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25 17:02
小枝圆柱形,棕褐色,具纵条纹,无毛。顶芽大,卵球形,长达8毫米,芽鳞近圆形,极宽大,外面无毛,边缘有黄褐色小缘毛。叶互生,聚生于枝梢,长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6)9.5—20厘米,宽(1.5)1.8—5.5厘米,先端渐尖,尖头近急尖,基部楔形,革质,边缘软骨质而背卷,上面绿色,下面淡绿或带褐色,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侧脉每边8—12(16)条,两面明显,斜展,近叶缘处消失,横脉和小脉两面近明显,略呈蜂窠状小窝穴;叶柄长1—2(3)厘米,腹凹背凸,无毛。圆锥花序长(3.5)5.5—8厘米,由1—3花的聚伞状花序组成,常近总状,分枝,最下部分枝长1.5厘米,多数生于新枝下端,总梗长(1.5)3—4.5厘米,与序轴和花梗近扁平,无毛。花黄绿色,长约5.5毫米,花梗长4—5毫米;花被筒倒锥形,十分短小,长约0.5毫米,花被片6,长圆形,先端急尖,外轮较小,长4.5毫米,宽2.7毫米,内轮略大,长约5毫米,宽2.6毫米,外面无毛,内面仅两端及边缘被短柔毛;能育雄蕊9,近等长,花丝基部被疏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3.8毫米,花药长圆形,先端近截平,长1.7毫米,第三轮雄蕊长约4毫米,花丝基部有2个具柄长约1.5毫米的圆状肾形腺体,花药卵状长圆形,先端钝,长1.5毫米,退化雄蕊连柄长1.5毫米,先端正三角状箭头形,柄基部被疏柔毛;子房卵球形,长1.3毫米,无毛,花柱纤细,弯曲,柱头头状,略增大。果球形,直径1.3—1.5厘米,无毛;宿存花被片反折;果梗略增粗,顶端粗达2毫米。
生于山坡或沟边杂木林中,海拔1650—2300米。
产自中国云南西北部(贡山)等地区。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