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画派

更新时间:2022-08-30 10:41

象征主义是19世纪80-90年代流行于欧洲(主要是法国)的艺术思潮和运动。1886年9月18日,诗人让·莫雷亚斯(Jean Moréas)在巴黎《费加罗报》上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象征主义者认为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是痛苦而虚幻的,而理想中的世界才是完美而愉快的,要求脱离现实回到遥远的古代世界,在理念上对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表示厌烦,具体在绘画领域中反对印象派和写实派。根植于此理念的象征主义画派,深受象征派诗人斯蒂芬·马拉美(Stephane Mallarme)、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和尼采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德·夏凡纳(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古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奥迪隆·雷东(Odilon Redon),此外还有瑞士的画家阿诺德·勃克林(Arnold Böcklin)、意大利画家乔凡尼·塞冈提尼 (Giovanni Segantini)和比利时画家思索尔(Jams Ensor)等。十九世纪末,该画派开始陷入沉寂。

概念简介

犹如象征主义诗人将诗歌视作内在生命的象征表现一样,象征主义的美术家希望用视觉形象表达神秘与隐蔽的感觉。其代表人物莫罗曾说:“我既不相信我所能摸到的东西,也不相信我能看到的东西,我只相信我看不到和摸不到的东西。对我来说,我的智慧和理性是靠不住的,那是确定的东西,只有我的感觉才是永恒的,确定无疑的。”

象征主义艺术家认为,人类的感觉和情感是细致而复杂的,要把它们有条理地整理出来已经是很困难的了,因此要抓住刹那间最敏锐、最有刺激性的感觉加以表现,以象征感情与感觉的常态,可视的世界与不可视的世界、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无限世界与有限世界,这些都是彼此相互呼应和沟通着的。

由此,他们多描绘虚幻的对象,推崇将内心的潜在印象通过画面进行展现。其绘画作品中多有着一重至多重的隐喻和含义,即使是对于现实的题材,他们也会在其中渗入自己的思维进行改造或重构,使之成为一种画面语言来阐述本人的精神主题。在艺术形态和表现手法的风格上,最初的象征主义吸收了大量来自象征主义思想家和诗人的思想内容,在技法上又受到英国前拉斐尔派画风的影响,具有“在细节和修饰方面刻意制造繁复华丽“的特点。总之,象征主义绘画常在形式上对华丽堆砌和装饰性艺术效果的追求。

历史发展

十九世纪晚期,欧洲兴起了诗歌与绘画融合的新潮流,文艺作品中的“演绎”成分和浪漫主义内涵被强调和热捧,在此背景下,象征主义画派兴起并取代了当时已发展至后期的印象主义。站在整体社会视角来看,当时的欧洲知识分子不满社会现状但又不便于直接公开表明反对态度,因此只能在虚幻的世界中抒发自己的想法,近代象征性的艺术风格应运而生。该画派最初崛起于法国及周边少数地区,其出现对当时在艺术领域占据垄断地位的印象主义具有批判意味。其活跃期集中于1885——1900年间,到了十九世纪末该画派及其所属的象征主义文艺运动开始沉寂。它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保罗·高更(Paul Gauguin)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精神领袖,受高更的理论和实践影响的纳比派,也有鲜明的象征主义倾向,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等现代主义大师都受到象征主义的影响,它对当代西方的文艺仍颇具影响力。

作品赏析

社会评价

19世纪下半叶,诗歌向着绘画靠拢,绘画向着诗歌飞跃,象征主义就是这一文艺的时代特色的代表。象征主义绘画虽然在绘画领域并没有以一个独立的绘画流派流传下来,只是靠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画家零散支撑起来的一个绘画现象,但其意义深远。

首先,它体现了当时欧洲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不满,采用象征的绘画手法,在幻想中虚构世界以抒发内心的愿望。隐喻的使用,就社会历史而言,可以让画家将自己内心深处对这个国家、对政治制度等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可以用最隐晦的方式发出对意识形态的巨大声音。在艺术领域,象征主义绘画的隐喻,将绘画转变为自在自为的艺术表现形式,画家可只为追求绘画其独立精神价值而创作,无需应和其它外在目的。表面上,他们的作品大多流露出所谓的“世纪末情调”——忧郁、颓废、苦闷、孤独、彷徨,但以这些感情为基础对古典或现实的题材进行新的内容探索,并创造了新的象征语言,开辟了象征表现的新途径。这种隐喻式的表达方法,得到了众多流派的继承和发展,超现实主义就是建立在对象征主义的超越之上。他们对装饰趣味的追求和色彩的探索都颇具价值。不过画家们对于现世的否定态度,使其消极倾向也比较明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