺头街集市贸易逐渐冷淡,人们也陆续搬离了这里。缺乏人烟,大部分房屋屋顶因年久失修而坍塌了,时至今日,我们只能够在残垣败瓦中触摸这些不复存在的商业气息。

复兴之路

令人惋惜的是,屹立八卦村数百年的围篱被认为是封建堡垒,在“破四旧”思想的导向下被无情拆除,轰然倒下了。

计划经济的兴起让岺头街盛极一时的自由贸易受到空前打击,以经商为主的村民,都陆陆续续的搬离。岺头街的辉煌沦为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回忆。

八卦村的原始规划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哲思,村落的兴衰又与特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环境息息相关。可以说,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元素时刻影响着八卦村的走向。古村落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陷入“保护性破坏”的漩涡中。通过镇村两级的不断地探索,希望最终能实现保护与开发八卦村的最优模式。

假以时日,必定能让后人看到这些元素如何通过时间的组合,从古旧中形塑出新的样貌,看旧有的文化如何复兴,风云再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