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姜

更新时间:2023-12-09 19:45

豆豉姜,中药名。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的根。分布于西南、华南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温中理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心胃冷痛,腹痛吐泻,脚气,孕妇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近用于脑血栓形成。

入药部位

根。

性味

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

归脾、胃、肝经。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温中理气止痛。

主治

感冒头痛,心胃冷痛,腹痛吐泻,脚气,孕妇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近用于脑血栓形成。

相关配伍

1、治风湿痹痛:(豆豉姜)根15-30g(或叶9-15g)。煎服或泡酒服。(《恩施中草药手册》)

2、治偏头痛牵引牙痛:木姜子鲜根30-60g。煮糯米饭吃。(《恩施中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15-60g;或炖服;或泡酒服。外用:适量,煎水洗。

采集加工

栽培3-5年,9-10月采挖,抖净泥土,晒干。

生理特性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10米;幼树树皮黄绿色,光滑,老树树皮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枝、叶具芳香味。顶芽圆锥形,外面具柔毛。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圆形,长4-11厘米,宽1.1-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纸质,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均无毛,羽状脉,侧脉每边6-10条,纤细,中脉、侧脉在两面均突起;叶柄长6-20毫米,纤细,无毛。伞形花序单生或簇生,总梗细长,长6-10毫米;苞片边缘有睫毛;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被裂片6,宽卵形;能育雄蕊9,花丝中下部有毛,第3轮基部的腺体具短柄;退化雌蕊无毛;雌花中退化雄蕊中下部具柔毛;子房卵形,花柱短,柱头头状。果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无毛,幼时绿色,成熟时黑色,果梗长2-4毫米,先端稍增粗。花期2-3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生于向阳山坡、丘陵、林缘灌丛或疏林中。分布于西南、华南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西藏等地。

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表面棕色,有皱纹及颗粒状突起。质轻泡,易折断,断面灰褐色,横切面有小孔(导管)。气香,味辛辣。

药理作用

治疗脑血栓形成。

相关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周身筋骨疼痛,发表,散风寒疹子,去臌胀,理气。”

2、《广西中药志》:“治感冒,胃痛,风湿等症。”

3、《广东中药》:“祛风散寒,息肝风,消肿。治风湿痹痛,筋骨无力,产后脚软,痰湿脚气。”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