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戏剧

更新时间:2022-05-21 10:26

象征主义戏剧,是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流派之一。其艺术思潮最早产生于19世纪中叶法国的诗歌界,通常以法国诗人波特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的问世为其起点。1886年,莫雷亚斯庄《费加罗报》上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标志着这一流派的正式形成。随后其影响扩展到英、美、德、俄、意以及北欧诸国。

代表作品

这一流派的主要剧作家和作品有:梅特林克的《不速之客》(1890)、《青鸟》(1908),爱尔兰剧作家J.M.辛格的《骑马下海人》(1903),德国剧作家G.豪普特曼的《沉钟》(1896),俄国剧作家Л.Н.安德列耶夫的《人的一生》(1906)等。

基本特征

梅特林克的剧作,曾被称之为“沉默的戏剧”。象征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是: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注重主观性与内向性,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他们称自己的艺术是对平淡无味的自然主义的反拨。自然主义把外在的、客观的东西放在首位,同时把人们的行为都说成是生理上的原因造成的。象征主义的产生,在哲学上是由于受到叔本华、马赫和祈康滇主义者的主观唯心主义,特别是尼采、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影响,信奉神秘主义,沉溺于个人的返躬自省,强调直觉的作用,认为非理性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认为存在于现象界之外的物自体是不能被人的理性认识能力达到的,只好借助艺术家的直觉创造出来的象征,把它暗示出来。

象征主义认为宇宙万物与人类的精神之间存有某种互相契合的“对应”关系,主张将宇宙万物作为各种人类精神或社会观念的象征来加以表现。象征主义戏剧也基本体现了这种精神。它们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在这派剧作中,有时通过奇特的想象把抽象的观念和有形、无形的事物,都化为具有特征的象征形象,如《青鸟》中各种各样的“幸福”、“欢乐”,“火”、“光”,“黑夜的芳香”,“睡眠”,“感冒”等等;有时则用各种象征手法表现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如《闯入者》中用音响象征“死神”的闯入,《骑马下海人》中笼罩人类命运的大海的波涛声,等等。因此,尽管它们的思想倾向不同,但大都具有浓重的神秘色彩和非理性主义的倾向。

作品特点

一般认为,象征主义戏剧的上述特点,是由于该派剧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病态现象深感厌恶、绝望,遂将笔触从现实的“此岸世界”转向“彼岸世界”,并认为这种“彼岸世界”只有用剧作家的直觉和想象才能感知,而不能凭借理性去认识。因此,这派剧本又大都具有非理性主义的倾向。

象征主义戏剧的另一特点是:多采用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不同的象征、暗示、隐喻等表现手法。这类表现手法,后来被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大量借用,甚至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戏剧所吸收,从而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有些话剧作家也受到象征主义戏剧的影响,如田汉的早期剧作就有一部分表现出象征主义的特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