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朗碑

更新时间:2022-07-12 17:16

《谷朗碑》是刊刻于三国时期孙吴凤凰元年(272年)的一方碑刻,全称为“吴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无撰书人姓名,字体介于隶书楷书之间,原在湖南耒阳市城东谷府君祠内,现藏于湖南耒阳市蔡侯祠

碑刻内容

释文

(碑额)吴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

府君讳朗,字义先,桂阳耒阳人。豫章府君之曾孙,公府君之孙,┘郎中君之子也。其先出自颛顼,益为舜虞,赐姓嬴氏,至于扉子,┘封于秦谷,因而氏焉。君承洪原之清流,禀奕世之高素,履道思┘顺,德行纯备。三岁丧母,十一亡父,独与弟居,承奉继亲,和颜悦┘色,孝友温恭,曾闵之操,君其蹈焉。弱冠仕郡,历右职,守阳安长,┘淑问宣流,遂升王府,除郎中、尚书令史、郡中正,迁长沙浏阳令。┘播渥惠以育物,垂仁恩以布化。莅政未期,徵拜立忠都尉尚书┘郎,靖密枢机,名冠众僚。迁部广州督军校尉,正身率下,不畏强┘御。流清荡浊,万里肃齐。功成辤退,拜五官郎中,迁大中正。平衡┘清格,彝伦攸叙。于旹交州,窃邑叛国。戎车娄驾,干戈未戢。帝思┘俾乂,詶咨群司,佥以君任部南州,威恩素著,迁九真太守。君禀┘明德,所历垂勋,宜延遐纪,光赞皇家。如何不永,春秋五十有四,┘凤凰元年四月乙未,寝疾而卒。呜呼哀哉!凡百君子,莫不嗟痛,┘乃立碑作颂,以显行绩。其词曰:┘

于铄府君,禀性元通。积行闺阈,九族睦雍。羽仪上京,德与云腾。┘入蹈丹墀,夙夜靖恭。出抚梨民,风移俗兴。名参豹产,勋齐往纵。┘当永黄耇,翼佐帝庸。昊天不吊,哲人其终。济济缙绅,靡瞻靡宗。┘勒兹玄石,永光无穷。┘

(说明:┘表示分行。)

创作背景

《谷朗碑》刊刻于孙吴凤凰元年(272年)。孙吴永安六年(263年)五月,交趾郡吏吕兴等造反,杀了交趾太守孙谞,招诱九真、日南归服曹魏(后被西晋取代)。宝鼎三年(268年),吴末帝孙皓派遣交州刺史刘俊、前部督军修则等率军征讨,结果失败,军卒溃散。于是孙皓悬旨征召平息祸乱的将领,满朝官员都认为谷朗曾任职广州,素有威望,堪当此重任。建衡元年(269年)十一月,谷朗率兵经番禺、牂牁进军交趾,讨伐吕兴,于建衡三年(271年)擒杀西晋所置守将,使得交趾降服,九真、日南归顺。谷朗因功任部南州,不久后升任九真太守。凤凰元年(272年),谷朗病逝于任所,归葬耒阳。为昭示谷朗的功绩,谷朗嗣孙谷起凤、谷尚志等人刊刻了《谷朗碑》。

艺术鉴赏

风格

《谷朗碑》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字体,亦隶亦楷,书法凝圆规整,含蓄古雅,既可见到隶书的影子,又初具了楷书的规模。其笔画已去波挑,逐渐由隶书波磔向平直演变,隶书明显之波折几乎消失,字形也逐渐由隶书的扁平逐渐向方整演化,但脱胎未换骨,仍留浓重汉隶特色,楷书的笔法尚未成熟,显得幼稚拙笨,表现且有趣有味,有艺术感染力。

技法

《谷朗碑》用笔浑厚圆润,起收藏锋严谨,方圆兼备。横波较少而含蓄。捺波或钩波变化生动,如“氏”字、“也”字、“义”字、“先”字、“秦”字等神采各异,无雷同之感。转折处方而不锐,力度内在。结体则已显楷书意味,但仍以隶书为主,紧凑而简洁,字形近方正或略长。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均紧而不密,疏而不散。独体字沉稳而活泼。不少字力求险要,如“谷”字、“氏”字、“字”字、“行”字、“纯”字等打破了一般结体规律。章法则求宽松,尤竖行各字间距离较大。全篇齐整统一,有庄重感,节奏平和。

(图册来源:《谷朗碑》)

拓本

明拓三国谷朗碑

清拓三国谷朗碑

作品评价

清代书法家翁方纲:其字遒劲,亦有汉分隶法。(《两汉金石记·卷十八·附吴九真太守谷朗碑》)

清代文献学家严可均:隶法不恶,刻手极拙。(《严可均集》)

清代书画家瞿中溶:文词古雅,隶体端劲有法,去东京未远,尚多汉人遗意,当与汉碑同为墨林之宝藏。(《金石碑拓善本掌故(一)》)

近代书法家康有为:①若吴之《谷朗碑》;晋之《郛休碑》《枳杨府君碑》《爨宝子碑》;北魏之《灵庙碑》《吊比干文》《鞠彦云志》《惠感》《郑长猷》《灵藏造像》,皆在隶楷之间。与汉碑之《是吾》《三公山》《尊楗阁》《永光阁道刻石》在篆隶之间者正同,皆转变之渐至可见也。(《广艺舟双楫·卷二·分变第五》)②吴碑四种,篆分则有《封禅国山》之浑劲无伦,《天发神谶》之奇伟惊世,《谷朗》古厚,而《葛府君碑》尤为正书鼻祖。四碑皆为篆、隶、真、楷之极,抑亦异矣。(《广艺舟双楫·卷三·宝南第九》)③吾爱古碑,莫如《谷朗》《郛休》《爨宝子》《枳阳府君》《灵庙碑》《鞠彦云》,以其由隶变楷,足考源流也。(《广艺舟双楫·卷三·取隋第十一》)④真楷之始,滥觞汉末。若《谷朗》《郛休》《爨宝子》《枳阳府君》《灵庙》《鞠彦云》《吊比干》《高植》《巩伏龙》《秦从》《赵𪻣》《郑长猷造像》,皆上为汉分之别子,下为真书之鼻祖者也。(《广艺舟双楫·卷四·体系第十三》)

历史传承

《谷朗碑》原在湖南耒阳市城东五里谷府君祠内,清代移至耒阳城北杜工部祠。20世纪50年代初,蔡侯祠维修时移置蔡侯祠。1966年,《谷朗碑》被砸为三截,并弃之水塘。1979年,《谷朗碑》被从水塘中捞出,经修复后仍置于蔡侯祠。2004年,在蔡侯祠西南辟建谷朗碑苑,苑中建仿汉碑亭,将《谷朗碑》安放其中。碑两侧原有谷朗后裔题名,清初尚存,后渐磨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