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8 13:08
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彭雪枫同志等为首开创的,是全国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8年夏,徐州、开封沦陷后,中共中央、毛泽东指示中共河南省委,向豫皖苏鲁四省敌后发展,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游击区。1938年9月30日,彭雪枫奉命率新四军游击支队373人,由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誓师东进。
部队在杜岗会师,白马驿整编后,继续东进。
1939年1月游击支队分三批挺进豫皖苏,进驻永城县书案店,在永南、涡北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斗争。
至1939年冬,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初具规模。它东抵津浦路东侧,西依黄泛区,北至陇海路,南达淮河地区,面积6万多平方里,人口近400万,是联系华北、华中两大战略区的枢纽。新四军六支队(由游击支队改称,后又改称八路军第四纵队)得到很大发展,拥有三个主力团、四个总队,约1.7万余人。根据地加强了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成立了豫皖苏边区党委,下辖睢杞太特委、路南地委、涡浍地委、皖北特委、皖东北工委等;成立了边区政权的最高领导机关———豫皖苏边区联防委员会,领导萧县、永城、夏邑、宿县4个县政府及怀蒙等5个办事处及睢杞太游击区的部分基层政权;建立了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群众团体和统战组织;开展了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发展了边区的文化宣传和教育卫生事业;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稳定社会秩序。
1941年初,日、伪及国民党反共军大举向豫皖苏边抗日民主根据地进攻,新四军四师(由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称)奉命于1941年5月转移到津浦路东。
1944年8月,在津浦路东坚持敌后抗战的新四军四师,组织西征部队,跨过津浦线,收复路西失地,恢复并发展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9月11日,彭雪枫在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不幸壮烈殉国。)
1944年12月11日,淮北二地委、二专署、二军分区成立,下辖萧县、宿西、永城、夏邑、永商亳、永涡等8个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共有党员7262人,包含57个区委,376个支部,同时建起57个区政府,438个乡政府,2000多个保公所。根据地加强了武装建设,推行公平负担,实行减租减息,恢复学校,兴办教育。
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处在敌、伪、反共军的夹击中。在豫皖苏地区,新四军四师对敌伪作战3078次,攻克据点117处,毙伤日伪军25953人,缴获长短枪35981支,沉重打击了日伪及国民党反共军的气焰。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和可靠的后方,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基础。它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1946年12月12日,以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等为基础组建晋冀鲁豫军区豫皖苏军区,张国华任司令员,吴芝圃任政治委员。
1947年5月4日,中央指示刘邓军十万立即开始休整,巳东以前完毕,巳东后独力经冀鲁豫出中原,以豫皖苏边区及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以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潼关、南阳之线以东,津浦路以西为机动地区,或打郑汉,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别山,均可因时制宜,往来机动,并与陈粟密切配合行动,凡有共同作战之处陈粟军受刘邓指挥。
1947年9月,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率西线兵团并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第12纵队,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以主力打到外线去的指示,为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和陈谢兵团挺进豫西的作战行动,向豫皖苏边界地区挺进。
9月26日起,华东野战军第1、第3、第4、第6、第8纵队和南下大别山归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从徐州至开封间越过陇海铁路南下,进入豫皖苏边区。随后,除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继续南下外,其他各纵队在豫皖苏军区部队配合下,机动作战,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实行土地改革。
至10月26日,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保安团队1万余人,攻克杞县、尉氏、鄢陵等24座县城,扩大了解放区。除沙河以北原有的3个专区和军分区外,又在沙河以南、淮河以北建立了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3个专署和军分区。
至此,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与在大别山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和在豫西的陈谢集团遥相呼应,在中原地区构成了“品”字形的阵势,为尔后在这个地区大量歼灭国民党军,建立巩固的中原解放区打下了基础。
1948年5月9日,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重建中原军区,并将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中原军区由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陈毅任第一副司令员(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李先念任副司令员,邓子恢任副政治委员,豫皖苏军区隶属于中原军区。
1949年3月1日,成立中共河南省委,撤销中共中央豫皖苏分局。3月7日,成立中原临时人民政府,领导豫皖苏解放区的工作,撤销豫皖苏边区行政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