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桥

更新时间:2024-04-16 14:11

谢逸桥(1874一1926),家名锡元,学名延懿(元骥),字逸桥(乙桥),广东梅县松口镇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谢良牧之兄。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为同盟会岭东(粤东)地区代理主盟人。1906年谢逸桥奉孙中山之命回国负责联络何子渊余既成陈涌波等梅潮会党头人,扩展中国同盟会势力,并组织这些会员配合潮汕会党策划潮州起义和黄冈起义

人物生平

谢逸桥(1874一1926),广东梅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谢良牧之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谢逸桥对康有为的维新政见极表赞同。1895年11月间在马来西亚榔屿伯父谢梦池家见到从国内来此避难的兴中会会员程壁光。因此,谢逸桥才知道还有更了不起的革命派孙中山及一些著名追随者。他声言要追随孙中山“澄清天下”。1900年,孙中山在海外频繁进行革命活动。谢逸桥带其弟谢良牧从汕头赴香港求见孙中山,并声言要加入兴中会。旋即返回家乡梅州松口创办团防,联络闽、粤、赣边各路会党,训练民军。星星之火很快被扑 ,被家乡守旧人呼为“癫古”(疯子)。

返乡后,谢逸桥协助岭东名儒丘逢甲、温仲和创办汕头同文学堂,传播新学,宣扬民主。

1904年兄弟两人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结识了黄兴等一批爱国志士。

1905年谢氏兄弟在日本由孙中山亲自监誓主持下,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首批会员,谢逸桥兄弟同时加入,谢良收任执行部会计长;谢逸桥为岭东(粤东)地区代理主盟人。

1906年春,谢逸桥奉孙中山之命回国负责联络何子渊余既成陈涌波等梅潮会党头人,扩展中国同盟会势力,并组织这些会员配合潮汕会党策划潮州起义和黄冈起义。孙中山又命谢良牧等人回国协助革命工作。起义不幸失败后,他们便在梅州松口先后创办师范讲习所和体育传习所。以培训新学师资为名,暗中集中闽、粤、赣边区骨干进行革命思想与军事知识的教育,培养军事指挥人才。这使当地官绅大为惊恐,满清当局即下令停办。

1907年3月,孙中山委派谢良牧负责在梅县策动起义工作,谢逸桥则通过铁路渠道秘密运送军火和传递信息,参加了5月22日举行的黄岗起义。

1908年春,谢逸桥、谢良牧奉孙中山之命,赴南洋募集经费以支持黄兴等组织的钦州、河口起义。

1910年11月,孙中山到按榔屿召开同盟会员会议,谢氏兄弟参与接待工作。会上孙中山决定组织广州起义,计划筹措经费10万银元,谢氏兄弟主动承担筹募任务。经过他们的努力,募得革命活动经费20万银元。

民国成立后,谢逸桥多次谢绝政府当局之邀请,不愿为官,返乡居住。谢逸桥、谢良牧兄弟参加民主革命过程中。与孙中山结下深厚的情谊。

1918年5月护法失败,孙中山由广州经汕头赴上海,途中应谢良牧之请,由潮汕坐小轮船到松口探望在家养病的谢逸桥,在谢家爱春楼住了三天。孙中山为爱春楼题联:“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家”。觉得意犹未尽,又撰一联:“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好家居”。两联均嵌入“爱春”两字。可见孙中山对谢氏兄弟感情之深挚。孙中山阅读了谢逸的诗抄,欣然命笔填写一曲《虞美人》。

谢逸桥长期患咯血病,于1926年5月在汕头病逝,终年53岁。

病逝汕头

谢逸桥因晚年长期咯血而居家,以诗、书、画自娱,主持家乡公益事业。1926年5月,在汕头寓所病逝。

亲属成员

祖父:谢益卿,槟城华人首任参事局董事,清政府曾先后勒封为三品荣禄大夫。

伯父:谢梦池,曾二度出任清驻摈城副领事,荷兰殖民当局曾授予“甲必丹”衔职。

父亲:谢国生

弟弟:谢良牧

谢逸桥的祖父谢益卿和伯父谢梦池均为英属槟榔屿侨领,对辛亥革命作过贡献。谢逸桥的父亲谢国生为邑中宿儒,生有八子,长子锡元(即谢逸桥),次子逢元,三子均元(即谢良牧),四子辉元,五子枢元(即谢适群,过继谢梦池)六子京元,七子颐元,八子彬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