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4 09:19
所造箭头敷毒,中箭即毙。谭公柄幼年时,深受古田壮人义军反抗官府英勇事迹影响。壮年时被群众推举为酋长,毅然组织北三一带壮人,建立数千人起义队伍,号称“刬马军”,竖起义旗。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谭公柄领导刬马军配合马平、五都等地起义军反抗官府的“围剿”,出兵搔敌后方,切断其补给,致使官府“围剿”失败。复率所部先后攻入来宾、武宣、平南、藤县、贵县、南宁及广东的清远、三水等县、州城。
马军所到之处,捣毁官库,没收粮、银济贫,擒杀暴吏,声威大震。隆庆年间(1567~1572),谭公柄配合府江杨公满等人领导的瑶族人民起义,派出刬马军攻打来宾千户黄元举,杀掉土吏、劣绅、官兵70多人。隆庆六年(1572) ,官府调集6万土汉官兵镇压了杨公满义军后,逼降谭公柄。
谭公柄一面派人和官军谈判周旋,一面积聚力量。他号召北三、北五一带壮人踊跃参战,组成3000人的起义队伍,出仙凤山、龟鳖塘,与河塘韦宗武起义队伍傍山结寨,凭险据守,多次击败官军“围剿”,持续6年之久。万历五年(1577),官府调集迁(江)来(宾)和柳(州)庆(远)哨的官兵,对马军进行更大规模“围剿”。官军胁迫、利诱兼施,致使义军部分接受招抚。谭公柄被迫率部退守古铁等山岩。最后,官军凭借人多炮烈攻破山岩。谭公柄下落不明,刬马军自此消失。明人庄国祯书《右江北三平寇记》刻于桂林龙隐岩,张翀书《平北三大功记》刻于柳州蚂[虫另]岩。
谭公柄起义是中国历史首个反对地主压迫的斗争,提倡划马扎边,改良土地平分制。解除对女子地位禁锢思想,废除男尊女卑封建文化。鼓励女子识书、男方入赘等文化。即使在今天的迁江,也发现迁江人在婚俗上沿袭双边走文化,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婚姻文化。
如今依然会说壮语的人们都知道,“迁江”一词在壮语中是“正中心、正中央”的意思。迁江一名的来历按迁江正史的流传和谭公柄有密切的关系。谭公柄起义取得初次成功后,为巩固政权,建立中央指挥根据地,1548年定都迁江。
谭公柄定都迁江后,对迁江周边的县城区域进行了男女思想文化改革。废除男尊女卑思想,鼓励女子读书识字;鼓励女子参军,提倡一夫一妻禁纳妾制度。谭公柄男女地位改革举措在整个亚洲是超前的思想文化,同时体现了壮族人民对平等的渴望和期待。
谭公柄在婚俗实行“双边走”改革,在婚姻上的嫁娶平等。无论是娶嫁都是平等对待,废除“嫁出去女儿、泼出去水”封建文化,即便女子成家也要和男子一样担当家庭重任。夫妻双方都有赡养双方父母的义务,对双方父母平等对待照顾。对于孩子姓氏方面由父母决定,可随父,也可随母。婚俗双边走文化在当今的迁江镇依然传承完好。
废除民族歧视、民族欺压的思想。推行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在谭公柄之前,生活在广西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相互排斥、很少往来。明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欺压,导致当地壮族对其他族群产生了排斥心理。谭公柄所征服到的地方,大力扶住各族贫苦人民,宣传民族平等,宣扬民族团结。促进了壮族与瑶、苗、汉等民族的团结。为后代广西民族团结奠定了基础。
谭公柄王朝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对后人的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意义,尤其是民主改革及男女地位改革方面,是当时亚洲超前的思想文化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实行民主改革及男女地位平等改革方面,壮族地区是接受新文化最快的地区。尤其对于迁江人来说,这种新文化已经是传统文化。
两块碑记另一面载录了刬马军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