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亚

更新时间:2023-12-26 23:14

光亚,或称光吞,即象脚鼓,意为长尾巴鼓或短鼓。是傣族重要的民间打击乐器,深受傣家人的喜爱而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中。

历史追溯

历史上傣族地区曾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乘象国”就是傣族与大象有密切关系的国家。“乘象国”是汉武帝派使者寻找蜀地通往身毒(今印度地区)的民间商道,使者在途中经过的国家,司马迁按照汉朝使者的报告描述记录在《史记》中。根据《史记》中记载的方位、距离推测,应该是傣族先民在今保山盆地建立的部落国家“勐掌”;傣语的“勐”意为“国家、地方” “掌”意为“象” “勐掌”即“乘象国”。

唐代樊绰《蛮书》上有记载,傣族地区“象大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古时傣族人民以养象耕田、骑象作为一种常态,大象成了当时傣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大象体型巨大、力大无穷且吼声能传出几公里之外,傣族人民对它产生了崇敬之情。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傣族人民最初用竹筒制作的长鼓形状逐步变成了象脚形状,也就是大家现在所见到的象脚鼓外形。

形制结构

鼓身修长,头大、腰细、尾端喇叭形,可分为鼓胸(共鸣腔)、鼓腰(传音孔道)和鼓足(鼓尾)三部分。各地规格不一,高度有别。一般通高160厘米~180厘米,最高者达200厘米,鼓面直径28厘米~32厘米、最大者达38厘米。鼓胸(首端)呈杯形共鸣体,长60厘米左右,下部呈弧形收束与鼓腰相接。鼓腰为空心圆柱体,长100厘米左右,最细处直径15厘米,外表刻有环形纹饰。

鼓足呈喇叭口状,其上绘有莲花图案。鼓身多采用一般当地的曼孟树(即芒果树)掏空树心制成,鼓面蒙以黄牛皮,皮面固定在鼓腔边的圆形藤圈上,鼓胸下部收束处也设一小型圆藤圈,用细牛皮条将两藤圈往复勒紧,并可调节鼓皮的张力,控制发音高低。如果在演奏前,用蒸熟的糯米饭做成茶杯口大的一个环,贴于鼓面的正中,拳击环内,鼓便发出沉重的响声,可远闻数里。若不加糯米环,则鼓声清脆,但不能及远。鼓除作伴奏外,多为男子舞蹈时用。光亚通体绘有颇富民族特色的五彩图案花纹。系于首尾两端的鼓带,制作细致,刺绣精美的民族图案, 鼓带一侧,或缀以金黄的穗边,或织作网状,网上缀以各色绒球。节日期间,鼓身也穿上缀有彩球的网状“鼓衣”,尾部插一束孔雀羽毛。

演奏方法

演奏时,将鼓带挎于肩上,鼓身斜置于左侧胯部,鼓面朝前而高,鼓尾朝后着地,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微弯、足尖着地,身体略向右倾斜。左手扶鼓框边缘,以食、中、无名、小指和右手配合交替拍击鼓面,右手多击重拍,用半握拳捶击。演奏方法有正拍、闷拍、指拍(用一个指头)、掌拍和拳击等。在演奏高潮或情绪热烈时,甚至手肘和脚掌、膝部也参加击鼓,弯身扭腰、千姿百态。可击奏出不同的音色和复杂的节奏,并可千变万化。旧时,光亚主要在小乘佛教寺院中敲击,用于宗教法事,只敲不舞。嗣后,流传于民间,才出现边奏边舞形式,但也只是奏者单独表演。由于鼓身太重,光亚不单独演奏,它常与铓、镲组合在一起,为《孔雀舞》、《马鹿舞》、《白象舞》、《纱巾舞》等各种民间舞蹈伴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每到农闲时节,各村寨鼓手要进行光亚竞技比赛,佛寺中的僧人也来参加,凡鼓音动听和技艺精湛者都能获奖。在以光亚为主的打击乐队和傣剧乐队中,光亚常作为色彩性节奏乐器使用。

从音乐学的立场来讲,乐器的形制规定着具体的演奏手法,演奏手法又作用于节奏与音色的生成。物理特性和敲奏 “十指连心”的情态属性,决定了 “光亚”的音响多表达出世俗的欢愉与优雅。在民间鼓手创造性的操控下,表现出多变的情绪与技巧的表达。敲奏时,表演者将挎带斜挎于左肩,鼓身顺后斜拖地面,也有鼓手席地而坐,将光亚横架在腿部进行敲奏。敲奏手法丰富多彩,不同地区的鼓手具有不同的敲奏套路和约定俗成的鼓谱。象脚鼓在为舞蹈伴奏时,常见的敲奏方法是左手扶鼓边,右手敲击不同鼓面的位置以变换音色,左手不仅可以控制音量而且还辅以对应的节奏,形成左手弱右手强的呼应关系。右手有指尖、指垫、五指同击或分指单击、双指敲击,也有掌根、拳头、拳外侧擂击、握拳闷击等各式手法,构成了一种 “多声结构”的乡村音响图式,完成了用不同音色和节奏调动舞者肢体语汇变化的目的。若是 “嘎光亚”(跳长鼓舞),舞者还会结合傣拳的套路,做出摆鼓、甩鼓、晃鼓等身体动作,还会辅以抬腿、踢腿、踢腿跳、弹腿跳、跨腿跳、甩胯抬脚、脚步踏地等刚健的动作,以肘击、膝擂、脚跟击打鼓面,表现出各式高难动作,以显出潇洒的舞姿,吸引观者的注意。

光亚鼓语

聪颖的傣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演进和生活积累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鼓语,使光亚能够按照人们说话的声音,敲击出有节奏的语言,能够表达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过去每到年节,傣家人就借鼓声痛骂土司和头人统治阶级,常常骂得他们跑出院子来禁止击鼓;如今新生活无比美好,按照鼓和的音响,傣家人编了许多歌唱幸福生活的新曲调。

传承状况

当前象脚鼓的保护主要以州、市为重点,一些偏远的乡镇、村落的象脚鼓的传承与保护状况不佳, 面临失传现象。当前芒宽乡芒龙村象脚鼓传承面临 的主要问题有三点:一是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一 些重要的庆祝活动都没有年轻人的参与,久而久之, 象脚鼓的演奏技艺无人传承;二是人们的生活越来 越现代化,一些民俗风情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部 分当地人不注重传承和保护当地民俗文化,活动参 与积极性不高,致使象脚鼓随着老艺人的逝世而失传;三是在保护方式上比较单一,主要靠以口头传 授、现场演示为主,缺乏长期存储、随时再现的影像记录。

传说故事

勤劳智慧的傣族人民,聚居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生活在富饶美丽的澜沧江和瑞丽江畔。传说很早以前,傣族地区野象成群,有位猎手将一只离群小象带回家中,经过驯养结成亲密伙伴,象能帮助人做各种活计,成为勤劳、善良的象征。一天猎手骑象去打猎,在林中听到风吹空心枯树嗡响,便用笋叶蒙住弹出了动听的声音,回家后便用一段芒果树挖空做起鼓来。做成什么样呢?这时在他脑海里便浮现出大象稳健的步伐,于是就照象腿的形状做成了象脚鼓。 据说第一次敲响时,百鸟闻声起舞,数孔雀跳得最欢。傣家人记下了孔雀的舞姿,编成了优美的孔雀舞,表达人民的愿望和理想。猎人又模仿象的动作,挎上象脚鼓边奏边舞,创造了热情、豪放的象脚鼓舞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