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2 14:48
贡布,藏族,1933年生,登山运动员,运动健将,西藏聂拉木人。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被选入中国登山队。1972年后,曾当选为自治区革委会常委,中共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代表大会代表,西藏自治区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常委,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化、体育、卫生委员会主 任,西藏体育总会主席,全国人大第三、四届代表大会代表,西藏对外友好协会委员,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西藏珠峰自然保护协会委员。
贡布,1933年出生,男,藏族,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所卓乡人,中共党员,国家级登山运动健将。1972年~1995年任西藏体委副主任。
1956年9月,贡布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藏军区日喀则军分区独立营当战士。
1958年底,他参加了国家登山集训队在念青唐古拉举办的登山培训,并登上6330米的唐拉堡。
1959年7月7日,随中国男女混合登山队成功登上了新疆境内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被评为一级登山运动员。
1960年5月25日,他与王富洲,屈银华,3人成功登上珠穆朗玛顶峰,获得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破全国纪录奖章各一枚,被评为国家级运动健将。
1961年随中国登山代表团访问苏联。
1962年调回西藏登山营任教练员。1964年6月出席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63年至1965年5月,贡布被选送到中央民族学院干部训练班学习,毕业后参加了国家登山集训队,任大队副队长。1966年5月,集训队在珠穆朗玛北坡进行实地攀登训练时,他登到了7790米高度。
1972年起,贡布担任西藏体委副主任,后兼任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1981年至1996年兼任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副主席。贡布曾当选为自治区革委会常委,中共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代表大会代表,西藏自治区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常委,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化、体育、卫生委员会主任,西藏体育总会主席,全国人大第三、四届代表大会代表,西藏对外友好协会委员,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西藏珠峰自然保护协会委员。
贡布利用去尼泊尔开会和考察的机会,会见了当年和他一起放牧长大而定居在加德满都的藏胞,经他多方努力,筹集了数十万元资金,在他们的家乡聂拉木县古错办起了一座有40个床位的医院,解决了那一带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
1996年,贡布光荣退休。他和夫人白玛一起带着孙子、外孙,享受天伦之乐。祝愿他晚年幸福,长命百岁。
中国三名登山英雄是怎样战胜重重天险,从北坡登上了被外国登山探险家称为“飞鸟也无法越过”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呢?记者在珠穆朗玛峰下海拔5120米的中国登山队大本营访问了刚刚凯旋的这三名勇敢的登山英雄——运动健将王富洲、运动健将屈银华和一级运动员贡布,他们热情洋溢地向记者叙述了他们这场激烈的夺取珠穆朗玛峰顶峰的战斗。
1960年5月17日,中国登山队的队员们在副队长、运动健将许竞率领下,从山下大本营出发,开始了征服珠穆朗玛峰的第四次行军——夺取顶峰的战斗。经过七天艰苦的行军,5月23日,许竞和13名登山队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海拔8500米的地方,在这里的一处雪坡上建立了珠穆朗玛峰北坡上的第八号,即最后一座高山营地——“突击营地”。当天晚上10点钟,他们看到了设在海拔6400米第三号营地发出的气象预报信号弹“24日为好天气”。这个消息给队员们增加了征服顶峰的信心。5 月24日清晨北京时间9 点半,由王富洲率领屈银华、贡布和运动健将刘连满4 个人,背着高山背包,扶着冰镐,开始向珠穆朗玛峰顶峰进发。副队长许竞
留在“突击营地”,指挥这场攻夺顶峰的战斗,其他队员撤回到海拔8100米的第
六号高山营地,准备进行必要的支援。
突击顶峰的队员们走了大约两个钟头,才上升了约70米。这时他们来到了珠穆朗玛峰北坡上著名的“第二台阶”下。“第二台阶”就像城墙一样,拦阻着他们的去路。这是一道陡峭的悬崖绝壁,坐落在海拔8570米到8600米之间,相对高度约30米左右,岩壁陡峭而光滑,平均坡度在六七十度左右,几乎找不到任何便于攀缘的支撑点。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1924年英国登山界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曾在这一带丧失了生命。英国“探险队”后来对“第二台阶”作出结论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再也不必浪费时间去爬它了。
突击顶峰的中国登山队队员们曾经试图绕过“第二台阶”,沿东北山脊登上顶峰,但是山脊地带更是陡峭,更难行走,于是,他们沿着与“第二台阶”平行的方向盘旋前进,最后在“第二台阶”中层地带找到了一道纵形岩石裂缝。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商量了一下,决定沿这条裂缝登上“第二台阶”。
他们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前进,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钉的高山靴,也很难使脚步踩稳。走在前面开路的运动健将屈银华,一连滑落好几次,但这位来自四川林区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咬着牙,坚持前进。在接近“第二台阶”顶部最后约3 米的地方时,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运动健将刘连满走到前面开路,他用双手伸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但是身体稍为一歪,便又跌落到原来的地方。刘连满一连攀登了四次,跌落四次,弄得全身酸软。
人们停下来想办法。这时,来自哈尔滨的消防员刘连满笑了笑,就决定采用搭“人梯”的办法,蹲在岩缝底下,让战友们踏着他的双肩,当作支撑点,再慢慢用力站起来,让他们向上攀登。在这样的高度上作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反应。刘连满的眼睛里冒着“金花”,两腿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但是,这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一直坚持着。他先把屈银华托了上去。然后又托贡布。最后屈、贡在上面再把王富洲和刘连满拉上去。
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他们才发觉,由于体力减弱,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竟使他们花费了5 个多小时的时间,而攀登这最后的约3 米的高度,他们竟用了3 个小时的时间。
因为前进速度缓慢,天色已开始晚下来。傍晚,太阳已经偏西,寒风凄厉地呼啸。勇敢的登山队员们还在向前挺进。但是,由于在前一阶段花费的时间和体力过多,他们背上氧气筒上的气压表指示,氧气的容量已经不多,继续前进可能会受到缺氧的威胁。这时,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衰弱,每走一两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但他缓慢地站起来仍然继续往前走着。当他们四人来到海拔8700米的高度时,氧气更少了,刘连满的行动也更加艰难。这时,王富洲、屈银华和刘连满这三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立即停下来,就在这被西方登山界称作“死亡地带”的山坡上,举行了党的小组会。
王富洲——这个地质学院的毕业生激动地说:“登上顶峰是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没有氧气也要前进!”从小在高原森林里伐木养成一副倔强性格的屈银华说:“如果现在就后退,我这个共产党员有什么脸回去见党呢?”刘连满也坚决表示:“不能走,爬也要爬上去!”考虑到刘连满的身体,同时为了争取时间,党小组会决定刘连满留下来,其余三人以尽快的速度向顶峰挺进。
当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继续向顶峰前进以后,刘连满靠在一块避风的大石头旁边,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他下意识地拿起自己的氧气筒,看里面还剩下几十公升氧气,便套上面罩吸了几口,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他的头脑变得清醒了。这,他想起了正在与顶峰搏斗的三位战友,他决定哪怕自己忍受着严重缺氧和疲劳的袭击,这最后一点氧气也要留给战友们回来时使用。于是,他便毅然地连忙关紧了氧气筒的开关。并且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一封短信,然后就昏沉地睡去,他在信中写道:我看氧气筒里还有点氧,给你们三个人回来时用吧,估计也许管用。与此同时,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正在苍茫的夜色中艰难地向前行进。
他们三人沿雪坡继续前进,愈走愈陡愈滑,因而改道绕到东北方向的岩石坡向主峰突击。他们翻过两座坡度在60度以上的岩石坡以后,开始攀登一座峭坡。藏族队员贡布在前面开路,不到几分钟就累得不行。于是,屈银华上前开路,他经过很长的时间才前进了两三步,但两腿一软,又滑回到原来的地方。最后,又换上王富洲走到前面,他坚持着为大家开出一条前进的路线。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珠穆朗玛峰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为了避免深夜行军发生意外,就都匍匐在地上,依靠地上模糊的雪光反照,辨认路途前进。夜深了,远处山下一片漆黑,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越加显得低矮了。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了。当时风渐渐小了,这对登上顶峰十分有利。他们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王富洲首先开口说:“同志们,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攻克主峰的任务,氧气没有了,继续前进虽然可能发生危险,但是我们能后退吗?”屈银华和贡布异口同声地回答:“继续前进!”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以减轻负重,开始了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历程。他们每前进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的时间。由于高山严重缺氧,使他们感到头痛、眼花、气喘、无力。他们的行动更加艰难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他们忍受着这一切,互相帮助,互相鼓
励地前进着。
在越过一片点点白雪的岩石坡以后,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终于登上了一个石和积雪交界的地方。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峰山区的群峰的一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再向上攀登的山岩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
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这时,夜光表的指针正指着北京时间4 时20分,这已是5 月25日黎明前的时分了。珠穆朗玛峰南面是一片皑皑的积雪,北面是灰色的岩石,在积雪和灰岩交界的一块椭圆形的地带,这就是神秘而为世界各国登山家所向往的珠穆朗玛峰的顶峰。经过了近19个小时的搏斗,英勇的登山英雄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人虽然已极度疲劳,但是,胜利的喜悦使他们变得那样兴奋和激动。
贡布从背包里拿出了登山队委托他们带上顶峰的一面五星红旗和一座小型白色毛主席半身石膏像,放到顶峰西北边一块大岩石上,然后用细石保护起来。这时,王富洲摸着黑,拿出一本“体育日记”本,用黑色自动铅笔在上面写道:“王富洲等三人征服了珠峰。1960年5 月25日4 时20分”。因为天黑看不清楚,双手又被严寒冻僵,王富洲花了约3 分钟时间才歪歪斜斜地写完了这行字句。贡布走过来,帮他把这张值得纪念的纸条撕下来,放在一只白色羊毛织的手套里,然后也埋进了垒垒的细石堆里。
为了纪念登上顶峰的胜利,他们拣了九块岩石标本,准备回来带给毛主席。他们在山顶大约停留了一刻钟的时间。北京时间4 点35分以后,他们开始下山。在海拔8882米的高度不使用人造氧气,这在世界登山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因为天色黑暗,尽管他们三人携带了一部电影摄影机,但是却没能拍下顶峰的情景,只是在他们下山天亮以后,才在海拔8700米的地方往回拍摄了一些镜头。
留在海拔8700米的地方的刘连满一觉醒来,发现在通向顶峰的雪坡上留下了脚印,他知道王富洲等三人已经上了顶峰。一股劲就使他站了起来。当他看到王富洲等三人安全地回来时,第一句话就是让他们吸他冒着生命危险留下的最后几十公升人造氧气。当他把氧气筒交给王富洲等三人使用时,他们都感动地落下泪来。这四位勇敢的登山队员又汇集在一起,高兴地向山下走去。他们胜利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山下,传到了大本营,传到了全国,传到了全世界。人们欢呼着、跳跃着,为我们优秀登山运动员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无比的光荣和骄傲。5 月30日北京时间13点30分,他们四个人和全体登山队员一道,全部安全地回到了山下海拔5120米的登山队大本营。从5 月17日上山,到5 月30日到达山下大本营,他们在世界最高峰上生活了两个星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