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2 15:24
贝叶文学,又称贝叶经籍文学。因刻写于棕榈科贝叶棕的干叶片上而得名。中国傣族古代传统的书面文学。
兴起和传播与傣族地区全民信佛的宗教文化有着密切关联。历史上用傣文书写而保存下来的佛经文献极为丰富。据调查,西双版纳的500多座佛寺里保存的贝叶经共达5万册,其中的相当数量为一般的傣文书籍,成为傣族古代文化的象征。
傣文贝叶经涉及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认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已区分出天文历法、数学、农业生产技术、医药学、生理学、语言学、史学、政治法律、军事战法、美学等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大量的傣文文献则是各种类别的文学作品。
从来源上看,贝叶文学大体上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记录、整理和改编的傣族民间古老的口承文学作品,如《巴塔麻嘎捧尚罗》(创世史诗);二是引入信奉南传佛教的周边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作品,如众多的佛经故事和印度民间故事;三是由佛寺培养的傣族知识分子“康朗”或歌手“章哈”创作、编唱的作品,如《粘响》(英雄史诗)。从体裁样式上看,贝叶文学中的韵文类作品包括短章歌谣、情歌、叙事长诗等,其中西双版纳的傣族文献目录中记载的叙事长诗有500多部;散文类作品包括神话、传说、诗体故事、传记、散文、小说等,其中仅长篇故事作品有40部。
阿銮故事是贝叶文学中的一系列诗体故事,被誉为“傣家人的金缅桂”。“阿銮”一词,是指同一类型的人物的总称,具体含义在傣族民间有3种解释:一是指英雄;二是对理想人物的尊称,他们往往集智慧与英勇为一身;三是指佛陀的前生,与佛本生故事有关。阿銮故事塑造了一系列的纵横驰骋、叱咤风云的典型人物,他们立志高洁,鄙薄荣华,心底里充满着纯净和光明,危难中总是挺身而出,成为善和美的化身,是傣族人民心目中敬仰的英雄人物。阿銮故事的作品数量宏富,传承形态多样化。同一篇阿銮故事,既有散文,又有韵文;讲述时是故事,演唱时是叙事长诗。一个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有多种变异、多种版本。有的歌手边讲边唱,形成一种散韵相间的说唱文学;有的阿銮故事被改编成壁画和戏剧,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扩大了作品的流传范围。
根据作品内容,阿銮系列故事大致分为3种类型:
①佛本生型。主要取材于印度巴利文佛教文学《佛本生经》和其他佛经,叙述释迦牟尼尚未成为佛之前的各种遭遇,借以表明佛是一位深知人间疾苦、具有渊博知识和高尚品格的圣贤,从而启迪人们对佛的信仰。如《五个神蛋的故事》、《只有头的阿銮》、《维先达腊》和《瞎子阿銮》。
②神话型。大多根据傣族古代神话改编而成,或是从其他傣族民间传说和故事演变而来,代表性作品有《金岩羊阿銮》、《四脚蛇阿銮》、《花水牛阿銮》和《白蚌壳阿銮》等。
③英雄型。以古代社会的战争为题材,又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以《金皇冠阿銮》、《三只眼阿銮》、《阿銮和他的弓箭》为代表。阿銮故事不仅反映了傣族古代社会的历史生活画面和傣族人民真、善、美的心灵,表达了傣族人民美好的生活愿望和人生理想,而且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傣族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阿銮故事形式的出现,对傣族古代叙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直接促进了傣族古代叙事长诗的创作,而且对后来傣族古代传记小说的发展也起催化作用,在傣族贝叶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明清时期,傣族社会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的相对繁荣时期,贝叶文学也随之进入鼎盛时期。贝叶叙事文学保持了早期民间短章歌谣的基本格调,但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尤其是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各异的贝叶叙事长诗大量涌现。
除六大情歌之外,还产生了悲剧叙事长诗《宛纳帕丽》等。作品中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日趋成熟,傣族古代社会生活得到广泛的反映。与此同时,印度佛经文学和傣族古老的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一些“母题”和框架式叙事结构也在傣族贝叶文学中模塑成型,而突显为一种长期居主导地位的叙事文学传统,造就出十分发达的叙事长诗群集现象。典型作品有明代的“五大诗王”,清代的《线秀》、《娥并与桑洛》和《叶罕佐与冒弄央》三大悲剧叙事长诗。
贝叶文学的发展后期,最为显著的文学现象是产生了散文、议论文、传奇小说、寓言故事等新的创作形式,在文体上出现韵文体、散文体和韵散混合体共同繁荣的新气象。叙事长诗采用传统的韵文体;故事大多采用韵散混合体,尤其是歌手章哈对贝叶文学的演唱已经有了说唱文学的特征;小说和散文则采用散文体。其中,在贝叶叙事长诗和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贝叶传奇小说,取得突出的艺术成就。贝叶文学中的传奇小说,篇幅宏大,有的长达150万字。这些作品虽然以经书形式出现,但故事完整,情节曲折,结构严谨,人物形象鲜明,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据统计,反映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长篇贝叶经散体叙事作品约有40部,中篇和短篇则不胜计数。
在德宏和西双版纳、景谷、耿马、孟连等傣族地区流存的《祝佐玛赖》、《召贺玛》和《岩苏岩西和岩披格》作为传奇小说的代表作,一直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祝佐玛赖》,原经共分13卷,836面贝叶,字数达125万字之多。这是一部以早期阿銮故事体长诗《维先达腊》为蓝本,经改写而成的长篇传奇小说。
故事直接取材于印度佛经《菩萨本缘经》中的《太子须大拏》,描述帕雅维先达腊怎样成为小乘佛教的忠实信徒的一生,在傣族地区流传极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两部传奇小说《召贺玛》与《岩苏岩西和岩披格》。这两部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取材于傣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机智人物故事,塑造出一个个智能谋、力能胜,有胆有识,刚直守正,爱民如身,能扶天下之危的英雄人物形象;反映了傣族人民与封建领主进行对峙的斗争艺术,以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鞭挞了统治者的残暴,在艺术倾向上体现出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特征。在语言风格上则保留了民间故事的幽默、诙谐,妙语联珠,情趣横生,有浓厚的讽刺文学色彩。据统计有近百篇,尚未翻译完毕。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译本《岩苏岩西和岩披格的故事》(1981)一共选辑了60多个故事,其中大部分是根据贝叶经本选译的。贝叶文学中的散文,较为有名的是散文集《毫西贺勐龙》(《十六大勐游记》)。其作者是一位歌手。他在离开家乡的7年中,走遍16个大勐的村寨,了解各勐的风土人情,感受良深,写下许多散文和游记,汇集成册。这部散文集语言洗练,生活气息浓厚,深受傣族人民的喜爱。此外,德宏地区的三卷本故事文学《萨沙纳芒卷》也较有影响。傣族的知识分子将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中原汉族的《西游记》等文学名著译为傣文,丰富了贝叶文学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