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9 00:36
谢树森,1940年10月出生于新加坡,福建福州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光学学会会士,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
1940年10月,谢树森出生于新加坡,后跟随母亲回到故乡福州生活。
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后留校任教。
1974年,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
1989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
1989年—199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激光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员。
1994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1994年,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工会主席。
2002年,任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院长。
2016年,当选为中国光学学会会士。
1990年起,谢树森在中国国内开展“组织光学”“光剂量学”“光活检”等基础和应用的研究。
截至2018年1月,谢树森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英文论文196篇,多数为SCI收录。
截至2017年6月,谢树森已主持2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委重点项目。
截至2018年2月,谢树森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2002年,谢树森参与组建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谢树森带领的学术团队于2011年获批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
截至2015年4月,谢树森已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生20余名,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晖、赖克中教授,福建师范大学讲座教授廖廷俤,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教授黄梅珍,时任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步洪等都是他的学生。
谢树森出身在新加坡一个华侨家庭,家道殷实,他的祖父在20世纪曾任新加坡福建同乡会常务副会长,父亲在谢树森少年时期病逝, 后随母亲留在福州生活,他的祖父曾想把谢树森带回星洲,但是,母子二人放弃新加坡国籍,只为做纯粹的中国公民。
谢树森妻子的名字是郑小菱,每天早晨,郑小菱都要为谢树森准备午餐,那是妻子的关爱与牵挂,让谢树森在外奋斗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谢树森是中国生物医学光子学和医学光子技术领域的一位开拓者、生物医学光子学科学术带头人,在光学界享有盛誉。一个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春风化雨五十载,用不懈的努力践行着他的理想,向这个时代展示着一个科学家的魅力和风采,更让我们看见,他身上闪耀着智慧和信仰的‘教授之范’。”(人民网·福建频道评)
“谢树森出生异国、求学他乡,却毅然选择回到故土报效祖国。他惜时如金,精益求精。他至善至朴,诲人不倦。他带着执着的追求、辛勤的汗水和闪着荣誉的光辉,一路走来,一生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春华秋实,桃李芬芳。”(“福建师范大学首届道德模范”评委会致敬词)‘
“五十年来,谢树森对科学的热忱不曾改变,对菁菁学子的真诚不曾改变,岁月带不走的是他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他对育人事业朴实执着的坚持。谢树森眷恋着他的祖国,热爱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深爱着他工作的大学,即使在他的工作与才能不被重视的时候,他依然不离不弃,乐观豁达,默默耕耘。悠悠闽江水,流淌的是他对教育的执着;拳拳爱国心,不变的是他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无为不入室,有情始做人’,这也是谢树森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的真实写照。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者,才能以教育为乐,为它奉献一生,又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谢树森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在立教理念、学术道德、个人修为等诸多方面以身作则,用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真谛。”(《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评)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我看来,谢树森不仅是将才,而且是帅才。他文理兼通,温文尔雅,更具备着高尚的情趣。”(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李建平评)
“谢树森是中国医学光电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福建日报》评)
“谢树森为中国生物医学光子学和激光医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泉州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