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治理机制

更新时间:2023-01-08 06:04

财务治理机制是指在企业财权配置的基本框架下,依据财务治理结构,形成一种自动调节企业财务治理活动的经济活动体系。

主要结构

财务治理机制作为公司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分层配置的财务决策机制的建立居于财务治理机制的首要位置;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健全、有效则是财务治理机制的核心,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相容机制,协调各权力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财务治理的目标。

财务决策机制

财务决策机制是财务治理最主要的机制,企业重大财务行为都需要财务决策机制引导和规范。财务主体机制是财务机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财务主体机制在治理方面体现的财务决策机制,理所当然是财务治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治理机制。在治理领域,财务决策机制发挥效力要依据财务决策系统,而财务决策分类与选择等方面因素影响其调控效果。

1.财务决策系统

财务决策机制发挥效力的基础是具备健全的财务决策系统,财务决策系统主要是由决策者、决策对象、信息、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决策的结果等5大基本因素所构成(宋献中,1999),每一个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会导致财务治理机制失效。在治理框架下,财务决策者主体一般是股东,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体现股东决策意志;同时,企业债权人、职工等对个别决策也有一定发言权,也构成了财务决策主体;而企业经营者主要进行企业日常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领域的决策主体。

财务决策对象一般是治理层次的企业重大财务决策,如重大投资、筹资及资本重组决策等,还包括财务战略制定、财务政策选择等重大方面;而企业财务管理领域决策对象则一般是日常财务决策。财务决策所依据的信息可以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与财务管理领域所需决策信息相比较,来自企业外部的信息对治理主体作出重大财务决策影响更为显著,但在企业内部信息所获取方面则没有管理领域决策信息充分。财务决策结果一般要形成相应决议,有效约束各方财务治理主体行为,并由企业经营者具体贯彻执行。

2.财务决策分类与选择

借鉴管理学有关知识,在财务治理领域,按照不同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将财务决策具体分为多种类型。财务决策类型的科学划分与最终选择,将直接影响财务决策机制功效的发挥。

首先,按照财务决策重要性不同,财务决策可以分为战略性决策、战术性决策和业务性决策3类。治理领域财务决策一般体现为战略性财务决策,对企业重大财务行为进行控制决策,而不具体插手企业日常管理中的财务战术性决策和业务性决策,这也是提高治理效率的关键。

其次,按照决策方式不同,财务决策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对那些重复出现、日常管理的问题进行的决策属于程序化决策,对那些偶发的、新颖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决策属于非程序化决策。治理领域中财务决策主要针对企业财务重大事项、偶发事项,一般不同于对日常重复性出现事项所作出的程序化决策,常常应用非程序化形式,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作出科学决策,提高治理效率。

最后,按照最终决策主体不同,财务决策可以分为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各有优势与劣势:个人决策效率要比集体决策效率高,正确性方面则不如集体决策;个人决策职责清晰而集体决策职责比较模糊;集体决策比个人决策具有更高的认可程度。一般情况下,治理领域的财务决策要涉及多个决策主体,集体决策情况较多,虽然在认可程度与正确性方面比个人决策具有优势,但也容易由于主体众多、权责不明而丧失决策效率,因此,在集体决策基础上强化个人权责以提高决策效率,是提高财务决策机制效能的关键。

财务激励机制

财务激励机制利用有效财务激励手段,协调企业财务主体之间权益关系,激发各主体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企业价值的目标。财务激励机制是财务治理动力所在,是促使财务治理主体行使权力并承担义务的调节装置,对财务治理机制整体效应具有重要影响。

1.财务激励机制的主体

财务激励主要通过价值诱导因素发挥作用,并借助于财务管理和财务制度两个层面的安排,实现协调财务主体与其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优化企业理财环境和激励企业各层次人力资源等特定的激励目标,进而提高企业绩效。财务激励机制的构建应围绕财务激励的主体来展开,确立财务激励的主体、客体及财务激励的内容、形式,达到完善财务激励机制的目的。

公司治理结构来看,公司财务是分层的,各个不同层次的财务管理的主体及其相关职责、权力是不同的。这种财务的多层次性,有利于权责明确,同时从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的治理模式来看,也有利于形成公司内部财务激励约束机制。

(1)所有者财务。产权明确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在企业内部治理中,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者(经理层)存在相互制约关系,要求公司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所有者保留企业的终极所有权,企业具有法人所有权和经营权。基于此。所有者与公司执行机构之间形成公司财务的第一层次——所有者财务。其中,出资者财务激励机制的目标是要求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真实的企业信息,监督管理当局的行为,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2)经营者财务。企业内部董事会行使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直接经营权,全面参与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出资者财务管理仅是一种监督机制,因此,资本保值的目标是通过经营者的行为来实现的。由于董事会和企业经理人员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和协调同经理人员的利益关系,以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这便形成了以董事会管理为主体的经营者财务。

(3)财务经理财务。所有者的最终目标要通过董事会的决策来实现,而经营者财务的决策又要通过经理和财务人员的具体运作来完成。企业经理人员由董事会委托,行使企业财务决策事项的执行权和日常管理权,这便形成以经理层为管理主体的企业财务层次——财务经理财务。财务经理财务激励机制的目标主要是建立经营风险控制系统,确保国家有关财务法规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以实现董事会的财务管理战略和财务决策目标。

在以上3个层次的财务激励机制治理主体中,研究的重点是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

2.财务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

治理领域的财务激励机制影响着财务治理主体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激励机制设计成功与否,对财务治理效果有重大的影响。就经营者财务激励机制设计而言,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财务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个人对物质利益的需求是最直接、最现实的,企业经营者也不例外。给予经营者充分财务激励,保障其生活需要,满足其物质方面需求,是激励的基础,如果物质利益方面不能使经营者满足,那么其他激励方式将很难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但仅仅是财务方面、物质方面的激励还是不够的,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经营者在满足物质等方面需求后。对实现自我价值开始重视,这时精神激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经营者公开表彰、进一步晋升等精神激励措施,可以有效激发经营者的工作热情。将财务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对经营者进行激励,才能够收到良好效果。

(2)财务激励与权利激励相结合

经营者财务激励机制设计除应重视财务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外,还要重视财务激励与权利激励相结合。经营者的需求是多元的,往往权利渴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权利占有是有价值的,无论是伴随权力而来的是财务利益还是精神满足,都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求,这使权力成为激励的重要因素。黄群慧博士认为,从企业家激励约束问题的本意来看,企业家报酬无疑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实质上企业家的控制权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具有决定意义,因为企业家获得经营控制权是企业家激励约束问题产生的前提,企业家的货币报酬和非货币报酬可以认为是对企业家运用经营控制权产生成果的回报。

(3)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

对经营者业绩的取得应当给予及时肯定,否则可能挫伤其工作积极性,这就要求短期内要有所反应,对经营者进行短期激励。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单一的短期激励方式也会带来许多问题,短期激励可能会助长经营者为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表面看是业绩良好,长远来看可能埋下重大隐患。特别是,经营者经营业绩一般要通过很长一段时间后逐渐体现出来,短期内很难对这一部分经营业绩进行有效度量和激励,因此,财务激励应当将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全面衡量经营者贡献并给予其合理激励,才能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

(4)个人激励与组织激励相结合

无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还是组织管理活动,越来越离不开团队整体协作,毕竟个人不是无所不能的,在知识结构、精力等方面限制下,团队生产更具效率。企业业绩的取得并不能完全归功于某一个人,企业管理层团队贡献是客观的,经营者的激励应当扩大到整个管理团队,才能有效激发管理层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当然这也并不是提倡平均主义,个人之间的贡献还是有差距的,根据“锦标赛”等理论,适当的财务激励差距是有益的。因此,经营者财务激励机制很重要的方面是协调个人激励与组织激励关系,制订合理的薪酬差距,并对管理团队进行整体激励。

3.财务激励机制的实现途径

经营者的财务激励机制包括报酬激励机制、权利与地位的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的激励机制。经营者是公司重要的人力资本,所以对经营者的财务激励机制是财务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内容。

(1)经营者的报酬激励机制

通常经营者的报酬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薪金、奖金、期权、职务消费、福利补贴。在这5个方面的利益中,最重要的是期权激励。股票期权是公司给予高层管理人员的一种权利,持有这种权利的经营者可以在未来某一时间,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进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作为激励机制的经营者股票期权实质上是公司给予高层管理者购买公司股票的选择权,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可以在未来某一时间行使这个权利,也可选择不行使即放弃权利。这种激励方式能保障经营拥有期权的结果,导致经营者虽然不是出资人,但是却拥有了企业的产权。经营者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一种资本,资本的经济效益就不应只是工资,资本的报酬应该是产权的收益。因此,通过股票期权可从物质利益上刺激企业经营者按照所有者的期望目标组织财务管理活动。股票期权作为一项延期性的长期报酬,其目的就在于将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相挂钩,使之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产生一定的风险,从而形成长期的激励机制,促使经营者作出符合企业长远利益的决定,避免短期行为。

(2)权利与地位的激励机制

权利与地位的激励机制即对经营者的地位和权利作重新的界定,主要是提高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地位,经营者在企业的权利和地位增长与加强的结果是产生了CEO,即首席执行官。在CEO产生的条件下,董事会的主要功能是选择、考评和制订以CEO为中心的管理层的薪酬制度。作为首席执行官,虽然不是企业的出资人,但实际上是企业的人力资本,由他来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决定依据。从而实现了功能性分工。

(3)企业文化方面的激励机制

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理念。它和社会道德是同一个范畴,它的产生是因为仅仅依靠企业制度根本无法完全保证企业的快速发展。当企业无法完全依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就需要企业文化的向心力作用。国外企业非常重视在企业文化上对经营者的激励。也就是说,人们必须在思想上认同经营者。在承认能力大小不同及分工不同的基础上,西方企业文化强调:正因为人的能力不一样,分工不一样,所以人们在企业中的收益方式也不一样。有的人的收益是资本的收益,有的人的收益就是劳动的收益。比如说,工人就是按劳动合同取得劳动收益,而经营者则是可以获得资本收益。

财务约束机制

财务约束机制是指根据经营业绩及对约束客体各种行为的监察结果,财务约束主体(企业所有者或市场)对财务约束客体(企业经营者或内部控制人)作出适时、公正的奖惩决定。财务激励机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劳动无法准确单独衡量,在团队劳动中的偷懒与“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因此,为弥补激励措施的不足,一定的监督约束是需要的。当然,约束不是限制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而是要求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

1.财务约束机制的分类

财务约束机制是企业为解决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利益矛盾的必然选择,通常企业约束机制来自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方面,而有效财务约束机制的构造在于结合企业治理结构将内外两个方面因素进行有机组合。

(1)内部约束机制

所谓内部约束机制是指通过内部的有关措施来调控各利益相关者行为的约束机制,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章程的约束。

现代企业都建立起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约束机构等权力分离、互相约束和制衡的治理结构。监事会是企业内部专门负责约束的机构,约束企业财务的收支,特别是对董事和经营者进行监督和约束。此外,在企业制度中,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职责、权利都有明确的界定,约束他们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

②董事会的约束。

董事会除制定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外,还制订一系列业绩财务考核指标,如每股收益、资产回报率、股票价格、市场占有率等。每年董事会都要与经营者、部门经理以及各分企业经理签订经济指标合同,并定期听取汇报,一旦不能完成规定的指标,轻则扣奖金,重则解除聘用合同。

③股东的直接监督与约束。

股东的约束实质上是所有权对经营权的约束。股东们通过股东大会等方式,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对董事、监事甚至对经营者进行任命和撤换,通常被称为“用手投票”。但由于大企业的持股人很分散,实际参加股东会的较少。不过近年来有新的发展动向,即有些小股东委托金融投资机构参加股东会议,代行小股东权力。此外,股东认为董事有违反企业章程的行为时,可以向法庭起诉。

④上级管理人员对下级管理人员的约束。

这里主要指的是母公司经营者对子公司经营者的约束。

⑤资本结构安排的约束。

对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物质奖励,可以刺激他们的努力程度,却不能使他们放弃个人目标的追求,而单纯的法规或行政命令也无法从根本上制止机会主义倾向。企业适度负债,可将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若企业只拥有权益资本,则独立董事、经营者、员工承担破产风险的机会比较小,企业即使经营业绩差,也不会有财务违约情况,从而形成不了对各方的压力。但是,若在企业资本结构中融入债务资金,一方面,可约束经理人员将现金用于盈利能力较差的投资项目或低效率的扩张行为;另一方面,偿债的压力将促使各方人员为了避免清算失去利益而设法提高资本收益率。同时,由于适度负债会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独立董事和经营者也愿意通过负债经营向所有者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他们会很努力地管理企业,会使企业价值不断增值,不会将利润用作无效投资。此外,债权人会在信贷条款中对管理人员的行为加以限制,因此,恰当安排资本结构可以作为一种约束机制而发挥作用。

(2)外部约束机制

外部约束机制是指通过外部的相关因素来调控各利益相关者行为的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①市场约束。

市场约束是指从企业外部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来约束各利益相关者。具体来说,市场约束包括以下内容:金融资本市场的直接制约与监督;股票市场的约束;经营者市场的压力;被兼并收购的约束;等等。

②法律约束。

法律约束指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企业经营者拥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责任,规定企业经营者违法时应受到的惩罚。比如,许多西方国家的法律规定,在企业破产时,除了要依法追究企业经理的渎职行为责任外,还规定原企业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不得担任经理、董事等职务。

③可靠的会计与独立的审计约束。

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存在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双方信息不对称,经营者了解和掌握了比股东更充分的信息。因此,为避免或减少道德风险,独立审计机构的作用十分重要。比如,财务报表只有在独立审计人员确认后才能公布,招股说明书需经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后才能公告等。

2.财务约束机制的实现途径

(1)行政约束机制

企业可以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各种监控机构,明确各层管理人员的财务责任,约束企业经理人员的权限,监督他们的行为,但行政约束机制应避免既无效率又要花费大量成本的过分监督。企业之所以会存在专司管理职能的支薪经理人员,是因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会提高社会化生产效率。如果企业所有者对经理人员过于苛求,使监督成本过大,那么就会使这一优势丧失,从而违背效率原则。

(2)合同约束机制

经营者到企业中就业,必须签订非常详尽的合同,这种合同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技术专利的保护、竞争力的保护都要体现出来。美国企业的这种合同不准双方当事人起草,而是由法律认可的有关中介机构起草,可见合同约束有严肃性与重要性。

(3)道德约束机制

企业的经营者作为重要的社会阶层,应该有自己本身的职业道德。如果经营者损害企业竞争力,使企业的竞争力下滑,这完全可以视为通过一种不正当的手段损害了企业利益,违反了经营者所必须遵守的道德。

(4)市场约束机制

经营者作为一种资本的流动也要通过人力资本市场,现代企业内部两权分离的机制,决定了产生企业经理人才市场的必然性。经理人才市场的出现,意味着经理人员未来财富的增加取决于其本人在人才市场的价值。经营者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会顺利发展,管理水平差的企业会衰落甚至破产,经营者的业绩直接通过企业的价值反映出来。企业经理人员越能增加企业的价值,其在人才市场的价值也就越高。在这种竞争压力下,即使经营者的动机是追求其个人效用最大化,他也必须把企业的目标放在首位。经理人才市场机制能够激励和约束经理人员,使之按照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从事理财活动。但这种激励约束方法仅靠经理人才市场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以下3个条件:首先,必须有充分竞争的有效市场环境,企业的成败由市场来判断;其次,要有规范的资本市场,即要有发达的融资市场及股票价格合理的证券市场;最后,经理人员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晋升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将经营者的业绩与企业的业绩联系起来,竞争才会公平。

运行情况

财务治理机制的运行情况将会影响财务执行的有效性,如果财务治理机制运行出现异常,就会给运行结果带来不确定性,使财务活动的实际结果与期望结果出现偏差,造成财务执行风险。健全的财务治理结构只是为财务风险控制提供了必要的组织条件,要防范财务风险还需要让财务治理机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如果财务治理机制偏离运行轨道,没有达到财务风险控制的要求,就会降低财务治理的效能,甚至偏离财务治理目标,给企业造成财务损失。因此,在设计科学的财务治理结构的同时,还要注重对财务治理机制运行的控制,以保证财务治理效力的发挥,以防范财务治理机制偏离运行轨道带来的财务执行风险。

区别联系

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基础机制

财务治理机制是处于财务治理领域的特殊性财务机制,必然要遵从于财务基础机制,并体现出财务基础机制的基本特征。理论上,财务治理机制三大组成机制——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财务约束机制与财务基础机制三大组成机制——财务主体机制、财务动力机制财务制衡机制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认为财务治理机制是财务基础机制在治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1)财务主体机制与财务决策机制

本金投入活动是财务的主体机制,本金投入的最终目标是获取本金收益,由于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使得本金投入与收益可能并不对称,由此对本金投入流量、流向的决策就成为问题核心。只有进行科学的财务决策才能使本金投入更具效率,取得相应的本金收益,从而保证本金运动(财务活动)的顺畅。因此,财务主体机制所体现的对本金投入流量、流向的合理调节,在财务治理领域就直接体现为对财务决策的科学确定,即财务决策机制的有效运作。

(2)财务动力机制与财务激励机制

本金的收益活动是财务的动力机制,财务活动(本金运动)以增值获利为根本目标。为获取满意的本金收益,调动本金投入者和经营者积极性是关键。超额的本金收益将激发本金投入者的热情和调动企业各财务主体创造本金收益的积极性,这是企业成长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财务治理领域激励机制的有效运作是获取满意本金收益的基本保证,是对财务动力机制的本质体现。

(3)财务制衡机制与财务约束机制

财务制衡机制是制约本金投入与收益活动的内部调节装置,为保证本金运行顺畅,这一机制不可或缺。一般情况下,本金投入与收益并不是完全对应,在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本金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往往与本金投入脱节,这就需要一定的制衡机制调节,以保持本金投入与收益的动态均衡。在财务治理领域,本金收益变动结果可能对本金投入某方利益损害严重,这就需要以一定约束机制为基础,对财务权利配置原有格局进行重新调整,以有效约束各财务主体行为,保证本金投入各方利益。因此,财务治理领域的约束机制是对本金投入与收益活动的调节,是财务制衡机制的具体体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