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状

更新时间:2023-12-23 18:23

2017年5月,写的《“一年签了33份责任状”——透视部分基层泛滥的责任状》引发基层干部强烈共鸣和广泛热议。不少人评论说,基层责任状泛滥成灾,是个十分普遍的问题,早就应该好好治治了。

签订意义

责任状本身并无问题。作为一种公共管理手段,上下级就某项工作签订责任状,上级将工作任务布置给下级,下级承诺全力完成工作目标,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责任分解、压力传导的目的。这相当于,下级给上级立了“军令状”,上级给下级上了“紧箍咒”。由此来看,上下级签订责任状的初衷是好的,如果运用得好,效果应该也不错。

问题

最大问题是责任状“满天飞”,让基层工作人员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干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疲于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考核以及材料报送工作。有些上级部门把责任状当成了“万能药方”,以为只要责任状一签,什么工作都能落实到位,却没有考虑基层到底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办法落实责任。

不少基层干部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上级部门热衷与下级签订责任状,实际上是一种“甩包袱”的官僚作风,习惯了当“甩手掌柜”。这种路径依赖背后的逻辑是,工作我已经布置下去了,责任目标我也已经分解了。

至于能不能落实责任,或者采取什么方式完成任务,那是你的事情,我管不着。如果不出事,你好我好大家好;但要是出事了,对不起,我就拿你是问。最终结果是,基层为了完成任务,不惜浮夸虚报、弄虚作假。

如果不管部署什么工作,都让基层签个责任状,其实也是一种形式主义。责任状泛滥,本质是一些上级以行政权力压制下级,根源在于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不科学,暴露出的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有基层干部甚至说,一个地方责任状的多少,往往是当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存量的直接反映。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考核机制早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尽快改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