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

更新时间:2023-01-06 08:58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是中国金融学家黄达编著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84年。

内容简介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共六章,第一章为全书分析的起点,作者主要剖析了研究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作者先以较大的篇幅澄清中国银行界、理论界在有关货币概念上的模糊认识,之后阐明了生产比例、市场供求、货币流通、物价水平之间的有机联系。第三章开始对信贷收支进行正式分析,作者紧密联系中国实际,由浅入深,首先澄清中国多年来在存贷关系上流行的模糊观念,继而分别剖析短期信贷和长期信贷的不同情况。第四章为关于财政收支的分析,作者首先廓清了财政收支的范围,之后对财政收支可能出现的情况的有条件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为财政信贷必须统一平衡,该章是对上述各章分析之后而得出的结论。在第六章中,作者探讨了解决建设资金供求矛盾的问题。

综观全书的结构布局,作者自始至终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理论的历史和发展情况,着力地阐明宏观经济控制的一个重要命题:“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货币流通问题,是一个市场供求问题,是一个保持经济稳定的问题。”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三十多年,经济建设几起几落,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决定货币发行?如何控制物价水平?如何安排建设资金?如何平衡财政收支?等等。在当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上述问题集中表观为:在促进微观经济活跃的同时,怎样进行宏观经济控制,使整个国民经济能够获得较为适宜的结构,从而实现较为稳定的增长和健康的发展。这是中国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必须提出并着重分析的问题。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如何实现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因为这是宏观经济控制的关键。

1953年,关于财政信贷结余、银行信贷和商业库存三者关系的探讨,是研究如何实现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这一问题的开端,正式把它作为指导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提出的,则是1957年初陈云同志的一篇报告—— 《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在这之后,对如何实现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这个问题的研究也一再中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经济实践中在暴露的矛盾较多,而在理解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财政和信贷两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又存在不少争议,所以, 对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研究有着非常迫切的意义。

自1981年起,黄达写了一系列有关综合平衡问题的文章,如《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相互配合中的接合部问题》《中国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和通货物价控制问题》等,《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就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综合而成的。

作品思想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以及如何入手

作为规范的研究,作者首先探讨了研究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逻辑起点的问题。作者将国民经济中一切现实的货币收支概括为五个部分:(1)以基层经营单位为中心的货币收支;(2)以个人为中心的货币收支;(3)以财政为中心的货币收支;(4)以银行为中心的货币收支;(5)一切对外的货币收支。作者认为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是货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是高度集中性的货币收支,对其他货币收支起着控制的作用,可以说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在货币流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对财政信贷问题的分析不能脱离对货币流通的分析。该书就将货币流通问题当做是研究财政和信贷综合平衡的逻辑起点。

第二章货币流通与市场供求平衡

在前两节中,作者首先研究了流通中各种货币的形态。首先是现金,但是流通中的货币不只是现金,除现金之外,其他各种形态的货雨包括:(1)各种存款。有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基本建设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城镇储蓄存款和农村存款几大类;(2)结算中的货币。主要指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需要较长时间的货币,也称作“汇兑在途资金”;(3)银行自由资金;(4)活放活收贷款的未动用限额。

如何统计流通中货币量,也即如何划分口径和层次,作者谈了两个问题。第一,计算货币量至少要划分两个层次:一是正在流通和准备流通的货币量,用Msc表示,二是流通中的货币量,用Ms表示。Ms减Msc得到面对流通而暂不流通的货币量,用Msp表示。如此则有:Msc+Msp=Ms。第二,现金量仍要单独统计。

作者认为,物价水平波动的结果是导致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举例来说,如果过多的购买力平均地分布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他们的货币收入有同样比例的增长,虽然他们原有的实际收入对比不会改变,但过多的购买力的形成总是与某一方面的可支配的货币收入增长较快联系着,因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必然的。

作者指出,出现供求矛盾的原因首先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对比关系。由于要用商品来衡量货币,这样,供求矛盾就不外乎两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最根本的在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积累率的决定。一般说来,积累的安排应考虑生产比例所提供的可能,如果积累率高于或低于可能的范围,生产比例就与积累安排发生矛盾,现实流通的货币量就会与必要量不符,供求不平衡就会出现。

第三章信贷收支

关于存款和贷款的关系,从历史上看,最初的金融也都是从保管和汇兑业务开始的,所以是先有存款后有贷款。但是,随着银行信用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是贷款出现了信贷货币符号银行券,金融业者发放贷款可以不用金银,而是用自己的欠条,允许持有者随时据此提取等值的金银货币;二是贷款引出存款的现象,由于存款中只有一部分要求提取现金,而贷款有时转为存款用以转账,并不要求金银货币,所以银行只需保存存款总额一定比例的金银货币就能满足日常提取现实铸币的需要,其余则可以全部重新贷出,如此的过程在不同的银行中不断重复。所以,在当时银行体系下,经济生活中的贷款是先于存款的。

通过分析,作者得出几点结论:在信贷资金运动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社会产品的运动;它们是相对应的,就信贷资金来源说,这种对应是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的,就信贷资金运用,主要是就贷款来说,则谁取得贷款就意味着谁支配着商品物资;但它们的对应并非必然总是等量的;对于没有商品物资相对应的僧贷资金必须具体分析。

第三节主要介绍了信贷资金来源和运用的期限问题。作者指出,信贷资金来源的期限划分有两种口径,一种是从资金所处的状态即是否经常动用加以区分的,另一种口径是从银行所能支配的期限长短出发。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工作中,这两种划分口径都是需要的,不宜相互排斥,但表述上应有所约定,避免混淆。资金运用的期限划分也有两种口径,就贷款来说归还期限可以作为一种口径,另一种口径是信贷资金的占有期限。在第四节和第五节当中,作者分别讲了短期和长期信贷收支的平衡。作者认为发放短期贷款时即便坚持物资保证原则,也不一定有稳定的货币流通。因为货币方面必然有一部分形成潜在的货币,商品方面也必然有一部分不能形成现实的商品供应,而二者的决定因素不一样,因此,短期信贷并不存在自求平衡的规律。该书认为,所有的长期贷款,就其自身来讲,都意味着是没有物资保证的过多的货币的投入流通。而长期贷款的收回则是过多的货币的退出流通。各种长期信贷必须与短期信贷相互配合,统筹考虑。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信贷收支总平衡的理论模型:L2(1-r2)=L1(r2-i),其中L为贷款,r是贷款提出的货币中转化为潜在货币的比例,为短期信贷所面对的物资中不能形成现实商品供应的比例,L1为短期信贷,L2长期信贷,公式的左边代表可能贷款的长期贷款总量,公式的右边为银行可用于贷放各种长期性贷款的资金来源。这一理论模型把短期信贷与长期信贷,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货币购买力与商品可供量银行信贷与财政透支等种种问题纳入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把握各个因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四章财政收支

在该章中,作者首先约定,财政收支是否平衡是根据各级财政部门本身所直接进行的收入和支出的对比来判断,而且指经常性收支的对比。

第二节分析了财政收支与货币流通以及购买力形成的关系。作者认为,财政收支与货币流通存在直接的制约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财政的经常性收支如果是平衡的,现实流通的货币量一般不变;经常性收支有节余,现实流通的货币量缩减而潜在的货币量增加;经常性收支有差额,现实流通的货币量增加,这可能是潜在货币转化来的,更可能是追加货币投放的结果。如果弥补差额的措施是把其他部门手中的现实流通的货币加以压缩并转移到财政部门手中,那么现实流通的货币量不变。在分析财政收支与购买力形成的关系时,作者指出经常性财政收支意味着现实购买力的集中和分配,一般地说,经常性收支基本平衡,意味着现实购买力的再分配;节余,意味着现实购买力的减少;差额,意味着现实购买力的增加。

作者认为,财政收支平衡的本身不应是安排财政收支对比的目标,实际上是把财政收支从整个经济中孤立起来。目标当然可以理解为促进经济发展,但就收支总额对比这个角度看,更直接的要求则应是保持市场供求平衡。财政收支是货币收支是购买力集中和分配的重要杠杆,对市场供求对比的形成可以起决定性作用,而市场供求的对比,关系到社会生产品和再生产比例实现的关键性问题。因而财政收支总额的对比的安排必须服从市场供求对比的要求。

第五章财政与信贷必须统一平衡

国民经济需要的是总体上的平衡,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归根到底是为了保证货币流通的稳定和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协调,这是再生产过程得以顺畅实现的关键性条件。为实现综合平衡,必须主动协调财政与信贷两者间关系。(1)信贷有差额需要财政来平衡。信贷差额的实质是流通中的货币过多,所以解决的途径就是使过多的货币不要支出。然而对个人企业的支出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影响是有限度的所以最终不得不由国家来负责即国家手中的货币财政收入一一不支出。(2)财政有差额需要信贷来平衡财政经常性收支存在差额意味着过多货币投入流通,要使这部分过多的货币投放能为流通所吸收,必须创造一个流通中货币不足的环境,这个环境只有信贷才能提供。作者指出,在总体不平衡的条件下实现形式上财政收支的平衡不能解决实质问题,或许还会起掩盖矛盾的副作用。

在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之间有个接合部,在公有制条件下表现为财政与信贷资金的相互占有问题,包括国有企业亏损的弥补、利率调整对财政和信贷收支的影响、居民储蓄、现金发行、保险收入等。作者指出,必然存在的接合部是实现财政信贷相互支持的必要通道,调节接合部能够使给定数量的资金可以实现财政安排与信贷安排的最优配合,从而有利于资金更好地发挥效应,但是应该明确,调节接合部并不能创造新的资金来源。接合部的处理原则应该是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在该章的最后,作者指出,无论如何投出,只要有经济效益,或用收回贷款的方式,或用无偿课征的方式,均可把收益集中于国家手中并用于再投资。应该根据不同的客观条件,按照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投资方式拨款或贷款。综合平衡必须把企业收支的安排考虑在内。

第六章正确解决建设资金供求的矛盾是实现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关键

建设资金供不应求的矛盾是中国经济建设中一贯存在的矛盾,这个矛盾直接表现为财政、银行所集中的货币资金满足不了为发展经济对资金所提出的要求。矛盾的成因可以用当时存在的两种指导思想来解释,第一是“缺口论”。在建设资金供给不足的背景下,如果不缩减项目,划安排中就总会有些项目的实际拨款数额小于所需的投资额,这就叫留有“缺口”。第二是“启动论”。这个观点的假设条件是:启用现有的积压材料加现有的不需再发工资的工人的生产设备;新设备也无需多大的费用即可以代替老设备。所以,为此而扩大的贷款对生产资料市场虽扩大了需求,但已有积压物资与之相对应对消费品市场则不会引起变动。作者认为,笼统地强调扩大贷款的启动作用而不作细致分析研究,启动的后果不会像设想的那么简单。投资启动应该从全局出发,通盘考虑。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建设资金的供求,归根结底是指投向各种建设用途的货币资金所形成的购买力同供建设之用而投入市场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总额这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所以,它是一个市场供求的问题。建设资金的供求是整个市场供求的一部分,并且决定整个市场的供求状况。因此,对于实现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来说,保持建设资金的供求平衡就具有关键的意义。保持建设资金的供求平衡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量力而行,关键是看可供建设的物质资料的最大限度,这是客观实际,也是客观可能。

作品影响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对中国财政信贷综合平衡思想体系进行了全面阐述,标志着中国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体系的建立。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黄达,1925年春生于天津。1946年春,从北京西山进入解放区,就学于“华北联合大学”。1947年,被分配搞行政工作并参加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后,被分配在财政系金融教研室工作。黄达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校长,其主要作品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和货币流通》《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财政信贷综合平衡导论》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