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更新时间:2024-09-22 19:14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是挪威作家托尔边·埃格纳创作的童话,最早出版于1955年。

内容简介

豆蔻镇是一个奇特的地方,大象和骆驼都爱去闲逛。那里生活着一些善良的人们。荒凉的镇外住着贾斯佩、哈士贝、乐纳丹三个强盗,他们好吃懒做,不讲卫生,没有钱买吃的,夜里到香肠店去偷,民警巴士贤不敢去管,因为三个强盗养着一头大狮子。三个强盗又去偷东西,由于店主事先在面包店里埋伏,三个强盗当场被捉。巴士贤审明案情后将三个强盗关进班房。民警太太天天给他们送饭,还照料他们洗脸、理发、换衣服,强盗们面貌一新。在一次火灾中,三个强盗因救火立功而获得自由。他们在镇上各自找了一份工作。年纪大的贾斯佩当了消防员,长得好看的哈士贝成了马戏团班主,好吃的乐纳丹当了面包师。

作品目录

人物介绍

三个强盗的名字是贾斯佩、哈士贝、乐纳丹,他们原本住在豆蔻镇外,好吃懒做,他们把正在熟睡的苏菲姑姑连人带床一起偷运到他们的住处,并强迫她替自己当管家。但她不但要强盗劈柴烧饭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而且要求他们自食其力,三个懒汉无奈趁黑夜又悄悄把苏菲姑姑送回她的家中。有一天他们因中了埋伏而终被捉住,民警把他们关进了自己家中。民警太太像待客一样善待他们,强盗们的生活过得很开心。后来为了喂养狮子,他们利用自己的音乐天赋而举行盛大音乐募捐。这时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劳动价值的可贵。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作者托尔边·埃格纳说:“友好、善良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使强盗成为和善和可信赖的人。”这正是《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的主旨。作者在文中赞美了道德和爱的力量,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帮助、信赖,赞赏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谅解他人、宽厚待人等高尚的品格。

艺术特色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没有一般童话创作中常用的经典手法,作者笔下描写的几乎全是一幕幕普通人平凡的日常生活情景。虽然豆蔻镇里有大人小孩、有警察强盗、有商店学校,一个现实小镇应有的一切似乎一应俱全,但是读者可以看到,豆蔻镇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带有浓厚的儿童游戏的特征,比如在豆蔻镇的游艺会上,小狗歌唱队登台演唱,电车售票员快活地骑旋转木马;又比如镇上年龄最大的老杜比雅过75岁生日时,豆蔻镇的居民们将一只鹦鹉和一只小狗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作者正是用将现实生活理想化、儿童游戏化的方法创造出豆蔻镇这样一个亦真亦幻的童话情境,由平凡的现实生活烘托出一种虚幻的童话氛围。

此外,这部童话写了居民、强盗、警察等等,主要人物中没有一个是儿童,但是很明显,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言谈举止都带着某种天真烂漫的儿童气息,即作者把豆蔻镇的居民以及强盗的性格行为都充分儿童化、童话化了,这样一来,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就都成了童话人物。比如,强盗们站在公园外面一边眼馋地看着人们兴高采烈地参加游艺会,一边窃窃议论要不要偷走游艺会的大象,十足像一伙专门捣乱的淘气男孩;又比如强盗们将熟睡的苏菲姑姑偷回家来以后.在苏菲姑姑的命令下极不情愿地刷牙、洗脚、洗碗碟,这里甚至透出一种儿童过家家的意味。正是这种儿童化、游戏化的描写手法,使埃格纳笔下的童话人物与小读者之间完全消除了隔膜,使《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充满了儿童式的天真烂漫格调。

此外,《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中还有大量风趣、曲默的歌曲,亦念亦唱的形式使作品的艺术氛围活泼而热烈,给小读者带来多种感官参与的综合性艺术享受。

作品影响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由托尔边·埃格纳自己改编为了三幕儿童剧,并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国立剧院”和“国家剧场”连续上演了457场;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最大的成人剧场“新大剧院”和在安徒生故乡“奥登塞剧场”共演出287场。20世纪70年代末,《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由叶君健翻译,后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托尔边·埃格纳(1912—1990),挪威儿童文学作家、画家。出生于小商店主家庭。20世纪40年代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儿歌十三首》《枞树林中历险记》《城里来了一帮吹鼓手》《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里皮尔船长和其他儿歌》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