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6 15:12
谲谏,汉语词语,拼音是jué jiàn,意思是委婉地规谏,出自《诗·周南·关雎序》。
委婉地规谏。
谲谏: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对君主尊长进行劝谏。
谲:欺诈。
谏:对君主、尊长的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
《诗·周南·关雎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郑玄笺:“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
《孔子家语·辩政》:“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戇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下:“至于‘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虽但叙一时喜庆事,而意乃讽肃宗,所谓主文而谲谏也。”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六七:“由温柔敦厚言,所以重在比兴,重在蕴蓄,重在反复唱叹,重在婉陈,重在主文谲谏。”
《毛诗序》:“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评:主文谲谏是儒家道德思想保守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